-
陈卫星
-

-

- 所属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陈卫星

-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 社会建构 社会 范式转换 范式
- 王洪喆

- 作品数:36被引量:2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网络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信息社会 信息传播 主义
- 朱振明

- 作品数:45被引量:2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 研究主题:福柯 拉美 权力 系谱学 话语
- 竹琳

-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 研究主题:文化传播 手机电视 公共知识分子 文化再生产 社会分层理论
- 陈霖

- 作品数:42被引量:214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青年亚文化 新媒介 医患关系 医患 话语权
- 媒介域的方法论意义被引量:58
- 2018年
- 在冷战结束后开启的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媒介学的核心概念,媒介域对媒介技术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区分从新的方面界定了历史视野中的媒介制度和社会现实的对位关系。市场建构的社会理性催生了传播学,结合技术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复合价值观,在方法论探讨的意义上,本文认为媒介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信息文本与已有制度管控的竞争型互动关系、信息算法的指数风险和技术挪用主导意义的阐释。同时,媒介域也在技术效应的复制放大中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思维方式。
- 陈卫星
- 关键词:媒介社会
- 展望新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和教育
- <正>传播是社会存在的要素。传播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时代,人类历史上就出现了传播思想的萌芽,如《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等。传播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 陈卫星赵玉明
- 文献传递
- 突发新闻的报道结构——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为例
- 2013年
- 突发新闻,顾名思义是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无论是自然因素诱因或人为因素诱因,都意味着突发新闻是一种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上产生的非正常、非常规的事件。对于当下人们越来越认同的“风险社会”的概念来说,突发新闻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重新调节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出发点和契机。
- 陈卫星李琪
- 关键词:突发新闻枪击案风险社会
- 论“新闻立台”的可行性与社会转型期的电视媒体被引量:2
- 2011年
- 新闻,具有引导性地位,传播价值相对突出。近年来,许多电视台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为主要突破口寻求市场上位,开展份额竞争,在推动媒体市场发展的同时,亦引发社会对电视媒体功能定位的讨论。倡导和坚守"新闻立台",不仅是对媒体社会功能的重申和回归,实际上也是电视媒体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当下,从理论及实际操作层面思考"新闻立台"的意义和现实可行性,利于厘清思路,切实前行。
- 竹琳陈卫星
- 关键词:电视媒体社会转型期综艺节目媒体功能
- 书籍市场的历史角力——读《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被引量:5
- 2017年
-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下,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出版是一个有标志意义的文化事件,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出版的政策管控、印刷的工艺流程和图书的市场营销等多个侧面。从历史学年鉴学派第三代的文化史研究逻辑出发,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梳理这一历史过程的丰富文档,还原出图书产业的经济学、出版许可的政策学和发行推广的传播学等多种要素的历史场景。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的一个案例,即法国大革命前夕的书业膨胀,不仅说明印刷出版业的发展所代表的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也通过新的信息内容启发新的社会意识,从而证明媒介发展的历史动力源于它本身可以同时体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高度统一。
- 陈卫星
- 关键词:出版业书籍史
- 现代性漂浮——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分析
- 被称之为"韩流"的韩国影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席卷东亚的重要文化现象。韩国电影无疑是韩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叙事文本。本文以韩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李沧东的两部影片《薄荷糖》和《绿洲》为对象,采用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剖...
- 陈卫星
- 关键词:身份
- 文献传递
- 智能传播的认识论挑战被引量:31
- 2021年
- 针对以计算为基础的智能传播活动,我们提出的认识论反思,不是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客体性或直观性的形式,而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阐释由问题本身所引发的实践战略与策略,探讨其意义的解读和做的方式,从而展望一种新的认识论的方法论。本文力图从认识论的历史路径出发,提出如何区分认识主体和认知对象,回顾控制论的崛起所带来的传播范式的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叩问计算的层面和意识的边界,透过社会传播与机器意识的交叉辨析认识论的新平台,呼唤建设性的现实重构能力、信息评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陈卫星
- 关键词:认识论计算机
- 媒介学:观念与命题——关于媒介学的学术对谈被引量:45
- 2015年
-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是法国哲学家和作家,长期以来在法国大众媒体上有较高曝光度的公共知识分子,先后出版数十本著作以及各种论文和大量的媒体访谈。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逐步创立一门名为"媒介学"的学术研究范式,聚焦各种象征符号、社会集体组织和信息技术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这些关系在一个社会或跨社会当中的传播功能和意义效果。2014年9月,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德布雷关于媒介学的奠基性著作《普通媒介学教程》,"即引起大陆传播学界的关注"。随后,主持翻译的陈卫星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德布雷进行了一场学术对话,就媒介学的关键词、媒介学与经典原理的关系以及媒介学的人文学科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对话性探讨。
- 陈卫星雷吉斯.德布雷
- 关键词:信息生产
- 现代性的一种叙事——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和《打回头的情书》的分析
- 被称之为'韩流'的韩国影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席卷东亚的重要文化现象。韩国电影无疑是韩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叙事文本。本文以韩国电影导演李沧东和金基德分别执导的三部影片《薄荷糖》、《绿洲》和《打回头的情书》为对象,采用叙...
- 陈卫星
- 关键词:身份李沧东
- 文献传递
- 舆论场的形成与消解
- 2011年
- 培养不同年龄和阶层的人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对谣言不轻信、不跟风、不盲从。
- 竹琳陈卫星
- 关键词:舆论场消解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