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燕
-

-

- 所属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姚志剑

- 作品数:247被引量:8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脑磁图 静息态 弥散张量成像
- 卢青

- 作品数:168被引量:4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脑磁图 静息态 弥散张量成像
- 王丽

- 作品数:148被引量:7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抑郁症 静息态 抑郁症患者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 滕皋军

- 作品数:616被引量:4,267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MRI 经皮椎体成形术
- 曹燕翔

- 作品数:54被引量:3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FMRI研究 脑梗死 抑郁症患者
- 女性抑郁症患者额叶灰质密度与认知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额叶灰质密度与执行功能及相互间关系。方法30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首发14例,复发16例)及16名女性正常对照,均行三维核磁共振(3D)扫描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多重两两组间比较显示,首发组较正常组及复发组额叶灰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左额上(P=0.03)、右额上(P=0.02)及右额中(P=0.02)的灰质密度较正常组降低。复发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数字广度及数字符号成绩均差于正常组(F为3.81~11.18,P均小于0.05),其右额下的灰质密度与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负相关(r=-0.51,P<0.05;r=-0.53,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结构和神经认知的改变,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刘海燕姚志剑卢青王丽肖朝勇张宁滕皋军
- 关键词:抑郁症额叶
- 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表情时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过程中额叶寸口带回功能连接差异,以初步探讨抑郁症患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检测12例女性重型抑郁症患者和12例匹配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时的激活脑区,基于动态因果模型比较2组额叶一扣带回功能连接强度。结果对刺激调节连接模型进行贝叶斯模型比较得出:模型二与观测数据更为匹配,模型二与模型一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7.38;模型二与模型三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2.71。以固有连接模型和刺激调节连接模型二分别进行固有连接参数和刺激调节连接参数计算后,结果表现在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与右额下回之间两种连接参数高于正常对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寸口带回功能连接异常增强,这可能是负性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
- 刘刚卢青张婧刘海燕姚志剑
- 关键词:抑郁症
- 基于任务态和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信号的抑郁症识别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提高抑郁症识别的准确率,将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任务态数据和静息态数据相结合,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以提取识别特征.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提取任务态数据和静息态数据的独立成分;然后,利用相关遍历分析法获取功能信号集,利用频谱分析法识别并获取功能信号成分;最后,将功能信号成分作为贝叶斯分类器的特征输入,完成分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出的功能信号成分能很好地将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者区分开,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77.27%,抑郁症患者识别准确率达到83.33%,健康者识别准确率达到70.00%.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 刘刚江海腾刘海燕王丽姚志剑卢青
-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核磁共振频谱分析
- 双相抑郁患者全脑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的变化
- 目的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既往研究发现,BD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是已知的遗传几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灰质体积是由灰质皮层表面积和皮...
- 赵可刘海燕阎锐花玲玲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 关键词:双相抑郁
-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刘海燕姚志剑
-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障碍弥散张量成像白质纤维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与抑郁症患者额叶亚区关系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对抑郁症患者额叶亚区的影响。方法:对58例抑郁症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结构、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及基因分型,以双侧额叶上、中、下回为感兴趣脑区,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组、对照组额叶亚区灰质密度及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与TT基因型患者组及TT、TC基因型对照组相比,CC基因型患者组右额中回(x,y,z=6,34,44,K=17)灰质密度显著降低。与TT、TC基因型患者组及TT,TC基因型对照组相比,CC基因型患者组在喜悦面部表情识别时右额中回激活(x,y,z=26,38,42,K=12;x,y,z=40,24,36,K=12)显著降低;与TT、TC基因型患者组及TT基因型对照组相比,CC基因型患者组悲伤面部表情识别时右额下回、右额中回(x,y,z=24,26,48,K=13;x,y,z=4,18,50,K=19)激活显著增强;CC基因型对照组识别悲伤面部表情时左额上回(x,y,z=-14,60,34,K=11)激活强度较TT基因型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5-HT2A受体C等位基因可能与抑郁症右侧额叶亚区的损害性改变密切相关。
- 唐勇张婧卢青刘海燕姚志剑
- 关键词:抑郁症基因
- 抑郁症静息态大脑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大脑半球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特点,了解杏仁核及其功能相关脑区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1例首次发作的重性抑郁症患者与11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完成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受试者大脑双侧的杏仁核功能连接强度,并利用双样本t检验做组间对比,设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静息态下,两组双侧杏仁核均具有明显的功能连接(P<0.05),而抑郁症组较对照组的功能连接明显减低(P=0.025)。结论:静息态下抑郁症组双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存在异常,这可能与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异常及杏仁核与其他情感调节相关脑区的协调异常有关。
- 王丽姚志剑卢青刘海燕曹燕翔滕皋军
- 关键词:抑郁症杏仁核静息态
- 首发抑郁症患者皮层与皮层下结构连接模式异常改变
-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位居全球疾病负担前列,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额叶、顶叶和颞叶等广泛区域的皮层厚度以及多个皮层下结构体积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神经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皮层...
- 赵可刘海燕阎锐花玲玲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 关键词:抑郁症
- 抑郁症患者脑抑制功能的磁源性影像学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利用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技术观察复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在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脑抑制功能的实时变化。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23例复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及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近似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脑抑制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依次激活增强的区域有双侧丘脑(t=2.46,t=2.92)、右颞梭状回(t=1.81)、右颞中回(t=1.76)、右额下回(t=2.28)、左前扣带回(t=2.00)、左尾状核头(t=1.81)、中央前回(t=2.17)、右海马(t=2.04)、左颞上回(t:2.47);依次激活减弱的脑区有右额上回(t:1.76)、双侧额中回(t=1.95,t=2.09)、右枕楔叶(t=1.97)、扣带回(t=1.70,t=2.08)、中央后回(t=2.57,t=2.65)、左缘上回(t=2.16)、左豆状核壳核(t=2.39)、双侧颞中回(t=2.22,t=1.90)、左脑岛(t=1.81)、左颞上回(t=1.90)、右顶叶(t=3.26)等。结论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参与抑制功能的脑区功能较正常人存在异常,对字色的干扰信息的抑制能力减弱。
- 韩莉韩颖琳江海腾刘海燕卢青姚志剑
- 关键词:抑郁症脑磁图
- 抑郁症单胺氧化酶A基因活性对表情识别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应用影像基因组学的原理,探讨单胺氧化酶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MAOA—uVNTR)对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不同面部表情识别过程中脑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抑郁症患者及33例性别比例、年限、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将61名受试者进行基因型分组,并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每个受试在识别喜悦、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脑激活反应。结果识别悲伤面部表情时,高活性基因型健康组较低活性基因型健康组左楔叶、左额下回、右额中回、左顶下小叶脑区激活显著增强(P〈0.005,K≥10)。识别喜悦面部表情时,高活性基因型患者组较低活性基因型患者组左右壳核、左中央后回,右颞上回、右丘脑、左梭状回脑区激活降低(P〈0.005,K≥10)。结论高活性基因型与健康人群负性情绪识别的优先激活趋势及抑郁症患者正性情绪的抑制状态均存在关联性,该基因型可能是健康者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 唐勇张婧姚志剑刘海燕卢青
- 关键词:重性抑郁症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