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光明
-

-

- 所属机构:广元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广元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赵川

- 作品数:58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脑脊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禽流感 艾滋病
- 彭玲

- 作品数: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元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壳脂胶囊 肝炎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 疗效
- 邓存良

- 作品数:217被引量:5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灵芪蠲肝液 血清诱导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肝硬化
- 钟森

- 作品数:238被引量:61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MTB8.4 慢性乙型肝炎 结核杆菌 真核表达质粒 乙型肝炎病毒
- 唐红

- 作品数:822被引量:2,874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乙型肝炎病毒 超声心动图诊断
- 胰性胸水13例
- 1998年
- 目的为对胰性胸水加深了解,增强认识.方法对住院确诊的13例胰性胸水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胰性胸水发生率为6.4%,胆源性胰腺炎为46.1%,酒精性胰腺炎为23%,胰腺外伤1例.单有胸水23.9%,胸腹水并存76.9%,血性胸水2例.大量胸水有肺部症状,余者无特殊表现胸水中淀粉酶、蛋白含量均增高.内科疗法治愈9例(69%),其中3例拍胸水1~2次.手术1例,死亡3例(23%).结论胰性胸水并不少见.多胸腹水并存.多源于胆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儿童多为外伤所致.胰腺炎本身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以胸水中淀粉酶、蛋白含量增高为依据.内科治疗为主,不一定抽胸水,但手术治疗比胰性腹水安全.
- 宋振兴向光明汪安新
- 联用糖皮质激素及血液净化治疗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1例
- <正>病历资料:患者为32岁男性,因乏力、纳差伴皮肤、巩膜黄染20天,加重伴呕吐4天于2006年12 月14日收入院。入院时患者明显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进食物数次,肝区疼痛明显,小便色深黄,解糊状大便2-3次/日...
- 向光明杜清蓉陈涛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X区及前S/S区基因变异特点被引量:5
- 2007年
- 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众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HBV感染致HCC的确切机制尚未彻底阐明,有学者认为HBV基因变异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C区变异与HBeAg血清转换及肝炎活动相关.与HCC发生关系不大。而P基因区变异与抗病毒药物耐药有关。
- 向光明钟森赵川邓存良史晓玲周陶友唐红
- 关键词:肝细胞肝炎病毒乙型基因X基因前S/S基因
- 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商品名为阿拓莫兰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5 0 5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 ,各型分别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 2 6 0例 (轻度 4 6例 ,中度 15 8例 ,重度 5 6例 ) ,对照组 2 4 5例 (轻度 4 2例 ,中度 15 0例 ,重度 5 3例 )。对照组采用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肌苷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 12 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治疗。疗程 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P<0 .0 0 1,P <0 .0 0 1) ;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 (P <0 .0 0 5 ,P <0 .0 2 5 )。结论 :阿拓莫兰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 ,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 向光明彭玲熊小敏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乙型肝炎
- 乙脑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内皮素-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52例乙脑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乙脑患儿极期血浆及脑脊液中ET-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重型乙脑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的ET-1含量均值明显高于普通型乙脑患儿(血浆P<0.01,脑脊液P<0.05)。结论血浆及脑脊液中ET-1含量增高与脑实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其含量增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 赵川余光开向光明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内皮素-1血浆脑脊液
-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HBV前S/S基因变异的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前S/S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分别对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癌患者及其家族中11例HBsAg阳性者血清乙肝病毒前S/S基因PCR扩增﹑克隆﹑测序并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基因变异活跃位点,再对两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除对照组中1例未能扩增出前S/S基因,仅能扩增出S基因,其它样本均扩增出前S/S基因片段。所有HBV株均为B或C基因型和adrq+或adw2血清型。肝癌患者来源的HBV在包膜蛋白抗体结合区点突变发生率较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4例发生HBV前S区删除变异,具有特异性。与对照组(0/10)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V前S/S区点突变可能与肝癌发生没有相关性,而前S区删除变异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密切联系,应当对HBV感染者进行前S区基因变异监测。
- 向光明钟森赵川邓存良史小玲周涛友唐红
-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结核分枝杆菌Ag85A/HSP70 DNA疫苗的真核表达与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石庆凤钟森陈增刚邓存良张建军史小玲王明勇陈枫向光明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真核表达结核菌素试验阳性HSP70
- 壳脂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研究壳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4),治疗组应用壳脂胶囊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脂、肝功、肾功、肝脏B超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区不适、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5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恢复正常率为91.67%、89.58%,而对照组分别为72.73%7、0.4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超声像恢复正常率比对照组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均有显著降低,两组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脂胶囊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TG、TC水平,促进ALT、AST好转,改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无肝肾不良反应发生。
- 黎涛向光明何东权彭玲徐进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壳脂胶囊疗效
- 壳脂胶囊在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壳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该药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将95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病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壳脂胶囊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吉非罗齐胶囊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肾功等指标变化,分别对两组数据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区不适、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血脂、肝功及B超多数恢复正常,治疗组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51.1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ALT、A ST恢复正常率为88.46%、86.54%,而对照组分别为67.44%、62.79%,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TG、LDL-C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TC改善不明显。结论壳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的疗效超过吉非罗齐,值得推广使用。
- 彭玲向光明何元军贺集贤
-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肝壳脂胶囊
- SARS流行期间广元地区881例医学观察病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几种常见发热性疾病临床特点和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鉴别要点 ,以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对 2 0 0 3年广元地区非典留验站医学观察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医学观察者排除SARS ,且无交叉感染病例出现。结论 SARS症状不典型 ,与许多引起发热的呼吸道疾病鉴别困难 ,SARS CoV抗体测定早期阳性率低。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胸部X射线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 向光明贾永朝谢广安赵军丽
- 关键词:病例分析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