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秋
作品数: 78被引量:334H指数:10
  • 所属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林羽
作品数:81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关节结核 外科手术 骨关节结核 脊椎结核
管波清
作品数:47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胸椎结核 临床特点及诊断 截瘫 外科手术
程宏
作品数:19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研究主题:脊椎 骨关节结核 脊椎结核 外科手术 恶性淋巴瘤
徐双铮
作品数:61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结核 截瘫 手术 脊柱
李亮
作品数:239被引量:1,951H指数:2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耐药结核病
液氮冷冻在脊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初步报告
吴启秋关骅童奔
关键词:冷冻疗法切除术脊索瘤肌肉瘤脊柱肿瘤椎板切除术
儿童脊椎结核后凸畸形自然转归(50例分析)
200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脊椎结核后凸畸形自然发生与发展及其转归。方法儿童脊椎结核50例年龄2-14岁,平均9.22岁。男性22例,女性28例,起病时年龄2-14岁,均处于发育生长期。病变分别位于:颈胸椎4例(8%),胸椎26例(50.2%)胸腰椎4例(8%)腰椎16例(30.2%),受累椎体最多7个,最少1个,平均2.9个。随访时间平均11年,后凸畸形以Kongstam和Blesovsky规定的A°来表示。结果严重的后凸畸形(>100°)多集中于下段的胸椎结核病例:结论椎体骨病灶缺损处,直至其上、下椎体骨质紧密接触,骨性融合后,脊柱后凸畸形始告终止。
吴启秋
关键词:后凸畸形脊椎结核胸椎自然转归骨性融合骨病
应用骨外固定髋关节融合术治疗髋关节结核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骨外固定术治疗髋关节结核的作用。方法 1999~2000年治疗髋关节结核8例(左5,右3)男5例,女3例,年龄21~49岁,病程2~40年,并发窦道1例和肺结核3例。化疗方案3HSRE/6HRE,病灶手术清除后用跨关节的骨外固定器。结果 病人切口愈合好,术后4~6周扶拐下地活动,7例关节骨融合于预期的角度;1例关节纤维愈合和股外侧皮神经误伤;骨外固定器平均拆除时间3.5个月;2例下肢不等长有跛行,肺病治愈。结论 优化设计的骨外固定器可满足髋关节融合所需三维方向的稳定性和合适固定刚度。术后例于观察切口情况,可调节到预期角度。
吴启秋张弢林羽管波清
关键词:髋关节结核骨外固定关节融合
脊柱结核的化学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60%,为多发病.诊治较为困难,是骨科医生目前应重新正视的课题。在抗结核药物间世之前,脊柱结核的病程长约40个月,并发截瘫的死亡率为36%,胸椎、胸腰椎结核并发窦道者死亡率约46%。在疗养院“治愈”出院后6年问,总死亡率高达60%.为当时的不治之症。1944年证明链霉素(SM)对豚鼠实验性结核和人结核病均有效:1949年证明对氨柳酸(PAS)与SM联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从此开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1952年发现异烟肼(INH)有抗结核作用.由于其高效、低毒和价廉,至今仍是所有初治方案中重要药物:1956年印度Madra研究肺结核不住院治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展全国范围治疗工作;1964年证明间歇疗法方案能获得与每日方案相同的疗效;1972年短程方案问世,使常规的疗程缩减一半,但疗效不减。
吴启秋
关键词:脊柱结核化学治疗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
骨关节结核病病灶中耐多药菌株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索骨结核病灶中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对骨关节结核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1993-1999间确诊骨关节结核复治的250例,男143例,女107例,年龄2-72岁,病变主要在脊椎以及髋、膝和其他小关节,穿刺或外科手...
吴启秋毕志强邓立宏那希宽
关键词:结核骨关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
文献传递
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脊柱结核与肾结核二者外科治疗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我科1963~2000年间收治的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全部为18岁以上成年人.骨病灶相对集中于胸腰段及其上下椎体.临床症状以脊柱结核症状为主,而肾结核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均行3~4联抗痨药物规范治疗,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7例.除术中死亡1例外,余29例随访1~10年,平均3年,病变治愈者28例,1例截瘫者大部分恢复,但仍需扶拐行走.结论: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肾结核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漏诊.脊柱结核伴尿常规异常者应警惕有合并肾结核之可能.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外科治疗应在规范化疗支持下进行,如骨、肾病变均需外科治疗,不论同期或分期手术,均以先处理肾脏病变为宜.
林羽管波清吴启秋
关键词:脊柱结核合并症肾结核X线检查
一次性使用换药(拆线)包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995年
一次性使用换药(拆线)包的研制及临床应用102300北京矿务局总医院赵文汝,苗耀东,李丽星,王学敏,吴启秋,刘铁绳为使外科临床换药更为方便,更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我们从1988年开始研制一次性使用换药(拆线)包,并经临床应用,证明效果良好,使用安全可靠...
赵文汝苗耀东李丽星王学敏吴启秋刘铁绳
关键词:换药包
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多因素实验研究被引量:24
1995年
作者就影响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五个因素分十二水平,使用生长期家兔,正交设计安排实验。术后4周处死取材,进行多指标观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下列因素均影响游离骨膜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即创面面积以小于2者为好;生发层朝向关节腔优于朝向创面者;骨膜旋转90°更有利于关节面的修复;骨膜与创面面积比值应为1.3~1.6:1;合适的CPM可以促进移植物早期构型,诱导移植物向类透明软骨转化。
张弢吴启秋张晓艳常水
关键词:骨膜移植关节软骨缺损持续被动运动
初治骨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特点及意义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初治骨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以及抗结核治疗对骨关节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关节结核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月T细胞亚群绝对数及百分比,井与恶性骨肿瘤患者和健康者比较。结果初治骨关节结核组CD4^+及CD8^+T细胞绝对数较健康对照组低(P〈0.01)。骨关节结核患者在治疗1,2月后CD4^+百分比升高(P〈0.05)。脊柱结核合并脓肿组CD4/CD8比值较低,CD8^+百分比较高(P〈0.01)。结论初治骨关节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脊柱结核是否形成脓肿。与CD8^+T细胞有关。初治骨关节结核患者经1~2月化疗后。细胞免疫状况改善,但仍处于受抑制状态。
管波清林羽吴启秋宋长兴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
浅谈目前脊椎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2005年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结核病的疫情仍较严重。结核病的感染率占全国人口的44.5%。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率高达46%,耐多药(MDR-TB)者占10.7%。患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5岁以后明显上升。至75岁达到最高峰。骨关节结核的患病率呈同样的势态。据统计HIV阳性者有30%并发结核的双重感染(co-infected),在非洲sub-Saharan则高达70%,在双重感染的地区结核病有卷土重来之势。脊椎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60%,不仅其发病率高,如诊治不当,亦有较高的致残率,因而它是骨科医生目前应当重新正视的课题。
吴启秋
关键词:脊椎结核抗结核药病理学检查链霉素乙胺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