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丹凤
-

-

- 所属机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冯涛

- 作品数:169被引量:1,0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实证研究 FDI 金融发展
- 秦大忠

-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出版社
- 研究主题:权利 农地制度 农地权利 农地流转 农地
- 吉野直行

- 作品数:1被引量:28H指数:1
- 供职机构:日本庆应大学
- 研究主题:家庭部门 金融资产选择 金融资产配置
- 杨少娜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建设银行
- 研究主题:相机抉择 最优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
- 张成祥

- 作品数:3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CPI 货币政策 实证检验 中国通货膨胀 渐进性
- 多角度审视下的中国与东亚经济崛起--“中国·东亚的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8年
- 孔丹凤
- 关键词: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崛起大学经济
-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动向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自1990年以来,许多研究者和一些商业人士对Anglo-Saxon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该模型与日本传统模型之问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包括Kansai生产力中心的研究在内的1990~2000年间治理结构的几个经验性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当今主流观点不同的是,这些经验性研究表明了Anglo-Saxon模型并不适用于日本的公司。
- 吉村典久孔丹凤
- 关键词:公司治理外部董事董事会
-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被引量:5
- 2012年
-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积极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1990年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属于被动型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类型属于李嘉图类型。中国均衡物价水平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通货膨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财政当局在利用增税方式来平衡债务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未来中国可以从渐进导入以利率为主要操作工具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和财政政策债务目标框架、设立财政政策委员会等方面构建保证物价稳定的基本政策操作框架。
- 孔丹凤
-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 “双循环”背景下城市房价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链式多重中介效应的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需进一步理清房地产对投资和消费的综合影响。基于2005—2018年286个城市数据,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房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房价上涨通过投资和消费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6.12%和26.91%,链式中介效应占13.96%;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相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正向效应更大;房价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房价处高位区间对经济增长作用效应趋于负向;房价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当房地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比值提高至一定水平,房价上涨转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房价处于低水平时对于消费有显著积极影响,但随着房价收入比提高,房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
- 孔丹凤王永冲
- 关键词:住房价格经济增长门槛效应
- 中国部门间资金流动的特点与模式:基于资金流量金融表的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992-2006年资金流量金融表数据为基础,以国民经济部门间资金流动统计表为主要分析手段,从经济周期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国民经济部门间的资金流动规模、方向、特点和内在联系,基本结论是中国金融体制仍以间接金融为主要特征,中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
- 孔丹凤吉野直行
- 关键词:资金流量表间接金融
- 我国同业监管套利渠道识别——基于逐利动机与信贷约束的双重视角被引量:3
- 2021年
- 基于构建的创新性指标——同业监管套利指标,利用2007年至2019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同业监管套利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同业监管套利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在降低信贷业务收益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同业业务的收益水平,促使两类业务形成套利空间;另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银行的信贷约束。在逐利动机与信贷约束的共同作用下,银行有动机调整资产结构,将部分资金由信贷业务转入同业业务,造成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收缩与同业业务的逆周期扩张。这提示政策当局密切关注同业业务收益与信贷业务收益变动,加强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谨防银行资金因监管套利过度流入同业业务相关的影子银行。
- 孔丹凤陈志成
- 关键词: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监管套利
- 非利息收入对中美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分析中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现状,通过建立实证模型研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经营风险的影响,探讨不同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对中美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经营风险的影响不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非利息收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显著地降低其风险。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应关注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完善非利息收入业务管理机制。
- 孔丹凤王祥
-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风险
- 结构性货币政策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分析--以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为例被引量:37
- 2021年
- 调整信贷结构,扶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是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为例,剖析了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降息"机制在信贷资金调控与经济稳定两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定向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下游民营、小微企业,促进目标企业发展,具有"降成本、调结构"的功能。而下游企业发展会对上游企业形成需求拉动效应,有助于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与经济稳定的双重经济目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信贷萎缩、金融风险上升的情况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容易引发上下游企业产出背离,削弱经济内在稳定性。因此,央行应特别注重通过降准等其他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整体流动合理充裕,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环境。
- 孔丹凤陈志成
-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
- 中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基于货币政策框架理论,设定了货币目标框架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现行货币目标框架的有效性并探讨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择机渐进导入通货膨胀目标框架的政策建议。
- 孔丹凤
- 地方政府债务、债务结构与企业金融化被引量:9
- 2021年
- 基于财政金融联动视角,使用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且该效应在经济不确定性更强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更差的分组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经由企业预期和地区房地产市场两个渠道加剧企业脱实向虚程度。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可以弱化政府债务与企业金融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政府债务融资对金融体系依赖程度越小,其对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越弱。研究对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孔丹凤谢国梁
-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化债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