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彩兰
-

-

- 所属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李艺

- 作品数:301被引量:3,877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 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标准
- 刘丹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对象管理 词聚类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内容设计 混合学习模式
- 叶红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信息技术课程 对象管理 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
- 钟柏昌

- 作品数:136被引量:2,20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 教育技术学 教育 机器人教育
- 张雪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城镇化 反学校文化 读书无用论 农村学校发展 社会流动
- 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电子教材?——基于电子教材应用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电子教材又称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目前人们对电子教材尚无统一的定义。笔者所讲电子教材指电子教科书——从形式上讲,它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社区互动、智能辅助等一般特征;从内容方面看,既可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教科书,也可以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参考书。笔者利用自编的电子教材,在小学三、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试用,对用户态度、学习效果、操作需求等展开调查,以了解小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及应用情况。
- 王辰阳朱彩兰王小玲
- 关键词:电子教材学习主动性易用性媒体呈现中国电化教育
- 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在“画图”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 2019年
- 针对当前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电子教材存在的问题,作者构建了基于电子教材的同伴互教模式,并展开教学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实验结果来看,同伴互教模式可以解决小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时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品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学习效果,但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沉浸度的影响不显著。
- 朱彩兰邓凯
- 关键词:电子教材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课程四种课型的界定被引量:21
- 2011年
- 信息技术教师通常将信息技术课分为两种课型:理论课与上机课(或操作课)。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在机房中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如果深入课堂观察,会发现上机课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教学涉及的内容属性,将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四种课型,即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和作品制作课。
- 朱彩兰李艺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型信息技术教师课堂观察上机课理论课
- 同课异构,凸显不同追求——《保存与调用过程》案例分析
- 2018年
- 整体而言,《保存与调用过程》的两个案例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是类似的,根据“技能学习—应用—拓展”的思路展开,属于典型的技能课教学。在各环节安排上,两个案例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侧重,这里分别予以分析。●技能学习环节分析两个案例显见的不同在于技能学习部分。案例1(袁甫老师的教学设计,下文同)的思路是,先学习调用过程,再学习保存过程然后调用。案例2(韩语嫣老师的教学设计,下文同)则是先学习保存过程,再学习调用过程。
- 朱彩兰
- 关键词:案例分析异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
- 多维视角下的三维设计教学
- 2020年
- 《设计异形笔筒》《笔筒设计》两个教学设计涉及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基本相似,但思路不同,在此一并分析。教学设计分析1.《设计异形笔筒》教学设计分析该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引导学生观察笔筒的外形,提炼特征(六方、圆润、直壁……),再总结出设计制作步骤,进而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制作步骤所需要的3Done软件中的相应命令。
- 朱彩兰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 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命题问题例谈被引量:1
- 2009年
-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评价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课程评价强调促进每位学生的进步,因而试题设计需要围绕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进行,最终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 张钰朱彩兰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命题学生信息素养新课程评价题例试题设计
- 基于技术应用品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兼评《我行我素秀图片》教学设计
- 2013年
- 根据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属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四种课型,即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作品制作课。其中,技能课是一种以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及操作各类应用软件的能力。显然,
- 朱彩兰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用软件计算机操作图片
- 例谈信息技术项目学习实施
- 2021年
- 案例分析1.“我们小组的介绍”项目从整体上看,“我们小组的介绍”项目应用了项目学习的设计思路。完整的项目学习包括选定项目、规划设计、探究活动、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六个过程,此案例中只有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三个部分,相当于做了简化。具体来看,项目准备阶段提供了两个表格,作为学习支架,这些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如目标实施计划、组长职责、纪律制度等。在现有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增加分工规划表,如利用二维分工(角色、任务)帮助学生明确组内分工。案例的反思部分提到分工的问题说明学生在分工合作上还需要适度的引导。
- 朱彩兰
- 关键词:分工合作规划设计
- 从课标走向课堂:在循环迭代中优化信息科技教学
- 2023年
-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疑问王蕾: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正式颁布,课程名称从“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教学目标、内容形态、教学过程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标强调,关注真实性学习,强调从项目活动出发,构架具有系统特征的课堂结构。这些新的变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面对信息技术向信息科技过渡过程中技能层面的要求?如何解决试验性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占比问题?
- 朱彩兰王蕾
- 关键词:课堂结构课程名称义务教育
- 基于学科思想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过程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学科思想树作为一种特别的知识树,与课标树、教材树等知识树具有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价值取向、关系、教学支持等维度。原因在于,思想树的节点是思想节点而不是内容节点。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审视,课程价值的实现经历了两个阶段:学科思想在内容中的表达与承载,即从思想树到课标树再到教材树的过程;学科思想在教学中的表达,需要遵循深度性、整体性、针对性、活动性等原则。
- 朱彩兰
- 关键词:学科思想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