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天
作品数: 39被引量:204H指数:7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念锋
作品数:28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脑两半球 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 儿童 中大脑
张苏范
作品数:21被引量:25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
研究主题:医患 生活质量 疗效分析 综合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徐震雷
作品数:63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私语 大学生 性健康 性生活质量 性幻想
冯晋光
作品数:54被引量:1,77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流行病学 糖尿病患者 肥胖 2型糖尿病
汤慈美
作品数:46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功 儿茶酚胺 大白鼠 脑内 震颤性麻痹
针刺双侧大陵穴前后上肢皮肤痛阈变化的实验研究
问题痛觉在心理学中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但由于它在临床所据有的独特地位,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为重视。在我国针刺镇痛和针麻手术等方面,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虽然针刺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它与痛觉的关系仍然缺乏实验性研究。己发表的...
郭念锋李心天
关键词:大陵穴对照点
文献传递
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创刊词
2005年
李心天
心理应激、人格神经质差异与微循环变化特征被引量:25
1995年
本文以心算实验对高、低神经质维度的人群组构成心理应激刺激,结果发现高神经质维度组在心理应激刺激后甲襞微循环(简称NFMC)血管管径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大于和长于低神经质维度组,NFMC血液流速变慢时间前者明显短于后者,提示心理应激、人格神经质维度和微循环(简称MC)三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吴任钢李心天赵学英
关键词:心理应激甲襞微循环
全文增补中
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创刊词
2004年
在人类跨进廿一世纪前夕,华人学者又创办了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说明了维护和促进入的健康已成为全球最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
李心天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属性
关于痛觉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问题感受器的感受性不因外界激刺物作用的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有所增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统称为适应现象。激刺物连缓或多次作用于感官,如出现感受性下降的情况,这便叫负适应现象(nega+ive adap+ation)。压觉、能觉、...
郭念锋李心天
关键词:温度觉
文献传递
六个月至三岁儿童用左右手抓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84年
对300名6个月至3岁的儿童进行了抓物的实验。发现1岁以内儿童的左、右手率在50%上下,随年龄增长,右手率逐渐增加:1—1(1/2)岁为69.4%,1(1/2)—2岁为71.3%,2—2(1/2)岁为76.9%,2(1/2)—3岁为81.5%。男、女存在差异,男孩右手率较女孩高。实验中出现双手抓物现象,但1岁半后此现象迅速减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左利者,其孩子的左手率比那些父母为右利者高。此外,孩子抓物时对不同颜色物品和玩具则呈现选择性倾向。
李心天李鸣杲葛慧坤金奎和
关键词:儿童左手年龄增长性别差异
医学心理学入门 第四讲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被引量:1
1992年
第一书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它是用心理的手段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行影响了病人的认知和情绪,改变其异常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躯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得到改善。可见它和临床常用的药物、手术和理疗等治疗方法同样重要,在任何疾病的治疗中都避免不了对病人心理的影响。过去,除精神科医生外。
李心天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提高理论水平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1997年
提高理论水平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李心天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教授毕希名青岛医学院医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已创刊十年,截止至1996年底已出版了10卷60期,发表了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文章,“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
李心天毕希名
关键词:心理卫生卫生知识
造福人类的健康工程(一)
1995年
大卫生观的提出,是本世纪对传统医学理论和模式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首先邀请了从事医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研究的4位专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加我们的讨论。
李甡李心天范以农张述经
关键词:哲学心理学研究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预防保健社会因素
生物反馈治疗非器质性头痛临床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人生健康的基本要素是饮食、锻炼和放松,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借助于仪器(生理反应器)提高人体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的生物反馈技术(BF)是实现放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方法已由实验室研究迅速走向临床应用,但是做为一种新的学科领域和治疗方法,在BF 的基本概念、机理、科研设计和临床疗效的评定等各方面都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我们用BF 治疗了头痛并做了某些心理测查,取得了训练数据及临床和随访资料。本文就这些数据与贤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我们的看法,希望对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苏范李心天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非器质性生物反馈技术紧张性头痛自我调节生物反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