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毅
所属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 所在地区: 河北省 石家庄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高尚聚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 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魏景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椎管狭窄 难愈性创面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邢栋 作品数:30 被引量:166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 难愈性创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手术治疗 杨朝旭 作品数:30 被引量:149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难愈性创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髋部 椎间孔 张隆 作品数:57 被引量:232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体外循环 手术治疗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PFNA、InterTAN和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TriGen InterTAN hip fracture nailing system, InterTAN)、股骨近段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PF-LCP)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146例,男67例,女79例;年龄62~84岁,平均(76.42±8.86)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50例、InterTAN组48例和PF-LCP组48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负重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4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8~16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PFNA组优于InterTAN组,InterTAN组优于PF-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FNA组和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负重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InterTAN组优于PFNA组,PFNA组优于PF-L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PFNA组与InterTAN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均优于均PF-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InterTAN组优于PFNA组,PFNA组优于PF-L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和InterTAN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可以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更少,适合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而InterTAN具有更好的抗旋稳定性,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更低,这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势,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田志 鲍文娟 陈佳 李文毅 高尚聚 杨朝旭 李冠青关键词: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VP术后非骨折椎体再骨折的因素探讨 目的:椎体骨折PVP术后非骨折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326例(410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2例(135节),女2... 李文毅 杨朝旭 郑淑慧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肱骨干骨折顺行与逆行髓内针固定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比较肱骨干骨折顺行与逆行髓内针固定的疗效。方法:入选1999年3月至2006年10月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肱骨干骨折105例,分为顺行髓内针组(A组)82例,逆行髓内针组(B组)23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平均(31.2±20.9)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P=0.002)。A组有4例(4.9%)不愈合,8例(9.8%)发生肩痛伴肩关节活动度减小,B组3例(13.0%)术中发生医源性骨折。A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B组(P=0.04),肘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与逆行髓内针固定均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但逆行髓内针固定医源性骨折发生率较高,应正确选择和制备髓内针入点。顺行髓内针固定有较高的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度减小的并发症发生率,注意将髓内针尾埋于肩袖下方,细致保护和修复肩袖,术后进行合理的康复练习,有利于减少肩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 李文毅 张伯松 张隆 郑淑慧 王树茂关键词:肱骨骨折 髓内 病例对照研究 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原发性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原发性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5-10诊治的8例颈胸交界部肿瘤,采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32.5(90~2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150~400)ml。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6~50)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未复发,锁骨截骨端均实现骨性愈合,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颈胸交界部解剖结构复杂,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手术技术要求高,要求术者熟悉局部解剖的同时掌握显微分离技术。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可以充分显露术野,避免神经、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在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李文毅 魏景超 邢栋 高尚聚关键词:肿瘤切除术 两种方法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45例)和DHS组(采用DHS治疗,41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PFNA组均明显短(少)于DHS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PFNA组高于DHS组(P<0.05)。结论相比DHS,PFNA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更好,更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李文毅 高尚聚 魏景超 张隆 杨朝旭 邢栋关键词:糖尿病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关节功能 老年人 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李文毅 郑淑慧 李旭明 杨朝旭 邱长茂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56例,依据术后1年内对侧髋部有无再发骨折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无再骨折组324例,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是否规律日照、合并内科疾病、骨质疏松情况、发生第一次髋部骨折后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运动锻炼情况等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确定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356例髋部患者中32例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为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缺乏规律日照、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发生第一次髋部骨折后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差、缺乏适当运动锻炼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为9.0%,积极控制体重、规律日照、防治基础疾病,规律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依从性,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可降低髋部再骨折的发生率。 杨朝旭 邢栋 张隆 郑淑慧 李文毅 朱仕文关键词:髋骨折 骨质疏松 再骨折 FHR、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FHR组51例和PFNA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HR组围术期失血量高于PFN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FHR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FH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FNA,FHR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高尚聚 李文毅 张隆 李旭明 魏景超 曹参关键词:股骨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219例),检测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分析术后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控措施。结果两组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心功能、身体状况分级、手术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肺活量(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COPD、术前心功能、身体状况分级、手术次数、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发COPD、PCO_(2)水平升高、VC下降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易并发呼吸衰竭,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发生异常,术前应及时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改善肺功能。 陈佳 黄腾 张隆 时莉芳 李西成 李文毅关键词:髋部骨折 呼吸衰竭 凝血功能 体位变化对合并高髂嵴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魏景超 李文毅 高尚聚 邢栋 张隆 曹参 董志杰 杨朝旭 翟金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节段为腰4-5及腰5骶1,是造成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保守治疗无效,往往需要手术干预,但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问题。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革新,经皮...关键词: 关键词: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