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梅
作品数: 207被引量:1241H指数:22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赵广才
作品数:345被引量:2,935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强筋小麦 施氮量 氮肥
常旭虹
作品数:255被引量:1,89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强筋小麦 施氮量 氮肥
杨玉双
作品数:247被引量:1,94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强筋小麦 施氮量 蛋白质含量
陶志强
作品数:128被引量:68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强筋小麦 施氮量 土壤类型
王艳杰
作品数:112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强筋小麦 冬小麦 土壤类型 氮肥
小麦品种中麦8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中麦8号的亲本组合为核花971-3/冀Z7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团队于2001年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早熟高产品种。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0002;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17。该品种广适性强,田间落黄好,籽粒外观品质好,早熟高产。
刘富启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王艳杰刘希伟
关键词:小麦审定栽培技术
2016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全面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多个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为追踪农业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展现农业科学取得的杰出成就,本文回顾2016年作物科学、园艺科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兽医、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领域取得的部分重要进展。
陶志强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赵广才
中国小麦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通过深入考察和生产实践,科学分析相关资料,阐述了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2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
关键词:提高单产
文献传递
漫话农作物(四)——芝麻、胡麻、蓖麻、马铃薯、甘薯、菜豆
2021年
1芝麻芝麻花开日正长,细雨微风送斜阳。何须更闻田园事,农家垄上耕耘忙。1.1芝麻的起源与分布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属于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脂麻、油麻。根据史书的记载,大部分人认为芝麻是由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引进中国的,所以芝麻还有一个别名叫“胡麻”。
王艳杰王德梅常旭虹杨玉双赵广才
关键词:胡麻马铃薯蓖麻芝麻菜豆农作物
一种小麦实验用容量瓶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实验用容量瓶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侧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顶板、中间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位于中间板上方,中间板位于底板上方,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鞋子装位孔,所述中间板上设...
吕冰常旭虹陶志强王德梅赵广才杨玉双刘莹王玉娇王雨马瑞琦朱英杰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小麦立体均匀高稳定播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麦立体均匀高稳定播种装置,包括机箱,机箱的上部连接进料口,机箱的下部安装播种箱,播种箱为空心的箱体,播种箱上设置数个种子通孔,播种箱的下部露出机箱,播种箱的侧周安装数个排成数排的播种管,本发明通过...
王德梅陶志强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王艳杰
文献传递
2015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在小麦主产区多次实地考察及与有关专家会商研讨,针对2014-2015年度冬小麦秋播基础墒情、苗情、气温变化分析及春季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具体为:苗情总体分析;加强苗期镇压;适时中耕松土;重施拔节肥水;防御倒春寒,及早补救;防病治虫,化学除草。旱地麦田强化镇压保墒,趁湿追肥;南方冬麦区加强清沟理墒,防止渍害。各类麦田认真落实一喷三防,及时收获,躲避烂场雨,防止穗发芽。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高旭忠
关键词:冬小麦苗情分析春季管理
北方冬麦区强筋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评价
【研究背景】强筋小麦因蛋白质含量高、面粉筋力强、面团稳定时间长,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面团流变学特性作是面团耐揉性、黏弹性、延伸性的体现,可以评价强筋小麦粉的加工品质,并最终决定其用途。目前,关于全国范围内强筋小麦面...
刘阿康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常旭虹
关键词:强筋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
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究追氮量对强、中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强、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进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小麦品种,包括藁优2018 (强筋)、师栾02-1 (强筋)、中麦8号(中筋)、中麦175 (中筋)。B因素为追氮量,在基施N 105 kg/hm^2基础上,设拔节期追施N 75、105、135 kg/hm^2三个水平。于成熟期取样,测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在追施N 75~135 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及生物产量均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平均增幅分别达到6.1%、2.6%、8.5%、4.6%、10.3%、15.3%。随着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总量及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谷蛋白增加幅度较高,与N75相比,N105、N135处理下分别增加了13.2%和14.6%;追施氮肥对两种筋型小麦的沉淀值、湿面筋、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的影响规律相同,均随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中强筋小麦各加工品质指标增幅分别为4.3%、2.2%、1.6%、13.8%、22.0%;中筋小麦各指标增幅分别为13.8%、7.4%、0.8%、9.5%、10.2%;弱化度则随追氮量增加而降低,两种类型品种小麦分别降低9.65%及12.0%。【结论】在基施N 105 kg/hm^2基础上,综合考虑肥料投入、小麦产量及品质指标,中筋小麦于拔节期追N 105 kg/hm^2、强筋小麦于拔节期追N135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马瑞琦陶志强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赵凯男李俊志王玉娇常旭虹赵广才
关键词:追氮量强筋小麦中筋小麦
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不同土壤条件及施氮水平的响应被引量:5
2022年
通过研究潮土和黑土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试验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进行,以强筋冬小麦品种中麦57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2个土壤条件,5个施氮量处理。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处理下,花后整个时期小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籽粒长、籽粒宽、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表现为黑土优于潮土,而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则表现为潮土优于黑土。在同一土壤条件下,施氮量的增加减缓了小麦旗叶SPAD值的下降速率,延长有效光合功能期;籽粒长、籽粒宽、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等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基础养分条件下,每盆施入2g尿素,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达到最大值。
柏军兵王艳杰王德梅杨玉双王玉娇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石书兵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土壤类型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