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梅
作品数: 158被引量:631H指数:11
  • 所属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马福成
作品数:264被引量:1,187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表达及意义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学
杨守京
作品数:206被引量:656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汉坦病毒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
李青
作品数:262被引量:989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胶质瘤 免疫组化 病理
惠延平
作品数:85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 P-GP170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
闫庆国
作品数:115被引量:425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BAG-1 组织芯片
改性聚乙二醇水凝胶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索改性聚乙二醇(PEG)水凝胶在改善种子细胞和去细胞生物材料支架的复合中的效果。方法猪主动脉瓣进行去细胞处理后分两组(n=8),A组:山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包裹于改性PEG水凝胶中贴附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B组:单纯种植BMSCs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并随机取两组中的8只山羊自身主动脉瓣为对照组(C组)。A、B组静态培养7d后,植入细胞供体羊的腹主动脉内;16周后取材进行形态学、组织学、B超、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在张力强度[(12.9±1.3)MPa对(8.8±0.4)MPa]、内皮细胞覆盖率(84.6%对14.8%)、附壁血栓形成率(0/8对8/8)等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生物力学强度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SCs于体内微环境下向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结论利用改性PEG水凝胶复合去细胞生物支架材料以及自体间充质于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具有可行性。它可进一步改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之间的复合关系,并保护种子细胞在动脉流环境下的生长和分化。
欧阳辉张近宝刘洋李强彭阳红康晓军王映梅魏旭峰易定华刘维永
关键词:心脏瓣膜生物相容性材料聚乙烯二醇类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罕见亚类。我国对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共性的研究。为了探求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方法:对10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MYC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结外器官,发现时即为临床晚期,生存期短;其发病和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无明显相关性。其EB病毒感染率为50%。免疫组化结果不常具有B淋巴细胞标记,但生发中心后表型常为阳性。MYC易位发生率为10%,扩增的发生率为10%。结论: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HIV感染鲜有阳性,EBV感染率略低,存在MYC基因异常但发生率较低(约20%),但其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的特性、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与西方报道相似。
范国庆刘一雄文璐王映梅王璐张月华王哲闫庆国杨兰郭英
关键词:HIV病毒EB病毒
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及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见病变呈结节状,以大量增生的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其间可见散在分布的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大细胞表达CD20、CD30、EMA。背景细胞中小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20,但以CD3为主,组织细胞CD68阳性。免疫球蛋白K链呈阳性重排,LCM进一步研究发现阳性重排主要来自CD20阳性的小B淋巴细胞。结论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中的大细胞伴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样分化,与文献报道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
范林妮何芙蓉王映梅王璐刘一雄张萌黄高昇
关键词:脾肿瘤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丙肝病毒
卵巢平滑肌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卵巢平滑肌瘤是原发于卵巢的一种极罕见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国内外仅有60余例文献报道[1,2].在病理诊断上易与卵巢其他间叶组织肿瘤相混淆.本文报告2例并讨论该肿瘤的鉴别诊断.
张静李青张传山郭华章王哲程虹马福成陈万录王映梅
关键词:卵巢平滑肌瘤病理分析免疫组化
环孢霉素A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HL-60/ADM后氧自由基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抗阿霉素的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的耐药性逆转后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的变化特点。选择环孢霉素A(CsA)作为耐药逆转剂,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CsA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的毒性及逆转效果;用化学比色法检测逆转前后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表明:当CsA在4μg/ml以下时对HL-60/ADM无明显毒性作用,超过此浓度,其毒性呈剂量效应(p<0.001)。当CsA浓度为0.5μg/ml时就有明显逆转作用,随着CsA剂量增加,逆转作用逐渐增强(p<0.001),当CsA剂量达8μg/ml以上时对细胞存活产生明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发现,逆转耐药细胞系HL-60/ADM+CsA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明显高于耐药细胞系HL-60/ADM。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L-60/ADM细胞膜上P-gp高表达,经CsA作用后P-gp表达下降。氧自由基测定结果显示:HL-60/ADM细胞经4μg/ml CsA作用72小时后细胞内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抗氧化剂GSH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CsA能有效逆转HL-60/ADM的耐药性;逆转后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含量升高,抗氧化剂的活性明显减低,过多的氧自由基可影响细胞的功能状态,导致细胞死亡。
徐玉乔惠延平马世荣王映梅
关键词:环孢霉素A氧自由基HL-60/ADM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cl-w、bcl-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01年
徐宏勇李开宗窦科峰付由池阎庆国王映梅李景梦
关键词:肝细胞癌BCL-X基因基因表达病理特征
垂体巨细胞肉芽肿1例报道被引量:3
2001年
李松涛杨守京朱晓慧王映梅
关键词:病例报告
多药耐药蛋白P-gp170在胃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1年
惠延平李友红孙春煜王映梅马福成
关键词:胃癌多药耐药蛋白P-GP170
雌激素受体和凋亡相关基因bcl-x及bax在人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x、bax和雌激素受体 (ER)在原发性胆囊癌 (PG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石蜡包埋的PGC标本中ER和凋亡相关基因bcl x及bax的表达。结果 bcl x、bax和ER在 47例PG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2 .3 % (3 4/4 7)、66.0 % (3 1/4 7)和 5 9.6% (2 8/4 7) ,在 15例胆囊不典型增生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0 .0 % (6/15 )、93 .3 % (14 /15 )和 93 .3 % (14 /15 )。bax和ER在PG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胆囊不典型增生(P<0 .0 5 ) ,而bcl x则高于后者 (P<0 .0 5 )。ER和bax的表达在高分化型PGC显著高于中、低分化型 (P<0 .0 5 ) ,而bcl x则低于后者 (P<0 .0 5 ) ;ER和bax的表达在男性PGC患者显著低于女性患者 (P<0 .0 1) ,而bcl x的表达则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0 .0 5 ) ;ER表达在肿瘤直径 ≤2cm者显著高于 >2cm者 (P<0 .0 5 ) ,而bcl x及bax的表达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bcl x、bax和ER的表达在PGC的Nevin临床分期Ⅰ~Ⅲ期和Ⅳ~Ⅴ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ER和bcl x及bax的表达与PGC的分化程度、性别等因素有关 。
徐宏勇李开宗付由池窦科峰阎庆国王映梅李景梦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BCL-X基因BAX基因雌激素受体
人核糖体蛋白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人核糖体蛋白S15a(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取自82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利用RPS15a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检测RPS15a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PS15a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中为72.0%(59/8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40.2%(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P<0.05);在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80.8%(42/52),在无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56.7%(17/3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8.3%(21/36),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为82.6%(38/4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0.05)。结论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RPS15a基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孟存英袁东红王映梅王燕张欣刘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癌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