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铭
作品数: 25被引量:203H指数:10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沈镇宙
作品数:215被引量:1,809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患者 前哨淋巴结
邵志敏
作品数:405被引量:2,724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趋化因子 乳腺癌患者
沈坤炜
作品数:293被引量:1,95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患者 预后 早期乳腺癌
柳光宇
作品数:116被引量:990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患者 预后 乳头溢液
吴炅
作品数:186被引量:1,459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前哨淋巴结 保乳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因子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07年
新辅助化疗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已经获得一致公认.并且扩展应用到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以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临床研究已证实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nplete remission,pCR)的病人的生存率得到显著的改善。临床试验中还发现10%~35%的乳腺癌病人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新辅助化疗在未增加疗效的同时,
陈灿铭沈镇宙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去甲长春花碱加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1年9月~2003年2月,76例Ⅱb期至Ⅲb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诺维本25 mg/m2,第1、8天;表阿霉素60 mg/m2,第1天,每三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的缓解情况,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性反应。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4.2%,其中完全缓解(CR)19.7%,部分缓解(PR)64.5%,疾病稳定(SD)14.5%,疾病进展(PD)1.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4.5%(11/76)。32例化疗前细针穿刺活检明确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人中,9例(28.1%)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阴性。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共有39例(54.2%)病人发生了Ⅲ到Ⅳ度的白细胞减少症,但未有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诺维本加表阿霉素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陈灿铭沈坤炜吴炅陆劲松庄传经韩企夏刘邦令邵志敏沈镇宙
关键词:去甲长春花碱表柔比星化疗晚期乳腺癌
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HER2 c erbB2是编码一种生长因子受体 (p185 HER2 )的癌基因 ,研究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p185 HER2 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能有效抑制p185 HER2 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而针对HER2表达产物p185
陈灿铭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HERCEPTIN乳腺癌疫苗癌基因
5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全乳切除后接受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比例正逐年增高。腹部游离皮瓣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的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51例患者(1例患者为双乳重建,手术计52例次)中,行游离的横行腹直肌(free 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F-TRAM)手术1例次,保留肌肉的F-TRAM19例次,DIEP 32例次。结果:手术成功49例(96.1%)。受区血管的选择:胸廓内血管42例次(80.8%);胸外侧血管1例次(1.9%);肩胛下血管9例次(17.3%)。穿支平均数量为2.31支(1~4支),平均手术时间为8.1 h(4.6~12 h),平均住院时间为20 d(10~39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4~22 d)。在Ⅰ期重建的40例患者中(包括1例双侧Ⅰ期乳房重建),术后化疗有23例(57.5%),其手术距离首次化疗时间为15.6 d(7~33 d)。乳房重建术后乳头重建患者13例(25.5%)。随访1.2~38.5个月,中位随访7.5个月。全部皮瓣坏死2例(3.92%),皮瓣感染1例(1.96%),皮瓣下血肿1例(1.96%),部分脂肪坏死8例(15.69%),腹部并发症3例(5.88%)。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分。结论:游离腹壁乳房重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血供佳,皮瓣组织量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术后供区并发症较少,患者对重建形体的满意度较高。但该术式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先进的手术设备及护理团队的配合。
陈嘉莹陈嘉健曹阿勇薛静彦陈灿铭柳光宇胡震狄根红韩企夏沈镇宙邵志敏YU Pei-rong吴炅
关键词:乳腺肿瘤游离皮瓣乳房重建
分子标记物表达预测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后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p53、Cathepsin-D、p27、cyclinD1、Bax、Ki67、TOPOII、GSTπ、MDR和Bcl-2等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或cathepsin-D或GSTπ阴性的病人化疗疗效要显著优于阳性的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GSTπ和p53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 GSTπ和p53可作为判定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两个独立预测指标。
陈毅作陈灿铭费菲张家新陆劲松狄根红柳光宇杨文涛陆洪芬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Cathepsin-D和nm23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中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与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检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17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前或术后标本中ER、PR、Her-2/neu等15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在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结果nm23或Cathepsin-D阴性病人化疗疗效显著优于阳性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athepsin-D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Cathepsin-D可能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蒽环类)敏感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陈毅作陈灿铭费菲张家新陆劲松狄根红柳光宇杨文涛陆洪芬沈坤炜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腋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经细针针吸活检证实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影响。方法:1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经细针针吸活检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且空心针穿刺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2个周期标准剂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根据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的腋窝淋巴结临床疗效和腋窝淋巴结病理状况,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临床完全缓解(cCR)占60.4%(67/111),其中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占29.9%(20/67);未临床完全缓解(no-cCR)占39.6%(44/111),其中pCR占36.4%(16/44)。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13~76个月)。cCR与no-cCR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2和0.984。pCR患者具有较长DFS和OS,P值分别为0.036和0.038。pCR患者中,肿瘤原发灶pCR与no-pCR患者的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4和0.250。结论:对病理学确诊有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单纯根据临床体检结合常规的腋窝B超检查评价腋窝淋巴结的临床疗效,可能难以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缓解状况和预后。腋窝淋巴结pCR患者的预后较好,与肿瘤原发灶是否达到pCR无关。
黄欧陈灿铭胡震柳光宇吴炅陆劲松狄根红邵志敏沈镇宙沈坤炜
关键词:淋巴转移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接受长春瑞滨联合表柔比星(VE)方案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术前接受3个周期VE方案化疗的11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空心针活检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再继续接受3个周期VE或标准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方案辅助化疗及局部区域放射治疗和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临床病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27例(22.7%),部分缓解78例(65.5%);肿瘤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pCR)22例(18.5%)。本组115例(96.6%)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76个月,中位时间63.4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患者共72例(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8.7%,5年总生存率为71.3%。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前Ki-67(pre—Ki-67)高表达(P=0.012)、化疗后Ki-67(post—Ki-67)高表达(P=0.045)、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无病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pre—Ki-67高表达(P=0.017)、post—Ki-67高表达(P=0.001)、pre—ER阴性(P=0.002)、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总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结论pre—Ki-67、post—Ki-67及pre-ER的表达水平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病理状况是接受术前3个周期VE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黄欧陈灿铭吴佳毅胡震侯意枫张家新柳光宇狄根红陆劲松吴炅邵志敏沈镇宙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预后表柔比星
诺维本加阿霉素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阿霉素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1例Ⅱb至Ⅲb期的乳腺癌病人,术前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中位年龄48岁,化疗用药为NVB 40mg d1,8+ADM 40mg dl,每3周为一疗程,术前用药2疗程,评估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缓解情况和随访长期生存率。结果:本组总体化疗有效率为67.7%,肿瘤原发灶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SD)10例;腋淋巴结临床CR12例,PR14例,SD5例。术后中位随访期36个月,术后死亡6例,复发9例,健在16例。结论:诺维本加阿霉素的联合术前化疗能使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原发灶和腋淋巴结缩小,肿瘤降期,亦能减少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且不良反应较轻。
陈灿铭吴炅张家新陆劲松沈坤炜韩企夏邵志敏沈镇宙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诺维本阿霉素
她的乳腺癌为什么不马上手术
2002年
陈灿铭沈坤炜
关键词: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预后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