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楠
作品数: 43被引量:181H指数:9
  • 所属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大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唐建武
作品数:134被引量:555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淋巴道转移 小鼠肝癌 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转移
宋波
作品数:56被引量:242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小鼠肝癌 肿瘤转移 淋巴道转移 癌细胞株 OSTEOGLYCIN
高山
作品数:9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EPG-2细胞 华蟾素注射液 增殖 肝癌 凋亡
侯力
作品数:36被引量:16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小鼠肝癌 淋巴道转移 肿瘤转移 肝癌 小鼠肝癌细胞
王波
作品数:107被引量:441H指数:1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道转移 小鼠肝癌 乳腺癌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β-榄香烯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微管蛋白α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β-榄香烯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微管蛋白α(α-tubulin)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β-榄香烯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连反应(RT-PCR)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微管蛋白α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微管蛋白α蛋白水平的表达及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β-榄香烯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0.02mg/ml、0.04mg/ml、0.08mg/ml)的增加将HepG-2细胞阻滞于S期的比例(39.23%、44.18%、52.89%)在逐渐增加;RT-PCR检测表明,随着β-榄香烯注射液浓度的增加,微管蛋白αmRNA表达的条带逐渐减弱;蛋白免疫印迹显示,随着β-榄香烯注射液浓度的增加,微管蛋白α表达的条带在逐渐减弱,同时细胞内聚合微管蛋白的比例(28.9%、26.6%、10.5%)在逐渐降低。[结论]β-榄香烯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影响微管蛋白α的表达,并抑制HepG-2细胞内微管的聚合。
毛雨秋梁鑫淼付海雁密文静崔晓楠
关键词:Β-榄香烯HEPG-2细胞微管聚合
烟曲霉素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生长及转移的体内外研究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烟曲霉素(Fumagillin)可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其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Fumagillin对结直肠癌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Dr或HT-29细胞以5×105/L的量分别接种于20只SCID小鼠背部皮下,接种4周后每2日腹腔注射Fumagillin(0.1mg/kg)或Cyclo(1mg/kg)(Arg-Gly-Asp-D-Phe-Val)持续4周,然后处死动物并测量原发瘤质量及原发瘤内微血管密度。在体外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培养基内加入Fumagillin(0.01mg/kg)或Cyclo(0.1mg/kg),观察其对HUVECs增殖及微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基因芯片技术筛选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基因芯片的结果做进一步验证。结果:Fumagillin处理组小鼠的结直肠癌原发瘤质量及肿瘤内CD105阳性的微血管数量显著小于对照组小鼠(P<0.05),体外实验显示,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的增殖和微管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基因芯片检测显示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有71个基因表达上调和143个基因表达下调,表达变化的基因多与细胞黏附、移动、增殖和基因转录有关。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发现Fumagillin抑制HUVECs表达cyclinE2,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结论:Fumagillin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
崔晓楠梁鑫淼侯力
关键词:血管新生SCID小鼠结直肠癌
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用替吉奥胶囊(80~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l^28,休息14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 l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 l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 1~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 1~5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35.0%与31.6%)和临床获益率(65%与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龚敏韩大跃张晨崔晓楠单路娟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学疗法
高低淋巴道转移力小鼠肝癌细胞间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建立和筛选
目的:该实验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Hca-F和Hca-P细胞间差异表达之基因,为解析肿瘤淋巴道转移分子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用高低转移力小鼠肝癌细胞Hca-F和Hca-P,以使用TRIZOL试剂的一步法分离Hca...
崔晓楠
关键词:肿瘤转移抑制性消减杂交
高淋巴系统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筛选高淋巴系统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差异性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技术 ,构建高淋巴系统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Hca F及其同源低转移细胞系Hca P的cDNA消减杂交文库 ,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成功克隆 10个差异基因片段 ,其中 2个为新基因。结论 SSH技术是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及发现新基因的有效方法。
崔晓楠唐建武侯力宋波刘基巍
关键词:肝癌细胞株鼠肝淋巴系统差异表达基因阳性克隆
榄香烯联合热疗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13年
目的:观察榄香烯(elemene,ELE)联合热疗(hyperthermia,HTM)对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联合HTM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OPOⅠ和TOPOⅡ蛋白表达。结果:与单纯HTM和单纯ELE比较,ELE联合HTM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ELE联合HTM作用Raji细胞24h、48h和72h后,IC50值(93μg/ml、68μg/ml和41μg/ml)小于单纯ELE IC50值(116μg/ml、84μg/ml和60μg/ml);ELE联合HTM阻滞Raji细胞于S期[(35.40±1.27)%、(42.38±2.50)%VS(48.88±1.93)%,P<0.05],并下调TOPOⅠ和TOPO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ELE联合HTM可增强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下调TOPOⅠ、TOPOⅡ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韩大跃张晨龚敏崔晓楠
关键词:榄香烯热疗RAJI细胞细胞增殖
基因芯片筛选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被引量:23
2005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由肿瘤转移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和其发生机制不清,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高转移)和Hca-P(低转移)的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提取Hca-F和Hca-P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通过体外反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cRNA探针经片段化处理后分别与AffymetrixGeneChip誖MOE430A(包括22690个转录本对应于约14500个小鼠已知基因和4371个EST)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等处理并用生物信息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Hca-P细胞相比较,Hca-F细胞中有901个(6.2%)基因表达上调幅度≥2倍,有129个(3%)EST上调幅度≥2倍。在公布的差异最显著的33个包括endoglin(EDG;CD105)、Mcam(Muc18;Mel-CAM;CD146)、Cdc42ep5(CEP5;Borg3)、Ptprr(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receptortype,R)、F2r[coagulationfactorⅡ(thrombin)receptor;Par1;ThrR]、D7Ertd458e(necl-5)、NR1D1、Serpinh1(HSP47)、AXL、Mak和Areg(AR)等基因表达中,上调幅度在29.86~13.93倍之间。根据GO(GeneOntology)分类和Treeview分析,这33个基因的功能主要为促血管生成、细胞粘附、信号转导、细胞运动、转录、分子伴侣活性、蛋白激酶活性和受体结合等。结论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对这些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有助于找到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它们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宋波唐建武王波崔晓楠周春辉侯力
关键词:细胞株基因芯片淋巴转移小鼠
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
2007年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ed hybridization,SSH)技术,分别构建2个不同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的SSH文库,高转移文库以高转移能力细胞株Hca-F为检测子(tester),同源的低转移能力细胞株Hca-P为驱赶子(driver);低转移文库则相反。随机筛选2个文库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成功构建高、低淋巴道转移能力小鼠肝癌细胞株SSH文库,高、低转移文库中分别包含995个及967个阳性克隆;其中,95%的阳性克隆含有300bp~1000bp不等的插入片段;随机测序显示,文库中含有已知的基因、ESTs及与任何序列无同源性的新基因片段。
崔晓楠唐建武侯力宋波班丽英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肝肿瘤肿瘤转移细胞株
榄香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拓扑异构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榄香烯(elemene,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ELE对HepG-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LE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调TOPOⅠ、TOPOⅡ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LE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下调TOPOⅠ、TOPOⅡ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龚敏梁鑫淼崔晓楠
关键词:榄香烯HEPG-2细胞细胞增殖肝癌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相关反馈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尤其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因子,大量转录因子参与h TERT的调节。h TERT在超过90%的肿瘤中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h TERT能调节诸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等不同细胞生物学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因此,h TERT在肿瘤中既是效应因子又是调节因子。然而,h TERT与其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尚未完全明确。本综述重点关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参与h TERT的反馈调节及其机制,进一步认识端粒酶的非端粒延长功能,从而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刘莹董成永崔晓楠
关键词:反馈调节信号转导通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