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涛
-

-

- 所属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艺术
相关作者
- 蒙曼

- 作品数:55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武则天 唐朝 读书 广播电视总台 共同体意识
- 邱振中

- 作品数:66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书法 书法创作 中国书法 书法理论 书法史
- 谭文选

-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篆刻 高校 教育考察 文化反思 篆刻艺术
- 孟德乡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意象表现 艺术创作 成果展 参展作品 绘画艺术
- 尹海龙

-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海龙 篆书 玺印 艺术追求 艺术素养
- 一纸江山我作主——杨涛访谈
- 2013年
- 受访人:杨涛采访人:李澍周张永华时间:2013年12月3日下午地点:杨涛工作室 李澍周(以下简称李):杨老师您好!首先不得不谈到的是您的教育背景,国美、央美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书法教育的最高水准。
- 杨涛李澍周杨涛
- 关键词:教育背景书法教育工作室国美
- 大道书怀——当代书法的现状和展望(下)
- 2017年
- 在中国书法院召开的基于书法实践基础上的学术思考研讨会上,多数研究员认为,当代书法的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植根传统,创新发展,多元包容,健康稳定是主方向。以继承为主的书法创作水平有所提升,书法展览和收藏市场助推了书法发展、书法教育和书法理论研究,在行政的推动下向纵深延伸。存在的问题是:心理浮躁;书法创作的表皮化,以炫技为主的展厅效应对书法本体的误导;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书法理论批评与书法创作的脱节以及西方设计理念对中国书法的冲击等等是中国当代书法存在的现实问题。大家还对书法本体研究,书法文化内涵追寻,与国家形象相匹配的笔墨形象,当代书法转型,书法的语言、审美及文化性,篆书是书法走出去的首选书体,人书合一,真善美是书法的最高标准,精英与大众,市场与公益,创新与继承,批评与尊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杨涛言恭达
- 关键词:文化环境
- 杨涛书法评述
- 2014年
- 胡抗美:我一直在关注杨涛,他作为一名有思想的书法家,具备了书法文化、技法、悟性、想象力及思变求新考量的全面性。杨涛的篆刻不安于现状,有探索气象;其篆书取势于三代,隶书取法于两汉,均古朴率真,自然天趣。
- 杨涛
- 关键词:书法家书法文化篆刻篆书隶书古朴
- 心手双畅,方能纤毫毕现——杨涛谈书法创作中的技术、媒材与艺术表现
- 2022年
- 在传统意义上讲,书法的审美首重气韵,宋人黄庭坚更以“韵”来品藻书法的高低,这一风气的形成,与中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庄子》论“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在哲学层面提出如要混同于大通境界,应远离形体的束缚,去掉情识情见;投射到书法层面,那就是去除一切外在的技术、材料方面的依傍,一任天然。因而《负暄野录》中载虞世南说欧阳询写字“不择纸笔”,而苏轼则有“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洒脱。
- 张彪阴澍雨杨涛
- 关键词:中国古典哲学坐忘品藻黄庭坚哲学层面
-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作品选登
- 2023年
- 近些年来,篆刻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篆刻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成果丰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全国133所开设书法篆刻课程的高校提供了作品,参展作者共计557人(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本刊选登部分参展作品,以飨读者。
- 骆芃芃冯宝麟杨涛尹海龙查律孙长铭刘佃坤胡裔涛刘铁峰陈超朱天曙王海勇陈国成王梦笔杜延平吕铁元朱文哲甘海民肖春光王冠图高帅陈靖冯立孟德乡王方呈芦海娇陈胜凯来一石谭文选张红坤张一农姜轶朱建华贺维豪汪永江莫金龙尚天潇金鑫顾翔刘健梁勇周弋寒岳奇尹义桐文佐李贵明杨帆石岳曲学朋李立山刘家汇杨任伟李丞濮毕博张潇吴义达赵广源王培博杨沆倪清马雨婷王盛贞吴思昊边凯之赵高阳黄彦虎朱娣殷玉刚王小辰
- 关键词:书法篆刻成果展参展作品
- 王羲之的书学思想
- 2014年
- 对王羲之书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他变古为新的思想根源,以及他在"新体"创作中渐行渐远的理由。传世记于王羲之名下的书法理论著作共有八篇,即《自论书》、《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教子敬笔论》、《书论》、《笔势论》(十章)、《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以上书论是否为王羲之所撰,古今学者各持己见。大体说来,可分两种意见。
- 杨涛
- 关键词:书学思想
- 《中国书法大会》座谈会纪要
- 2023年
- 大型书法文化类季播电视节目《中国书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第一季,精选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十八件作品,充分表现它们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大会》以崭新的电视艺术形式为古老碑帖注入时代活力,极大提升了大众对书法审美的认识。
- 徐粤春李刚田邱振中叶培贵丁申阳朱培尔杨涛陈忠康蒙曼王珊龙洋
- 关键词:书法文化中国书法史书法审美碑帖历史背景
- 杨涛书法作品
- 2021年
- 杨涛
- 传艺 弘道 铸魂 充盈新时代气象的电视艺术大作
- 2023年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呈现了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组作品,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让书者与观者在笔墨唱答之间相互致意,共赴一场“游目骋怀”的心灵之约,使书法这门落笔无声、发于心诉于眼的艺术迸发出更加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 孙晓云徐粤春李刚田邱振中叶培贵丁申阳朱培尔杨涛陈忠康陈忠康王珊蒙曼
- 关键词:中国书法史广播电视总台书法运用音乐
- 杨涛答客问
- 2007年
- 问: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答:大约七八岁时,家里让练练字,有一搭没一搭的算是开始吧!问:促使你学习书法的原因是什么?答:小时太好动,每学期评语几乎都少不了"该生爱做小动作……"之类的话,父母无奈之中,按当时的条件,能让孩子静下来的办法,练练字,恐怕是一个最简而易行的选择吧,这也是当时大多数父母对待这类孩子几乎都用过的办法!所幸的是,周边鼓励、赞扬的人多,加之,逐渐获得了些小奖励,自己越来越有兴致。
- 杨涛
- 关键词:孙过庭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