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雪莲
-

-

- 所属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董安祥

- 作品数:148被引量:2,991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干旱 青藏高原 降水
- 河西走廊中部2010年春季异常低温雨雪天气特征及其防御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河西走廊中部6县(区)历年降水及温度等常规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面积、西伸脊点指数及极涡强度、经向环流指数等历史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中部2010年春季异常低温阴雨雪天气特点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0年春季此区域降水偏多幅度之大、低温持续时间之长为40 a来罕见;2010年春季河西走廊中部天气气候异常是极涡中心指数及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偏强、高纬度强冷空气大幅南下等因素引起的;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及2010年春季副热带高压异常西伸偏强,也是低温阴雨雪天气形成的原因。此外,还分析了2010年春季低温阴雨雪天气对河西走廊中部春耕春播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措施及建议。
- 殷雪莲郭萍萍修韶宇
- 关键词:灾害防御河西走廊中部
- 张掖市农业生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3年
-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六县(区)1961~2009年实测气温、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历年平均温度年、季变化倾向、≥10℃活动积温及霜冻的演变规律,同时分析了作物种植结构及生长状况随气候变暖的变化。结果表明:(1)80年代以来张掖市气温持续升高,其中春、夏季升温幅度最小,秋季次之,冬季升温幅度最为显著;(2)≥10℃积温及距平在波动中增加,持续天数增多;(3)霜冻终日标准差波动中趋于减小,初日标准差小于终日,无霜冻期延长;(4)生长期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利于喜温作物扩大面积,提高复种指数;(5)气候变暖加快了作物的生育进程;(6)暖冬日光温室发展迅速;(7)冬季气候变暖,病虫越冬存活率上升,加剧了作物病虫害的流行和蔓延。
- 殷雪莲代德彬褚超
- 关键词: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农业生产
- 2010年河西走廊中部春季异常低温雨雪天气特征、成因及其防御
- 本文利用河西走廊中部六县(区)降水、温度等常规资料和NCEP 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该区域2010 年春季异常低温阴雨(雪)天气特点及其成因,表明:2010 年春季(3~5 月)河西走廊中部逐月降水偏多幅度与低温持续时间为...
- 殷雪莲郭萍萍
- 关键词:灾害防御河西走廊中部
- 文献传递
- 2010年河西走廊中部春季异常低温雨雪天气特征、成因及其防御
- 本文利用河西走廊中部六县(区)历年降水和温度等常规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中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面积、西伸脊点指数及极涡强度、经向环流指数等历史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中部2010年春季异常低温阴雨雪天气特点及...
- 殷雪莲郭萍萍修韶宇
- 关键词:灾害防御河西走廊中部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
- 本文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表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
- 殷雪莲郭建华董安祥陈和平曹玲刘秀兰
- 关键词:强降水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
- 本文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表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
- 殷雪莲郭建华董安祥陈和平曹玲刘秀兰
- 关键词:强降水降水量环流形势
- 文献传递
- 沿祁连山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被引量:28
- 2008年
- 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沿祁连山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东高西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沿祁连山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特殊的地形地貌及人工增雨作业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 殷雪莲郭建华董安祥陈和平曹玲刘秀兰
- 关键词:强降水人工增雨
- 河西走廊中部气候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通过对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近50年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具有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冷热悬殊,热量分布差异大;降水稀少且变率大,山区水资源较丰沛、气候分区多样、农业类型复杂等特点。根据气候资源特点,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
- 殷雪莲贺建锋
- 关键词:气候资源降水量农业结构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