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
作品数: 48被引量:2567H指数:20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卓
作品数:80被引量:2,0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金融 金融 波动率 GARCH 科技金融
黄益平
作品数:354被引量:4,629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改革 金融危机 数字金融 金融
邓峰
作品数:87被引量:1,707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法 公司法 经济合同 董事会 公共责任
汪浩
作品数:47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研究主题:工业物联网 标准差 顾客 经验分布函数 平台经济
沈明高
作品数:34被引量:49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金融 金融危机 新农村建设 标本兼治 金融改革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金融业态风险的识别、测度及防控被引量:112
2019年
本文梳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并以网络借贷为切入点从规模、所有制、资金净流入3个角度来刻画新金融业态的风险特征,采用VaR、CoVaR、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识别并测度新业态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及舆情的关系。研究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议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
李苍舒沈艳
利率管制与隐含利率的估算——兼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利差之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在现有的存款利率管制政策下,我国商业银行"高息揽存"的现象屡禁不止。本文采用Bankscope 2002—2011年中国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同时考虑空间相关和参数异质性的前提下估算了中国银行业的隐含利率水平。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每单位存款隐含利率的均值在1.21%—1.25%,隐含利息支出占法定利息支出的比重为82.88%—85.62%。如果忽略银行之间的空间相关,隐含利率将被低估为0.53%。在现有激励机制、机构效率之下,法定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隐含利率会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为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实证支持。
沈艳边文龙徐忠沈明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被引量:64
2009年
本文采用由国际金融公司组织2006年调查的12城市1200多家企业的资料,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融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越强的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越强。在控制了地区差异、企业规模、竞争程度,市场份额等因素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企业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重高的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知道CSR的企业比不知道CSR的企业平均高出8%。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沈艳蔡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融资
数字时代中国老年人被诈骗研究——互联网与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被引量:34
2022年
本文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在我国数字化和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被诈骗情况的主要特征以及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并进一步挖掘其影响因素,探讨互联网使用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虽然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群体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但被诈骗者接触后,相对脆弱的老年人群体更容易实际受骗,高达30%的老人在被诈骗接触后会实际遭受损失;第二,本文构造的防骗能力指数显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老年人防骗能力明显更低;第三,互联网的使用同时具有“曝露效应”和“学习效应”;第四,个体认知能力以及当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是否实际被骗及损失大小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异质性的角度看,使用数字技术的正面“学习效应”对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和女性老年人作用更大,超过了负面的“曝露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对女性老年人的助力作用更为明显,但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雷晓燕沈艳杨玲
关键词:老年人受骗互联网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小微信贷与风险——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视角被引量:31
2023年
本文旨在研究数字金融兴起背景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为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用2011—2018年中国9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信贷指标的影响,发现如下。第一,小微贷款占比未显著提升,但转型程度低的银行不良率抬升。第二,认知转型高、组织转型领先的银行更能增加小微贷款而不牺牲不良率。第三,转型主要通过成本效率提升增加小微贷款、改善不良率。第四,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红利。发现表明,需重视转型对监管和市场结构等的挑战,助力银行提高成本效率;同时需重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赵家琪江弘毅胡诗云沈艳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产业政策关联度对公司业绩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研究目标:测算政府工作报告和企业年报的产业政策关联程度,并评估政策关联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2009~201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企业年报文本数据,利用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测算企业年报和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的政策相似度,并使用面板回归模型评估政策效果以及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2012年以后企业经营活动与政策关联度显著上升;第二,政策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往往为民营、中小型、东部地区、轻资产、财务杠杆率低、资金状况良好,并更敢于冒风险的企业;第三,高政策关联度的企业业绩水平高,这一点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第四,就影响机制而言,本文发现政策关联程度高的企业融资约束更低,也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第五,由于在扣除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后,政策关联度和企业业绩水平间仍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对民营企业尤为明显,表明企业业绩好并非仅仅通过获取政策相关优惠而采取策略性创新导致。研究创新:本文创造性地结合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相似度算法测算年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关联程度,为量化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价值:本文的方法为利用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经济学问题提供了借鉴,研究结论对政府优化政策实施手段,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供了建议。
覃飞沈艳
关键词:企业绩效自然语言处理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被引量:1517
2018年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省一级数据与用来度量地区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研究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和推广与企业创业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了内生性等因素后,我们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也均对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作用机制的分析中,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城镇化率较低的省份、注册资本较少的微型企业有更强的鼓励创业的作用,这体现出了数字金融普惠性的特征。
谢绚丽沈艳张皓星郭峰
关键词:数字金融创业普惠金融
网络借贷:普惠?普骗?与监管科技被引量:27
2018年
本文构建一个网络借贷投资利率模型,并从考察平台投资利率决定是否受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松紧的影响角度,刻画网络借贷行业的基本特征。另外,本文分析了问题平台违约之前的运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本文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虽有遵守市场规律的经营者,但网络借贷行业有不少从业者的行为不遵循基本经济规律,市场总体良莠不齐。第二,那些投资利率长期脱离行业基本标准、投资利率波动程度大、口碑较差的平台,有更大的概率成为问题平台。第三,我们提出的数字监管采用脱离正常域的指标,注册地、服务质量、周平均交易量,投资笔数、平均贷款期限等建立预警系统,并发现该预警系统对于未来11个月出现的问题平台的警示准确率可以高达88%。
朱家祥沈艳邹欣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多点发力被引量:10
2022年
《方案》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发挥市场在数据生产要素流通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数据安全保护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前提,本文着重讨论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的治理难点与思路.
黄益平沈艳
关键词:数据安全保护数据流通公共数据市场化配置数据生产交易规则
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和证据
2024年
本文通过综述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明确数字金融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和路径。在介绍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后,本文着重从数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企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角度,和数字金融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间接影响角度,梳理相关机制和证据,并评估数字金融在支持共同富裕中的作用。通过提炼概括数字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本文总结数字金融实践中的主要经验,并探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方向。本文指出,除了深化现有各领域的研究之外,数字金融如何有效利用金融数据、如何发展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如何支持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探究。
沈艳江弘毅胡诗云赵家琪黄卓
关键词:数字金融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