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忠泉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相关作者
- 李怡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7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唐代 唐代官员 官员 明代 常服
- 李怡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08被引量:92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新诗 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 唐代官员常服制度考被引量:1
- 2006年
- 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品色制度和章服制度上,紫、绯、绿、青的常服制度已经确立。常服制度化的实现,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汇的直接反映,是大唐帝国继承传统并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内部调整的产物。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唐代官员
- 唐代官员常服制度考被引量:6
- 2006年
- 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品色制度和章服制度上。为维护该体系正常运转,唐廷不断下达服色令,强调服色尊卑有别,虽然时至唐末仍有僭越现象,但总的来讲,紫、绯、绿、青的常服制度已经确立。其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会的直接反映,是大唐帝国继承传统,并结合自身要求内部调整的产物。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唐代官员常服
- 明代建文朝史修纂的开山之作:《革除录》被引量:1
- 2007年
- 《革除录》是明代第一部建文朝史,乃宋端仪于弘治年间所撰,它汇集建文朝相关史料,通过对材料的搜集和选取予以褒贬,驳斥官方对建文朝的不实说法,揭露明成祖谋篡的本质,反映建文朝史实。
- 潘忠泉李怡
- 兰亭访古被引量:1
- 2004年
- 潘忠泉
- 关键词:民族文化兰亭历史古迹自然景观
- 一段历史真实记载的缺失——明成祖革除建文朝解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明成祖朱棣以谋篡登基,为掩盖其篡位事实,塑造即位合法性,抹去建文朝影响,遂革除建文帝,并销毁建文朝相关资料,编造和歪曲建文朝相关史事,使有关建文朝历史的真实记载严重缺失,致使后世正确认识建文朝产生障碍。
- 潘忠泉
- 关键词:明成祖建文帝革除
- 唐人心态与唐代贵族女子服饰文化被引量:12
- 2003年
- 唐代贵族女装胡汉兼收、大胆时尚,先后出现过窄袖襦裙装、胡服、女着男装、大袖袒胸裙等组合变化,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开放等物质条件有直接关系,更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支持,即多元文化长期渗透形成唐人独特的社会心理,李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态,女权意识的崛起及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基于此才产生了绚丽多彩的贵族女子服饰文化。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唐代服饰文化女权意识多元文化社会心理
- 明代建文朝被革除的由来
- 2006年
- 潘忠泉
- 关键词:明代历史记载明成祖史学家
- 明代边疆史籍刊刻探研被引量:1
- 2013年
- 明代边疆史籍的刊刻上受不断深化的边疆危机的刺激,下承宽松的出版政策之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明代边疆史籍的刊刻分为官刻与私刻两大类。官刻得到朝野的充分重视,特点鲜明。私刻中的坊刻内容丰富,多以丛书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家刻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最终也往往推向市场。明代边疆史籍的刊刻特色鲜明,其经世致用意识强烈、作品种类繁多、体裁体例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明代刊刻官刻
-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特点述略
- 2013年
-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颇具特色:边疆问题长期存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直接编辑动因,宏观层面指导边务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根本编纂目的,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特有组织形式,史事连续资料准确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突出文献价值。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明代官修
- 唐代官员赐服初探被引量:1
- 2006年
- 唐代官员赐服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有特殊功绩,由皇帝亲自颁赐紫绯常服、玉金腰带或鱼(龟)袋,是官员权力地位的象征。促使皇帝赐服的动因,有国家运转的需要,张大国威的要求和笼络权贵的必要,亦有官员自身因素所在。
- 李怡潘忠泉
- 关键词:唐代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