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莲花
-

-

- 所属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邹凤梅

- 作品数:146被引量:2,5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变迁
- 刘刚

- 作品数:112被引量:282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安瓿 抗菌药物 室间质评
- 季萍

- 作品数:213被引量:9,227H指数:5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性
- 吴玲

- 作品数:133被引量:6,180H指数:4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
- 俞云松

- 作品数:589被引量:15,386H指数:7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
- ε-聚赖氨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依据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24 h内不同浓度ε-PL作用后USA300菌株时间-抑菌曲线;SYBR Green I/PI检测ε-PL处理后USA300的生存情况;测定ε-PL处理后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ε-PL对USA300形态的影响。结果ε-PL对USA300的MIC、MBC分别为5.12和10.24 mg/mL。ε-PL处理后细菌死/活比例,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表明菌膜破损;经SEM进一步确证。结论ε-PL对USA300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与ε-PL浓度呈正相关。ε-PL处理后细胞膜结构破坏、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容物大量渗出,其抑菌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菌体结构有关。
- 刘萌魏莲花林赋桂李可可刘东霞杨雅迪廖蓓关晓雯
- 关键词:Ε-聚赖氨酸
- 2014年甘肃省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 目的 调查了解2014年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CLSI 2014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
- 魏莲花杨永清邹凤梅刘刚魏超君吴玲李军春魏勤王欣陈玉芊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细菌耐药性
- 烧伤病区患者创面不动杆菌的分离及产酶耐药表型检测分析
- 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可引起菌血症、脑膜炎、泌尿系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不动杆菌也是烧伤病区住院患者创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不动杆菌目前已成为严重的...
- 魏莲花张俭邓津菊邹凤梅刘刚
- 关键词:不动杆菌烧伤患者耐药表型亚胺培南
- 文献传递
- KIA试验改良安瓿法应用研究
- 目的对细菌鉴定常用的试管法(KLA)进行改良,为实验室鉴定肠杆菌科细菌提供方便、准确的鉴定方法。方法配制试剂,分装至安瓿管中,高压灭菌备用;对标准菌株、质控菌株、临床分离菌株共534株进行试验,与试管法进行对比,根据常规...
- 刘刚魏莲花邹凤梅吴玲
- 文献传递
- 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是导致人类各类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慢性感染治疗的最大障碍。随着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持留菌可能是导致疾病的持续性和复发性感染的真正原因。近年来持留菌的存在引起的耐药问题被高度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临床上更好地控制耐药及感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的特性、生物膜、能量代谢、基因调控等多方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
- 景双艳杜正平闫亚芳林赋桂李可可魏莲花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基因调控能量代谢
- 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验及其耐药性观察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点。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 ;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K B法检测对氨苄青霉素等 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990~ 1997年共分离出各种葡萄球菌 133株 ,其中血浆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 98株 ,血浆凝固酶阴性 (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 ) 35株 ,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67株 ,占 68 3% ;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19株 ,占 54 2 %。 133株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苄青毒素等 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以上抗生素耐药率。结论 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严重 ,防止其散发和流行十分必要。万古霉素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 ,密切注意其对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
- 魏莲花张俭邹凤梅刘刚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毒素
- 高通量测序在病原微生物耐药方面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高通量测序是一种高效、准确、价廉的新型测序技术,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推广,逐渐进入不同的研究领域。目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给患者和社会增加了巨大负担,耐药机制和抗菌药物的研发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高通量测序技术也开始在病原微生物耐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耐药机制研究方面,解决了一些用现有的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病原菌鉴定、耐药机制、药物新靶标、耐药菌流行病学以及用药指导等方面阐述了高通量测序在病原微生物耐药方面的应用及进展,重点讨论了耐药机制和抗菌药物新靶标进展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病原微生物研究领域后延伸出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随着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的进步,此项技术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 余甜谢跃陈晓青李可可魏莲花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病原微生物耐药
- 安瓿法系列O-F糖醇管在非发酵菌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非发酵菌鉴定常用的O-F糖醇试管法进行改良,为实验室鉴定非发酵菌提供方便、准确的方法。方法对标准菌株2株、临床分离菌株387株进行试验,将改良安瓿法O-F糖醇管与传统法、常量试管法进行对比,根据常规方法判断结果。结果改良安瓿法与常量试管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用改良安瓿法O-F糖醇管进行试验,结果准确,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 邹凤梅魏莲花刘刚
- 关键词:非发酵菌
- 2009年中国CHINET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4所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6859株,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irby-Bauer)和判断标准(CLSI2009年版)进行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6859株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中,金葡菌占6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40.0%(分离自血液及无菌体液),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19.8%)、人型葡萄球菌(7.4%)和溶血葡萄球菌(3.6%)等。金葡菌和CNS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52.7%(8.5%~78.3%)和71.7%(45.7%~90.1%)。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和耐药株(VISA和VRSA)。约65%和72%的MRSA对磷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仍呈敏感。MRCNS中分别有约66.0%和89.0%菌株对磷霉素和利福平仍呈敏感。不同医院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各具特点。不同医院的分离菌对同一种药物的耐药率有很大差异。结论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仍然是目前临床上的严重问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很大参考价值。
- 朱德妹胡付品汪复蒋晓飞俞云松杨青孙自镛简翠王传清王爱敏张泓李万华徐英春孙宏莉倪语星孙景勇徐元宏沈继录胡云建艾效曼单斌杜艳魏莲花吴玲苏丹虹卓超贾蓓黄文祥张朝霞季萍
- 关键词:葡萄球菌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药敏试验
- 2009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2
- 2010年
-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2009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3769株非重复肠球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764株(46.8%)、屎肠球菌1605株(42.6%)、鹑鸡肠球菌60株(1.6%)、鸟肠球菌51株(1.4%)。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最敏感(耐药率<4%),发现3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3%和3.5%。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11.3%、15.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0.1%;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但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5.4%。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出现了个别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菌株,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高度重视。
- 杨青俞云松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孙宏莉孙自镛简翠汪复朱德妹胡付品蒋晓飞王传清王爱敏卓超苏丹虹胡云建艾效曼黄文祥贾蓓张朝霞季萍张泓李万华魏莲花吴玲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
- 关键词:肠球菌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