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大勇
-

-

- 所属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南充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胡杰

- 作品数:133被引量:5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滇金丝猴 大熊猫 区系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川金丝猴
- 任宝平

- 作品数:47被引量:2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滇金丝猴 川金丝猴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交配模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李艳红

- 作品数:114被引量:3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冬季水鸟 多样性 高校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区系
- 周岐海

- 作品数:139被引量:5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黑叶猴 活动节律 白头叶猴 活动时间分配 红外相机
- 李明

- 作品数:101被引量:1,09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滇金丝猴 小熊猫 保护遗传学 大熊猫 川金丝猴
-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冬、春两季的栖息地选择
-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我们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数量约为60只左右的川金丝猴群实施了跟踪观察,记录猴群行为类别、并测定主要行为活动(如取食、移动、休息和夜宿等)发生的生境特征(如林型、海拔、坡度、坡向等...
- 郑维超陈万里谌利民黎大勇胡杰胡刚
- 大熊猫双胞胎行为节律特征的研究
- 2020年
- 动物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其遗传物质的影响。为了了解遗传因素对大熊猫行为的影响,2018年2月-6月,采取焦点动物取样法,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选择3种类型(单胎、同卵双胎和异卵双胎)的10只大熊猫幼崽进行研究,每日对单独个体进行2次150 min的观察。结果发现:(1)所有幼体的行为均以休息为主,占58.9%,摄食次之,占21.1%,其他行为占20%(移动、玩物、自我嬉戏、相互嬉戏、母幼嬉戏分别为4.0%、0.6%、6.7%、7.0%和1.7%);(2)与双胞胎幼体相比,单胎类型个体的休息和自我嬉戏的时间均明显要多些,分别为77.4%和7.7%;(3)不同类型的双胞胎相比,同卵双胞胎的休息、玩物、自我嬉戏时间均多于异卵双胞胎,相反,摄食、移动、相互嬉戏和母幼嬉戏时间则明显少于异卵双胞胎。因此,3种类型的大熊猫个体在行为模式上是具有一定程度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或许是受到其遗传因素的影响或作用。
- 郭俊良薛飞刘璇侯蓉吴蔚黎大勇齐敦武张志和
- 关键词:动物行为圈养大熊猫双胞胎
- 塔城滇金丝猴初秋对生境的选择性被引量:17
- 2006年
- 2005年9月到11月初,作者在云南省维西县塔城乡格华箐对一群滇金丝猴的初秋生境选择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到的滇金丝猴活动位置设置5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2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量、死树情况、乔木胸径、地衣等级).对该群滇金丝猴初秋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初秋时节,滇金丝猴喜欢在20°-40°之间的坡度、郁闭度在40%-80%之间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700-3 300 m之间,对阔叶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较喜欢,喜欢乔木的平均胸径>20 cm和远离人群(>500 m)的生境.尽管地衣是其主要食物,但对地衣和乔木数量的要求不高,对离水源的远近和活动地点有无死树无要求.对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8.37%,可以较好的反映初秋滇金丝猴的生境特征.
- 黎大勇彭正松任宝平Cyril C.Grüter周歧海魏辅文
- 关键词:滇金丝猴初秋生境选择
- 南美白对虾苗种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调研国内以及广西对虾苗种产业发展现状,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分析凡纳滨对虾苗种产业发展布局和模式。同时,结合产业链的技术需求、市场前景和产业经济预期,揭示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对虾苗种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对虾产业"十三五"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 黎大勇张彬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苗种
- 岷山山系川金丝猴群的社会结构——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不同地理区域川金丝猴群的社会结构特点,于2014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岷山山系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辅助投食成功的一个川金丝猴群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该猴群共有138只个体,包括16只成年雄性,48只成年雌性,11只亚成年雌性,3只亚成年雄性,36只青少年猴以及24只婴幼猴;猴群中成年个体与未成年个体的比例为0.86∶1。唐家河川金丝猴群具有典型的重层社会结构:即由11个一雄多雌单元(one-male units,OMUs)组成2个繁殖分队(breeding band),并分别与1个密切联系的全雄单元(all-male unit,AMU)共同构成。其中,每个OMU分别由6~15只个体组成,平均为10.64只±2.77只;AMU共21只个体,以青少年个体最多,占61.9%。方差分析表明:2个繁殖分队中的OMU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范元英黎大勇黄小富李艳红谌利民王晓军夏万才胡杰
- 关键词:川金丝猴社会结构岷山山系
- 基于PAE编码的岷山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行为谱被引量:7
- 2016年
- 2015年3月至11月,在位于岷山山系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香坝区域,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生态功能为依据的PEA编码系统,对藏酋猴的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构建PEA行为谱。分辨并记录了藏酋猴的15种姿势,91种动作以及116种行为,描绘了各种行为的相对发生频次与成年雄性、成年雌性、未成年个体、婴幼猴等不同性别/年龄的关系。
- 肖俊郑维超金贵祥黎大勇
- 关键词:藏酋猴行为谱
- 滇金丝猴群中全雄单元理毛行为研究
- <正>2016年7—8月,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采取全事件行为记录法和焦点动物观察法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的全雄单元个体相互理毛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理...
- 王凡黎大勇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鸟类新纪录——白喉矶鸫被引量:3
- 2013年
- 2011年7月18日,笔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1年年会"期间,在毛香坝小环线一带(32°34'50.23″N,104°45'38.92″E,海拔1529m)拍摄到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一只,经鉴定,确定为鸫科Turdidae的白喉矶鸫Monticola gularis,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该鸟为一雄性个体,头顶蓝色,头侧黑色,下体橙栗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于喉块白色。
- 胡杰李艳红黎大勇谌利民
- 关键词:鸟类专家组灵长类雀形目海拔
-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研究
- 2023年
- 2021年7月到2023年2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川金丝猴习惯化群进行了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7月初到2021年8月底习惯化群由155只个体组成:包括20只成年雄性,62只成年雌性,13只亚成年雌性,8只亚成年雄性,35只青少年猴以及17只婴幼猴。一雄多雌家庭单元(OMU)大小平均(12.00±3.85)只(N=11),全雄单元(AMU)大小为23,成年个体与未成年个体比为1.12:1。单因数方差分析表明:在白河、唐家河、秦岭、神农架4个川金丝猴社群中各年龄性别组中,成年雌性数量存在差异(成年雌性组:DF=3,F=3.655,P=0.024)。在研究期间共观察到7次OMU组成的变化,2次OMU迁出习惯化群。研究表明:白河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好,非常适合川金丝猴的栖息和繁衍;参与单元演替个体数量多,演替形式多样,对深入了解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 刘星宇彭振中朱必清曹鹤舰夏万才费汉榄邹书珍黎大勇
- 关键词:川金丝猴社会结构
- 九寨沟地震对川金丝猴分布区的影响初探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量化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对川金丝猴分布区的破坏状况,特选择地震严重的九寨沟县、松潘县和平武县进行比对分析,结合MAXENT模型和地震动破坏参数制作出川金丝猴生境图并得出波及面积。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涉及到多个保护区,其中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扎如沟附近、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勿角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分布于此次地震破坏参数较大的地带;研究区域内基于MAXENT模型的川金丝猴适宜生境总面积为1 383.96km^2。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参数下,8.6%的川金丝猴适宜生境位于地震影响非常强烈的区域中;1.9%的川金丝猴适宜生境位于地震影响非常强烈和强烈的区域。
- 孙菱戴强申剑黄小富李沂韦余吉黎大勇
- 关键词:川金丝猴生境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