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亮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陈东阳

- 作品数:220被引量:8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前交叉韧带 深静脉血栓
- 蒋青

- 作品数:505被引量:1,6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 徐蓉

- 作品数:31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电刺激疗法 昏迷患者 痉挛型脑瘫患儿 颈椎牵引 颈椎
- 李曦光

- 作品数:38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仰卧位 手法牵引 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熊剑秋

- 作品数:70被引量:33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围术期护理 体外循环 妊娠期 STANFORD_A型主动脉夹层
- KT2000测量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变化及测量值分析(附3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测量后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后稳定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汉族人群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KT2000诊断的参考标准。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91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使用KT2000Knee LigamentArthrometer分别测量健患侧膝关节,对符合入选条件者32例,得出其在15、20、30磅应力时胫骨股骨之间的前后移动距离,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并通过关节镜手术中视野观察来确诊以统计其诊断准确率。结果:患侧与健侧在15、20磅时胫骨前移,20磅时胫骨后移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磅时胫骨前后移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0磅应力胫骨后移时,95%患者健患侧差异值>1.40mm。结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后稳定性降低,且KT2000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手段用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出诊断参考值为30磅应力时胫骨后移差异(>1.40)mm。
- 刘亮蒋青陈东阳徐志宏邱旭升翁文杰
- 关键词:膝损伤膝关节后交叉韧带KNEELIGAMENT
- 颈椎牵引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老年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牵引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老年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老年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肌力训练,比较两组3个疗程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神经功能评分(JOA)及临床疗效。[结果]3个疗程后两组NDI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3%(1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5%(12/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牵引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老年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手段,能明显改善颈椎功能、神经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亮李曦光徐蓉
- 关键词:牵引术颈椎肌张力
- 康复护理技术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术后的应用
- 王惠冰蒋青陈东阳刘亮陈丽萍周敏
- 根据韧带重建术后生长的过程,即缺血坏死期,血管重建期,细胞增殖期,成熟塑型期各期的特点,以及患者术后当天至术后21天患肢肿胀情况、肌力、关节活动度、负重行走能力等功能康复的要求,将康复分为三阶段。在缺血坏死期,要求患肢伸...
- 关键词:
- 关键词:康复护理同种异体移植
- 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分析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腰部酸痛、胀痛及压痛等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 刘亮
- 关键词:腰肌劳损VAS评分
- 专业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护理被引量:3
- 2010年
- 熊剑秋刘亮陈东阳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专业运动员康复护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膝关节内
- 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被引量:1
- 2012年
- 高度膝关节屈曲畸形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或因外伤致创伤性关节炎后期,屈曲畸形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型:10°以内为轻度,10—30°为中度,31~600为重度,〉60°为极重度畸形。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患者由于病程长,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萎缩,粘连明显,因此康复训练难度大,时间长,
- 翁晓蓓刘亮熊剑秋
- 关键词:膝关节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康复训练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 注射疗法配合康复手段治疗反复发作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注射疗法配合康复手段治疗反复发作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反复发作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1例(33膝),采用关节周围痛点阻滞加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同时配合理学疗法及运动疗法。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临床治愈20膝,显效7膝,有效4膝,无效2膝,总有效率为93.9%。结论:注射疗法配合康复手段治疗反复发作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易于操作,远期效果满意。
- 项小平徐蓉刘亮李曦光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四头肌运动疗法
- 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介绍采用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其近期(6个月)疗效。方法:对110例行同种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6个月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内容包括:肌力、肌耐力、本体感受功能训练、活动度、理疗、心理治疗等方面。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稳定性,肌力,患者满意度(ADL)能力总结这种训练方法的效果。结果:膝关节功能调查:92.86%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肌肉肌力达至Ⅴ级(MMT分级)。恢复正常ADL为6周~12周(平均9.4周),恢复运动为6周~6月(平均12.6周)。全部110例患者患膝主动弯曲度(AROM)较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所有患者参加运动时均达至无痛,VAS评分小于3分(平均2.1分)。全部110例患者均能恢复正常ADL。患者主观满意程度高。结论:对于行膝关节镜下同种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患者,采用该康复训练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 刘亮蒋青陈东阳
-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康复
- KT2000定量分析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变化
- 目的评估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对膝关节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一种新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收治的42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使用 KT2000 Knee Li...
- 刘亮蒋青陈东阳
- 关键词:膝损伤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 文献传递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其效果。方法对14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1年系统的康复训练,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膝关节评分(51.25±6.10)分,康复内容包括:肌力、肌耐力、本体感受功能、活动度、理疗、心理治疗。通过功能评分、稳定性、肌力、满意度等几方面,评价其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膝关节肿胀已消除,术后平均1年患膝股四头肌、胭绳肌、腓肠肌肌力均达到Ⅳ级[徒手肌力评定(MMT)分级]以上,88.33%患者均能恢复正常步态和上下楼梯。患者主观满意程度高,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87.13±7.4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该康复方法切实有效。
- 刘亮蒋青陈东阳
- 关键词:康复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