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彪
作品数: 28被引量:55H指数:3
  • 所属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扬州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陈晓明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笔谈 高校 开放性 民族精神
炎冰
作品数:63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科学哲学思想 文本价值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后现代科学
祁传统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性 科学主义 量化考评 视阈
吴锋
作品数:49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孝观念 孝道 权变 孝行 传统孝道
刘诚
作品数:54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社会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利益观
当代生命科技伦理研究的新向度被引量:3
2006年
当代生命科学技术活动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而且还可以视为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试验,这一试验时间虽短,但出现了一些新的伦理向度,即从境界伦理到境遇伦理、从个体伦理到集体伦理、从区域伦理到全球伦理等。
卢彪
关键词:生命伦理全球伦理
冲突:科学家道德义务的困惑
1998年
科学家是以科学研究为社会职业的角色,必须履行科学家的道德义务。献身真理、造福人类是科学家道德义务的核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家的道德义务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如何?道德义务的判断和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界定选择”在义务冲突中的作用?
卢彪
关键词:科学家
技术时代背景下技术选择的风险被引量:1
2012年
在技术化生存的时代,技术不是简单的手段,技术选择本质上就是选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构建着人类存在之境域。然而,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锁定"的阻抗必然带来技术选择的风险。技术选择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也不完全是自主性的,还是技术逻辑空间与社会需求空间交集的产物。
卢彪
关键词:技术化生存
弘扬科学精神 抵制功利主义科学观被引量:2
1998年
姚萍卢彪
关键词: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文明建设爱因斯坦
和谐社会伦理价值的理性回应被引量:1
2006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背后都有一定体系的伦理价值观作支撑。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三大关系的协调,而协调这三大关系需要以三大核心伦理价值原则作支撑,即功利原则、善行原则和公正原则。
卢彪
关键词:和谐社会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被引量:22
2012年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陈章龙卢彪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技术时代的责任风险与防范
2013年
随着技术的进步,强化的社会分工以及人们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已使技术时代的责任风险成为一个现实无法回避的话题。在高技术时代,由于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活动都成为高技术活动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责任"在不断传递,这将导致技术时代的责任风险。然而,技术时代的责任更多的是前置性责任,而"责任可达性"是防范技术时代责任风险的有效机制。
卢彪姚萍
关键词:技术化生存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互补的实践——兼谈科学主义视阈中的量化考评被引量:1
2009年
量化考评已成为今天管理的一种时尚。然而,不管你从科学实证的角度提出多少理由,在量化指标中都会具有某种你说不出来的东西。厘清量化考评的方法从何而来,量化考评的理论依据以及量化考评可能存在的风险,目的是让量化考评机制重新纳入我们的监管之下,从而保持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张力。
卢彪祁传统
关键词:艺术性量化考评科学主义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的一条主线被引量:1
2005年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教学的一条主线。科学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错综复杂的结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创新精神教育为中心,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教育为基本点,就能使这门课成为真正的“概论”和“引路人”。
卢彪
关键词:求实精神
学科史:高等教育教学的中轴线
2009年
如今高等学校出现的学科“圈地运动”,导致了在教学中“为知识而知识”,缺乏道德感;“唯逻辑而逻辑”,缺乏历史感;“传道授业解惑”,缺乏创造感等现象。事实上,如果教学脱离了时间的广度和对知识的多重感受,那就有历史的局限性,仅仅把视野局限在那些延续下来的“知识碎片”上,而不知它们之所以得以延存的原因;如果教学脱离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的透析,那么,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食古不化的,仅仅追索琐碎的知识,也就谈不出有什么意义了。
卢彪
关键词:教育教学学科史中轴线历史感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