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亮
所属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所在地区: 河北省 张家口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王立坤 作品数:117 被引量:740 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DNA结合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癌 预后 薛军 作品数:141 被引量:808 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RUNX3 DNA结合 新辅助化疗 屈明 作品数:80 被引量:407 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DNA结合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组织 预后 RUNX3 杨东东 作品数:54 被引量:342 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DNA结合 ID-1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郭飞 作品数:40 被引量:308 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胃癌 营养风险筛查 围术期 营养指标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结直肠腺癌中,分析Id-1和MMP-9与结直肠腺癌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1和MMP-9在5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5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36/50)和78.00%(39/50),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12/50)和22.00%(1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d-1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2,P=0.002)。Id-1和MMP-9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具有相关性(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生存分析显示Id-1和MMP-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Id-1和MMP-9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腺癌的浸润、转移具有高度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武雪亮 王立坤 薛军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杨瑞敏 马鹏程 刘博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BLOT 个性化护理在外科门诊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外科门诊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手术室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疼痛护理组和个性化疼痛护理组,每组150例。常规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个性化疼痛护理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术前疼痛宣教、心理护理、和疼痛自我护理等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疼痛情况、返院情况及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个性化疼痛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返院率明显高于个性化护理组返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低于个性化疼痛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使门诊术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及认识上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让患者对术后可能发生的疼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缓解了术后疼痛,避免了再次就医而浪费医疗资源及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保障了医疗安全。 马治军 王琪娜 崔玲 王立坤 武雪亮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外科门诊 术后疼痛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评价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行开胸手术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行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和S-100β蛋白水平,并于术后24 h评价术后认知功能,VAS疼痛评分,记录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术后芬太尼和曲马多用药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 h、12 h、24 h血浆Cor浓度、S-100β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缸浆Cor浓度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27.6±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4±5.3)分,观察组术后6 h、12 h 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芬太尼和曲马多用量均显著减少,芬太尼加用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开胸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抑制应激反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王丽 林涵森 高艳 姚杰 邢珍 李福龙 武雪亮关键词:地佐辛 超前镇痛 开胸手术 术后认知功能 应激反应 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针对性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发生的营养性静脉炎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依据临床特点制定个性化诊疗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治愈41例,有效9例;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37例,两组比较P<0.01。结论:针对性制定预防及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营养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效促进其康复。 陈书艾 张华云 孟令振 梁红霞 许建多 牛文博 武雪亮关键词:静脉营养液 静脉炎 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两组,观察组分别加入0.001、0.01、0.1、1、10μmol/L MLN8237,对照组不加MLN8237。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Aurora A(p-Aurora A)激酶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的表达,AnnexinⅤ-FITC与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0.01、0.1、1、10μmol/L MLN8237作用24、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G0/G1期、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p-Aurora A激酶、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均<0.05)。结论 MLN8237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张月 孙光源 姜伟华 孙健 范敬静 信国峰 宋文丽 武雪亮 张志生关键词:乳腺癌 AURORA激酶抑制剂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在胰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教育路径在胰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研究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表的形式行护理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健康宣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下床、排便时间、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满意度、健康宣教掌握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5d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指标等方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患者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首次排气、下床时间及排便时间提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5d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于术后3、4、5d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实验组在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教育路径体现了人性化、个体化护理的理念,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术后营养状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了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治疗的护理质量。 刘力婕 武永洁 薛志芳 武雪亮 王立坤 苗文隆 周超熙关键词:胰腺癌 围术期 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多发血栓栓塞1例 2022年 患者,女性,53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 d”于2020年7月6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患者有“心房颤动”病史2年余,未予规范治疗,其余无特殊。入院查体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部稍膨隆,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1次/min;直肠指诊无异常。患者查立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腹部CT示符合肠梗阻表现,肠道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血清D-二聚体检测值为460μg/L。患者的初步诊断为:①肠梗阻;②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张建锋 武雪亮 马洪庆 胡旭华 于滨 王贵英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 第一心音 直肠指诊 腹平片 系统性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及AngioJet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溶栓(S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AngioJet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腺体外科82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式分为ST组(n=50)、CDT组(n=16)和PMT组(n=16),比较3组溶栓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溶栓前比较,ST、CDT和PMT组患者溶栓第1、2、3天双下肢周径差均显著降低(P均<0.001)。PMT组溶栓第1、2、3天双下肢周径差显著低于ST组(P均<0.001),溶栓第1天髌骨下缘周径差显著低于CDT组(P<0.001)。PMT组髌骨上下缘处患肢消肿率显著高于ST组(P均<0.001),髌骨上缘消肿率高于CDT组(P=0.026)。3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MT组中位住院时间明显少于ST及CDT组(P=0.002,P=0.001)。PMT组溶栓后血栓清除率高于ST组(P=0.002),与CD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溶栓后第3、6、12个月PMT(P均<0.001)和CDT组(P<0.001,P=0.002,P=0.009)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ST组,PMT和CD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P=0.210,P=0.341)。结论ST、CDT和PMT溶栓方式在治疗LEDVT方面疗效显著,PMT在双下肢周径差、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住院时间及远期血管再通方面均优于ST和CDT,且3种溶栓方式的总体安全性相似。 李金旺 薛军 郭飞 韩磊 班汝波 武雪亮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观全面评估营养筛查对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主观全面评估(PG-SGA)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在结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行择期手术的11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主观全面评定法(PG-SGA)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根据PG-SGA评分,存在营养风险41例(PG-SGA≥4分)和无营养风险(PG-SGA<4分)69例;共31例(28.18%)出现术后并发症,PG-SGA评分<4分组术后并发症为15例(21.73%),明显低于PG-SGA评分≥4组的并发症16例(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GA评分≥4组中营养支持者与未营养支持者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29.17%vs.52.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分化程度和PG-SGA评分是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PG-SGA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可有效预测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指导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刘力婕 武雪亮 王玉佳 郭飞 屈明 薛军关键词:结肠肿瘤 术后并发症 脾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例 2010年 患者女,56岁。主因呕血6d、黑便3d入院。既往脾大40余年,否认肝炎病史,孕6产5流1,无外伤史等。查体:腹部平坦,可见腹壁静脉显露,无曲张。肝肋下3cm可触及.脾肋下15cm可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超声表现:肝内回声增粗欠均匀,门脉主干直径约1.5cm。脾厚约8.5cm,长径约22.0cm, 王立坤 张彤迪 田晖 武雪亮关键词:超声表现 脾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 移动性浊音 无外伤史 腹壁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