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玲珑
-

-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相关作者
- 杨嗣星

- 作品数:296被引量:1,457H指数:1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肾结石 输尿管镜 输尿管软镜 细胞外基质 输尿管
- 张茨

- 作品数:119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小鼠 精原干细胞 后腹腔镜 隐睾 疗效观察
- 刘修恒

- 作品数:510被引量:1,5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输尿管镜 缺血后处理
- 钱辉军

- 作品数:140被引量:6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输尿管镜 后腹腔镜 手术治疗 膀胱肿瘤 肾结石
- 张孝斌

- 作品数:400被引量:1,50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精索静脉曲张 免疫组织化学 肾上腺髓质增生 膀胱肿瘤 输尿管镜
- 尿流改道新术式——体外可控性肠代膀胱术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距回盲部 2 0cm处 ,取 48cm回肠 ,中段 3 0cm折叠成N形并缝制成贮尿囊 ;远端 10cm经腹壁造瘘口处穿出体外 ,将此处皮瓣包绕外露肠管缝制成皮管 ,构建输出道。将尿控器置于皮管外控制排尿。结果 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随访 3~ 18个月。术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术后 3个月时平均贮尿囊最大容量为 (2 90± 80 )ml,最大充盈压为 (3 4.7± 7.8)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最大尿流率为(2 1.2± 3 .9)ml/s ,无残余尿。X线影像学检查 ,肾输尿管显影良好 ,无梗阻。尿控器能控制尿液流出。结论 本术式可达到体外控制排尿的效果 ,既不戴集尿袋 ,又不必导尿 ,并发症少 。
- 刘修恒张孝斌程帆王玲珑吕胜启钱辉军
- 关键词:尿流改道手术方式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基因GFRα1在小鼠精子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受体基因GFRα1在小鼠精子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间隔 2 4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精子再生动物模型。根据第二次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 1、2、3、4、6、8、10周共 7组 (8只 /组 ) ,8只正常小鼠作对照组 ,分别于相应时点取材 ,进行光镜和电镜的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不同时间GFRα1mRNA的表达变化 ;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GFRα1mRNA表达定位。 结果 :2次给药后第 1~ 2周 ,GFRα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 ,在第 2周达到高峰 ;在给药后第 3~ 4周明显下降 ,比正常表达水平明显减弱 ,并在第 4周达到低谷 ;随后几周内表达又逐渐增强 ,于第 10周恢复到正常水平。原位杂交显示 ,GFRα1主要表达于未分化的精原细胞。 结论 :在小鼠精子再生过程中 ,GFRα1的表达参与调节精原干细胞的去向调节 ,高表达时促进其进行自我更新 ,低表达时降低对GDNF的反应性 ,促进其分化 。
- 张茨胡传义王玲珑
-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基因表达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42例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4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转移可疑及非精原细胞瘤病人加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结果 3 9例获随访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9.4年。I期和II~III期患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1.7%( 2 2 / 2 4)和 60 .0 %( 9/ 15 ) ;总生存率为 79.5 %( 3 1/ 3 9)。结论 早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以适当化疗或放疗 ,预后良好 ;隐睾是睾丸肿瘤的高危因子 ,且成年后行睾丸固定术 ,对日后癌变保护作用有限 ;患侧睾丸肿瘤切除后 。
- 王劭亮徐友明王玲珑杨嗣星
- 关键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 p16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 2001年
- 胡云飞王玲珑杨嗣星张孝斌詹炳炎
- 关键词:膀胱癌癌细胞BIU-87P16基因基因转染
- 肌源性干细胞注射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尿道周围注射肌源性干细胞是否可以提高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漏尿点压力。方法运用Preplate技术从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的腓肠肌内培养获取肌源性干细胞(MD- SC),切断大鼠双侧的坐骨神经建立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模型,将MDSC注射到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尿道周围,4周后检测尿失禁大鼠的漏尿点压力,并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比较。结果切断双侧的坐骨神经可导致大鼠漏尿点压力进行性下降,大鼠尿道周围注射MDSC后4周可显著提高其漏尿点压力(P<0.05)。结论MDSC注射治疗大鼠压力性尿失禁简便、有效,作用持久,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该实验为今后临床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
- 李爱斌王玲珑吕胜启叶发根
- 关键词:肌肉干细胞压力性尿失禁
- 自体原位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环孢素A对移植肾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动物实验模型并寻找一种新的移植肾保护方法。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单纯灌注液组)、C组[环孢素A(CsA)+灌注液组,CsA浓度为0.01‰,W/V]、D组(CsA+灌注液组,CsA浓度为0.03‰,W/V)。用套管针穿刺左肾动、静脉,灌注肾脏。原位低温保存2h后,切除右肾并开放左肾血流使左肾复灌。于术后6、24h分别取血标本,24h后取左肾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TUNEL法检测分析左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左肾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D组6、24hBUN为(8.60±0.25)mmol/L、(7.99±0.14)mmol/L;Cr为(79.90±1.37)μmol/L、(78.98±1.66)μmol/L,细胞凋亡指数为0.075±0.03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HSP70表达为(0.211±0.025)μm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本模型能客观反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0.03‰CsA复合肾灌注液能明显降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周江桥雷伟王玲珑刘修恒金化民
- 关键词:移植肾环孢素A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指数套管针穿刺取血标本
- 经直肠热旋磁按摩治疗顽固性血精症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热旋磁按摩治疗顽固性血精症的有效性。方法:68例反复出血6个月以上的血精症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结合经直肠热旋磁按摩治疗。每次45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和精囊的B超改变和观察精液红细胞变化,并追踪观察。结果:经1~4个疗程的治疗显示:64例因前列腺炎、精囊炎引起的血精症显效52例(81.25%),有效12例(18.75%);随访1~10年。6例因饮酒、劳累、无节制的性生活而问断复发,再次采用热旋磁治疗,血精得到控制。4例精阜息肉经电灼术后血精停止。结论:采用常规方法配合经直肠热旋磁按摩,对提高顽固性血精症的疗效具有显著的效果。
- 金化民詹炳炎王玲珑
- 关键词:血精症按摩
- BALB/c小鼠精原干细胞长期培养和移植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建立小鼠精原干细胞(SSC)长期培养体系,探讨SSC体外增殖分化的关键因子。方法收集出生4~6d BALB/c绿色荧光小鼠睾丸,采用改良两步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3次差速贴壁去除体细胞获得富集的精原细胞,采用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基础培养液重悬,种植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培养。基础培养液为StemPro-34SFM干细胞培养基并补充15种添加成分;生长因子为1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20ng/m[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200ng/ml GDNF家族受体α1。取4~5周龄BALB/c雄性小鼠15只,腹腔注射40mg/kg的白消安建立受体模型,采用三维显微注射系统将培养的SSC移植到受体左侧睾丸精曲小管内,右侧睾丸作为自身对照;分别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和HE染色检测细胞移植后睾丸生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消化富集法消化后细胞活性〉98%,SSC富集约18.5倍。饲养层培养1~2d后细胞成对称或线形排列,细胞间可见明显的胞质桥连接。3~4d后精原细胞增殖形成典型的克隆,为边缘不清楚的团块;小鼠SSC能在该培养体系中稳定培养、传代3个月。移植后2个月,体视荧光显微镜下受体睾丸内可见明显绿色阳性克隆,HE染色证实移植的SSC在受体睾丸内克隆增殖并分化产生成熟的精子。结论成功建立了BALB/c小鼠SSC培养体系,为研究SSC增殖分化调控机制及SSC移植治疗男性不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申复进张茨杨嗣星熊云鹤廖文彪杜贤进王玲珑
- 关键词:精原细胞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小鼠
- 淫羊藿苷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压力和周围血压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淫羊藿苷对阴茎勃起功能的效果。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30 0~ 35 0 g。游离右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阴茎海绵体 ,分别插管和 2 6G针头连接后与电生理仪连接。游离左侧海绵体神经 (CN ) ,采用电生理仪刺激器双极电极刺激 ,检测神经刺激下阴茎海绵体压力(ICP)和平均周围动脉压 (MBp)变化作为基础数值。通过左侧阴茎海绵体 2 6G针头插管注射 10 0 μl不同浓度淫羊藿苷、西地那非和罂粟碱作为对照组 ,10min后刺激CN并记录ICP和MBp变化。根据ICP与MBp的比值计算各种药物的EC50 。为了解淫羊藿苷的药物作用机制是否与NO cGMP有关 ,观察可溶性环鸟苷酸 (sGC)抑制剂H [1,2 ,4 ]二唑 [4 ,3 A]喹喔啉 (ODQ)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 (LNNA)对淫羊藿苷 (10 -4mol/L)诱发ICP/MBp变化的影响。结果 淫羊藿苷、西地那非和罂粟碱均显著提高ICP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淫羊藿苷、西地那非对MBp影响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罂粟碱显著降低MBp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淫羊藿苷、西地那非和罂粟碱对ICP/MBp变化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分别为 2 2 3μmol/L ,0 2 4 μmol/L ,9 73μmol/L。LNNA、ODQ显著抑制淫羊藿苷诱发增加ICP变化 (P <0 0 1)。
- 田龙辛钟成袁亦铭付杰刘武江王玲珑
- 关键词:淫羊藿苷血压阴茎勃起功能药理作用
- 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与MRI诊断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3例前列腺肉瘤,年龄23-45岁,中位数年龄25岁,3例均做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和T2WI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腺泡性横纹肌肉瘤2例,间质来源无法分类肉瘤1例。从始发症状到确诊约5-18月,临床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2例),尿频(1例),下腹胀痛(2例),血尿(1例)。3例术前行血清酸性磷酸酶(PAP),碱性磷酸酶(AK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正常。2例2期均行手术及放化疗,1例3期未行手术,仅做化疗。术后随访2例生存8-15月,1例失访。MRI显示前列腺显著增大,呈榨菜分叶状占据盆腔的大部分,最大病灶为8.5 cm×8.3 cm×10.4 cm。T1WI信号不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正常前列腺结构消失,中央带和外周带分界不清。1例精囊腺侵犯。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部分出现局灶性坏死区。结论:前列腺不规则显著增大及异常强化,中央带与外周带分界不清。病人年龄较轻,临床以排尿困难、下腹坠胀、尿频、血尿为主,血清PSA在正常范围,提示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死亡率高。
- 宋华军王玲珑李茂进阳朝晖黄雄军邱丽
- 关键词:前列腺肉瘤磁共振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