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立人
作品数: 87被引量:910H指数:19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布和朝鲁
作品数:47被引量:69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ROSSBY波 夏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雨雪 海温异常
张道民
作品数:17被引量:1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动力延伸 动力延伸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 谱模式
李志锦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夏季 持续性 异常环流 遥相关型
王盘兴
作品数:215被引量:1,576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环流指数 海表温度 夏季 降水 大气环流
施宁
作品数:24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ROSSBY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雨雪 中高纬 盛夏
JFNK方法概述及其在大气全隐式非静力模式中的应用方案被引量:5
2006年
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新发展的非线性方程全隐式数值求解的JFNK方法,及其在地球流体力学方面应用计算实例。可看到,无论在计算精度还是计算效率方面,全隐式数值求解远远超过常规的半隐式计算格式。其次,还讨论了JFNK方法在气象非静力模式中应用方案,并提出了用静力假定和半隐式差分格式来构造预条件处理器,变三维求解为二维求解,简化了方程组求解难度。该方案不仅可用于差分模式,也为用譜方法求解非静力模式提供可能。
陈嘉滨纪立人陈长胜薛纪善
关键词:非静力模式
改善月动力延伸预报水平的一种新途径被引量:14
2003年
从数值模式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预报误差源——纬向平均环流入手,提出了一种改进月动力延伸预报的新途径.首先,应用重构相空间理论和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方法,在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纬圈平均环流(纬向平均高度场)月尺度逐候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模型;然后将非线性动力预报和数值模式动力预报结合起来,即将非线性预报结果转化为模式需要的预报量,再在模式积分过程中实施过程订正.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减少了模式的系统性预报误差,而且通过波流非线性相互作用,使部分波分量的预报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
陈伯民纪立人杨培才张道民王革丽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报
改进月动力延伸预报的一种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用重构相空间和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方法减小纬圈平均环流这一数值预报模式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预报误差的途径,预报结果显示,由逐侯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模型给出的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的确比模式预报结果包含了更多的有用信息.将...
陈伯民纪立人杨培才张道民
文献传递
微机航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纪立人张铭沙文钰张立凤钟中
该成果包括微机航空中期数值预报系统和有关科研论文。前者建立在当前主流微机平台上,其软件包括:含四维同化的前处理软件包、T63L9全球谱模式以及与其嵌套的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后处理软件包和系统维护帮助软件包。主要功能是业务...
关键词: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计算机应用大气环流
我国灾害气候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黄荣辉纪立人陈烈庭宋正山吴国雄周家斌张道民袁重光翁学传
包含相关的三方面:灾害性气候形成过程和成因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旱涝与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季风变异、大气中的低频振荡和冷热源分布,以及青藏高原积雪、极冰、海洋热力效应和陆面物理过程和联系。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各个因子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天气预报方法灾害性天气预报
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的Rossby波传播特征被引量:18
2008年
利用西风波导结构以及波作用通量,探讨了夏季欧亚一类中高纬持续异常环流所对应的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特征。中高纬度对流层上层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弱波导,Rossby波能量频散过程基本上与该弱波导结构一致。Rossby波传播特征在不同时期以及两种环流型(E型和C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在梅雨前期,与E型环流对应,Rossby波从南欧气旋式异常环流中心传播到乌拉尔山正高度异常中心,并且波作用通量在乌拉尔山西侧辐合,形成该地区正高度异常环流。乌拉尔山持续异常中心东侧重新激发出Rossby波,并传播至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维持对应的异常环流。与C型异常环流对应,Rossby波活动非常活跃。该型三个活动中心呈现高纬-中纬-高纬的分布特征,这与波导结构密切相关。(2)在梅雨期,Rossby波的传播对两类持续异常环流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传播路径基本上在处于极区和偏向中纬度一侧的两个"波障碍区"之间的带状西风波导区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东传播,最终形成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的持续异常环流。在C型维持过程中则还存在另一种强迫因子。在C型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中纬度传播,并在亚洲急流中向东传播至东亚地区。(3)在后汛期,在欧亚大陆上纬向"波障碍区"的增加使得Rossby波活动减弱。E型异常环流型的鄂霍次克海活动中心向东扩展到北太平洋,但来自上游的Rossby波传播只作用于该活动中心的西北侧部分。C型中Rossby波的传播在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地区变弱。在夏季各个时期,E和C型持续异常环流对应着不同位相的EAP(或PJ)型,但并没有Rossby波从中纬度向北传播至鄂霍次克海地区的现象。
潘婕布和朝鲁纪立人施宁王盘兴张庆云彭京备
关键词:ROSSBY波波导
与非线性区域预测方法结合的月延伸预报试验I:纬向平均环流的预报被引量:23
2004年
为克服数值模式普遍存在的纬向平均环流预报误差 ,文中在 3 6aNCEP/NCAR再分析高度场资料的基础上 ,应用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理论的局域近似法构建了 2 0 0 ,3 0 0 ,50 0和 70 0hPa 4个等压面上的月尺度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模型。对 1996年 12个月所做的预报试验表明 ,无论是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还是低纬度地区 ,非线性模型的候纬向平均高度预报结果均优于持续性预报、气候预报和T 42L9模式动力预报。用非线性结果对T42L9模式月平均高度场预报结果进行订正 ,则使该谱模式系统性预报误差显著减少 ,也大大减少了其预报高度场的均方根误差 ,相应地 ,高度场距平相关评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陈伯民纪立人杨培才张道民
关键词:气候预报
与非线性区域预测方法结合的月延伸预报试验II:对波动分量预报的改进被引量:4
2004年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设计了将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非线性动力学区域预报和T42L9谱模式动力延伸预报结合的方案 ,即将非线性预报结果转化为模式的静力扣除谱系数 ,然后在模式积分过程中的每一步取代其相应部分 ,实施过程订正。多个例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途径在减少了模式纬向环流的预报误差的同时 ,还通过非线性波流相互作用 ,改善了部分波动分量的预报。
陈伯民纪立人杨培才张道民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
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被引量:30
1999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海 气耦合 (IAPCGCM 1 )模式 40a的积分结果以及 1 0a的观测结果 ,探讨了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水温 (SST)异常之间的密切关系 .强东亚冬季风年的热带SSTA场在中西太平洋为正距平 ,东太平洋为负距平 ,在弱东亚冬季风年的情况基本相反 ,西太平洋为负距平 ,中东太平洋则为正距平 .强东亚冬季风活动在中西太平洋正SSTA区以西以东产生西风距平和东风距平 ,从而加强这一地区的辐合对流活动 ,这有利于这一地区SSTA型的维持与发展 ;另一方面 ,与强东亚冬季风活动匹配的热带太平洋SSTA型有利于东亚冬季风活动的加强 .与强东亚冬季风活动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SSTA和LaNi a事件的SST异常有显著的区别 .
布和朝鲁纪立人
关键词:冬季风热带海温异常
数字滤波方法在月尺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II. 保留不同低频过程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1997年
用数字滤波方法对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处理,得到初始场用于T42L9全球谱模式的月预报,以去除误差增长较快的高频扰动对低频过程的影响,并且利用多时刻的观测资料提取低频过程的信息。对冬季和夏季两个不同个例进行了实验,并比较了取不同长度的观测序列,截取不同周期的过程作为初值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经过滤波后对低频分量和平均场的预报都有较显著的改进。而且对于较长时效的预报,应保留更低频的过程(比如10d以上周期)。最显著的改进是在第2旬。冬季个例经过滤波的初始场在第2旬对北太平洋阻塞形势的预报能力有较明显提高。
杨燕纪立人
关键词:数字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