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琪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愈晓

- 作品数:45被引量:1,92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性别 性别角色观念 青少年 年龄 教育分层
- 戚晶晶

- 作品数:7被引量:1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信息中心
- 研究主题:性别角色 工作-家庭冲突 家庭冲突 调查数据 工作满意度
- 邱泽奇

- 作品数:105被引量:2,68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社会学 社会 电商 数字社会 数字化
- 胡洁

- 作品数:15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变迁 市场化 中国民众 社会认同 个体记忆
- 郭志刚

- 作品数:85被引量:1,805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总和生育率 生育水平 家庭户 生育政策 生育率
- 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传播与受众群体的构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众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后,来自海内外各地的观众日益增加,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上升为国家记忆之后,近年来接待人数近800万人次,居全国纪念馆类场馆首位。作为面向公众的文博场馆,其基本功能是践行纪念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宗旨,更好地向广大公众传播国家记忆。为了解受众的基本构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纪念馆的参观环境、展览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纪念馆于2016年择时进行了观众参观感受的情况调查,以此为纪念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职能提供科学和专业的分析资料。
- 张建军陈俊峰吴愈晓王敏许琪朱安新
- 关键词:受众群体
- 论中国式大家庭的现代化转型与伦理重构
- 2025年
- 家庭变迁研究的传统转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分层结构等宏观公共领域,而且体现在婚姻家庭、亲密关系等私人生活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初,一大批学者依据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和自主开展的城乡家庭调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在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指出家庭的小型化与核心化、传统大家庭的衰弱与现代核心家庭的崛起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
- 许琪
- 关键词:社会分层结构政治经济制度私人生活核心家庭家庭变迁
- 双重分割视角下城市流动人口的主客观社会地位获得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本文使用2015年CGSS数据研究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分层。基于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理论,将城市劳动力分为本地市民、外地市民、本地农民和外地农民四类。研究发现,这四类人群在多个主客观社会地位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人群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禀赋特征上的差异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排除资源禀赋特征的影响后,外地市民相比本地市民在职业和收入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在主观社会地位自评方面并无优势;外地农民相比本地农民在客观社会地位上无明显差异,但在主观自评社会地位上却显著更低。研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当更加关注流动人口(特别是外地农民)的主观社会地位,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获得感。
- 许琪陈烨
- 关键词:农民工城乡分割户籍制度
- 本人还是配偶? 谁决定中国已婚女性的阶层认同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在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已婚居民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已婚男性的阶层认同主要受其自身社会地位的影响,而已婚女性的阶层认同则主要受其丈夫地位的影响。分城乡、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对自身阶层地位的传统认知并不会因为她们居住在城市、年纪较轻、受过高等教育而有明显变化,甚至当她们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于丈夫时,女性在心理上对丈夫的依附地位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研究认为,当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依然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这是导致她们无法形成独立阶层认同的主要原因。
- 许琪熊略宏
- 关键词:阶层认同社会地位性别差异性别观念
- 因果推断五十年:成就、挑战与应对
- 2024年
- 鲁宾因果模型问世五十年以来,学术界对因果关系的理论认识和分析方法有了长足发展,应用因果推断方法开展的实证研究也不断增多。但鲁宾因果模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局限。这既包括将该模型应用于观察研究时无法保证随机分配假定的局限,也包括为了满足近似随机分配的合理性,而无视研究问题的实质重要性的局限。除此之外,鲁宾因果模型在分析结果的原因和识别因果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既要改进定量研究设计,也要有意识地借鉴和吸纳定性分析工具,只有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因果关系进行全面和透彻的分析,进而有助于对因果问题的全面认识,促进定量与定性两个研究范式的融通和促进。
- 许琪
- 关键词:因果推断因果效应
- 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与工作满意度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2
- 2016年
- 本文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了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发现来自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角色压力是引发工作—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而且无论是因工作影响家庭,还是因为家庭耽误工作,员工都会对工作表达不满。与男性员工相比,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会使女性员工陷入更为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而且女性员工也更可能因为工作影响家庭而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这些发现不仅为工作—家庭冲突及其相关后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还为各级管理人员激励员工士气和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很多实践上的启示。
- 许琪戚晶晶
- 关键词:家庭冲突工作满意度性别角色
- 独生属性与婚姻匹配研究——对“随机婚配”假定的检验被引量:13
- 2014年
-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独生子女的婚姻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独生子女结婚,且非独生子女也更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结婚。这表明,一方面独生子女身份本身可能构成了一种择偶标准,另一方面人们择偶时对城乡户籍、出生地、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多重选择也同样会导致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独生子女结婚。然而,以往对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预测模拟多是基于"随机婚配"假定,因此关于婚配结果分布的估计存在两种误差:一是低估"双独"和"双非"夫妇的比例和规模;二是高估"单独"夫妇的比例和规模。因此,对"双独"和"单独"夫妇数量的估计应当充分考虑婚姻匹配过程的选择性,从而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郭志刚许琪
- 关键词:独生子女
- 利用小普查数据对“随机婚配”假定的再检验——兼论Logistic回归系数的可比性问题被引量:2
- 2016年
- 使用200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研究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选择问题,发现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独生子女结婚,且非独生子女也更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结婚,所以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随机婚配"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然而,以往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预测大都基于这一假定之上,这导致预测结果一方面低估了"双独"和"双非"夫妇的数量,另一方面高估了"单独"夫妇的数量。同时,本文还以独生子女的婚配选择问题为例讨论了嵌套模型中Logistic回归系数的可比性问题。直接比较Logistic回归系数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借助"y*标准化"法和"KHB分解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Logistic回归系数不可比的问题。
- 许琪
- 关键词:独生子女
- 从父职工资溢价到母职工资惩罚——生育对我国男女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1989-2015)被引量:44
- 2021年
- 研究生育对我国男女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对于理解和应对不断扩大的男女工资差距和持续下降的生育率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989-2015年CHNS数据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生育对我国男性工资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女性工资的负面影响却并不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对男性的工资溢价效应不断减小,对女性的工资惩罚则以更快的速度加大,男女工资差距不断拉大。1992年深化改革以来市场部门的扩大是导致生育对女性的工资惩罚随时间快速加大的重要原因。
- 许琪
- 关键词:生育
- 大数据大在何处:数据量大的价值及分析策略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从“数据量大”这一个角度分析了大数据相比抽样调查的优势以及研究者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开展大数据研究。主要结论为:第一,大数据可以消除随机性抽样误差,但由此带来的估计精度上的提升并不大,而大数据在覆盖偏差方面的缺陷使其在代表性上往往不如传统抽样调查;第二,大数据是一个非概率样本,但因为其数据量极大,研究者可以通过非常精细的事后分层调整获得对总体真值的有效估计;第三,利用数据量大的优势,研究者可以使用大数据更好地研究稀有事件,分析总体异质性并发现细微差异,所以,数据量大的真正价值在于“细”,即研究者应当使用大数据开展更加精细化的研究。
- 许琪
- 关键词:大数据抽样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