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卫国
-

-

- 所属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踪凡

- 作品数:87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汉赋 汉赋研究 赋学 叙录 司马相如
- 王巍洁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行政区域 海洋文明 胶东半岛 辞赋研究 辞赋创作
- 杨娟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社团 艺术成就
- 肖俊卿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柳腔 《歧路灯》 性格特征 文学价值 鼓子
- 赵毅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经学 刘师培 悲哀 宝玉 妙玉
- 元明清文学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2
- 2021年
-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期综述、纵横对比、按体分类、以点带面的方式,可以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为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 冷卫国
- 关键词:元明清文学诗文小说戏曲
- 《山海经》中《东次三经》“水路”新考
- 2015年
- 《山海经》中的《东次三经》一节在说明各山之间的路线时,常出现"水行"的情况,谭其骧先生认为这里的"水行"是走胶东半岛沿海的水路,期间出现的山川也多分布在半岛东部海滨地区。其实,胶莱平原地区在上古也有可能存在水路,《山海经》中的"水行"线路应是指这里。该节"水行"中所遇到的山川基本分布于胶莱平原的两侧,有迹可循的包括:尸胡山,为汉代的濕沃(今滨州滨城区);诸鉤山,在今山东丘陵东北部边缘;孟子山,在今栖霞一带;跂踵山,为今大泽山;踇隅山,在今昆嵛山脉西南端;无皋山,为今崂山。
- 冷卫国张耀
- 关键词:山海经
- 关于华盛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课程教学的启示与思考——兼及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同类教材的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对照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有关情况,从教师的学术背景及讲授任务,教材的内容、体例及其他情况,教学教法的运用及一般教学的组织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值得国内"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借鉴之处。同时简要比较了哈佛大学《中国文学作品选》、密歇根大学《中国文学简史》教材的内容安排及编写体例,以期对国内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及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 冷卫国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 中国文学史诗词教学九法示例举要
- 2018年
- 诗词教学在中国文学史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声韵、格律、对仗、训诂、句法、典故、章法、体式、异文等多个方面。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参互为用,才能真正提高古代诗词教学的成效。
- 冷卫国
- 关键词:诗词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
- 《霓裳羽衣曲》在五代至宋的赓续与流变被引量:1
- 2022年
- 《霓裳羽衣曲》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以歌曲、法曲、乐曲的形式流传,在宋代则存在大曲、曲破、队舞、转踏、词调、乐曲等六种艺术形式。其中宋代《霓裳》大曲是依调填词之作,并未用于歌舞表演;《舞霓裳》曲破、《拂霓裳》队舞与《拂霓裳》转踏的表演形态皆不同于唐代《霓裳》大曲。后晋的《霓裳》法曲经教坊乐人传播,尚可谓承自唐代《霓裳》大曲;而宋代《霓裳》曲破、队舞、转踏等与唐代《霓裳》已是名同实异。五代十国末期《霓裳》歌舞的失传之于宋代《霓裳》的流变有着直接的影响。
- 岳俊丽冷卫国
- 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被引量:2
- 2006年
- 梁代是辞赋史上出现的另一个创作高潮期,以萧衍、萧纲、萧绎、萧统为代表的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守旧、趋新、折衷的三种倾向并存,而且构成了梁代赋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代表当时的创作趋向的则是以萧纲、萧绎为代表的趋新派。
- 冷卫国
- 关键词:赋学批评萧统萧绎
-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论扬雄的赋学批评被引量:2
- 2013年
- 扬雄的赋学批评以五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其前期的赋学批评观念中,主要表现为对司马相如赋的模拟与崇尚,甚至认为相如赋是"神化所至";在其后期的赋学批评观念中,则表现为对赋的"劝百风一"的反思,对"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区分。而"丽以则"的价值准衡,则在其前后两期的赋学观念中始终一以贯之,并对后世的文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冷卫国
- 关键词:扬雄赋学批评诗人之赋
- 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被引量:4
- 2005年
- 东晋100多年间,玄言和山水是辞赋创作的主要取向。在赋学批评的理论形态上,则展现出儒学与玄学杂糅并存的色彩。强调赋是陶冶性灵、抒发怀抱之具,重视赋作声韵的和谐、文气的酣畅,是东晋赋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新的特点。而本时期辞赋作家对声韵的讨论研求,更是我们探讨永明声律说以及赋的诗化和骈化所应当注意的重要参照。
- 冷卫国
- 关键词:东晋赋学批评孙绰陶渊明谢灵运
- 追忆傅璇琮先生
- 2016年
- 年前一段时间,一直忙着撰写一‘篇约稿。接到傅璇琮先生离世的消息,我十分讶异,心里突然一震,感到无限惊愕。
印象中的傅先生还是我当年在中华书局工作时的样子——待人谦和,脸上充满微笑。
- 冷卫国
- 关键词:追忆约稿
- 左思《三都赋》及其辞赋观被引量:2
- 1997年
- 左思精研十年乃成的《三都赋》是中国辞赋史上京都大赋的绝响。“太康中兴”对揄扬时政的要求与以经致仕的社会风尚、炫耀博学的文人心理是其产生的深刻背景。赋文既歌功颂德,又反映了左思的辞赋观:赋自《诗》出;取材宜实;侈丽合经;
- 冷卫国
- 关键词:《三都赋》辞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