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程德
-

-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顾越英

- 作品数:180被引量:98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SLE SLE患者
- 鲍春德

- 作品数:240被引量:1,62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陈顺乐

- 作品数:240被引量:1,56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SLE 抗磷脂抗体
- 叶霜

- 作品数:133被引量:62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红斑狼疮 抗原 抗体
- 陈晓翔

- 作品数:77被引量:33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核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回顾分析了37例SLE结核感染住院病人和65例随机抽取的SLE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等辅助检查
- 杨程德王晓栋叶霜张巍胡大伟王元鲍春德顾越英
- 文献传递
- 风湿病患者疫苗接种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自身免疫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ARD)是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的一大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血管炎(ANCA associatedvasculitis,AAV)等[1]。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风湿病患者因原发病死亡人数明显减少,而更多患者死于感染。
- 陆翠杨程德
- 关键词:风湿病疫苗接种
- 系统性红斑狼疮487例住院患者发热的病因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的病因,活动性发热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SLE伴发热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等。结果共有487例SLE住院患者伴发热,其病因为:感染265例、疾病活动206例、活动合并感染8例、肿瘤4例,其他4例。常见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61.3%,皮肤黏膜10.9%,中枢神经系统9.1%。常见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77.4%,真菌13.5%,病毒7.8%。大部分SLE活动性发热患者(81.0%)在给予相当于泼尼松剂量≤100mg/d治疗1.5d后体温可恢复正常。通过对照研究,补体C3、C4、CH50下降,贫血,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抗体(ANA)滴度升高,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高与活动性发热相关;原发病病程长,发病年龄大,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整个病程中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高,以及发热前6个月曾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与感染性发热相关。结论感染和疾病活动是导致SLE住院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两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慎重并正确地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SLE发热患者预后的关键。
- 周文静曾婷杨程德
- 关键词:发热疾病恶化糖皮质激素类
- 抗凝血相关因子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识别纤溶酶、凝血酶和活性蛋白C(APC)的抗磷脂抗体(aPL)。方法分别用凝血酶、纤溶酶和APC包被酶标板,建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和抗APC抗体的检测方法。结果在40例APS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中,前者抗纤溶酶抗体阳性率为42.5%(17/40),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为35%(14/40),对照组则两者均为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样本抗APC抗体检测结果的A值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S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抗纤溶酶、抗凝血酶和抗APC抗体,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程德Pojen PChen
-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抗磷脂综合征115例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类标准的演变和局限性的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时期的APS的分类标准,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在仁济医院根据不同时期的分类标准诊断的AP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1996—2006年满足至少1个分类标准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符合1988年Asherson分类标准者有101例,符合1999年Sapporo标准者为96例,符合2006年Sydney标准者为115例。在115例AP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0.5,平均病程为82.6个月,平均年龄为(41±12)岁。其中90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以深静脉血栓、脑梗死、皮肤血管为主。92例已婚有生育史的女性患者中,有46例发生病态妊娠。7例患者发生恶性APS。抗心磷脂抗体阳性86例,抗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抗体阳性58例,狼疮抗凝物阳性27例。结论常见的血栓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脑梗死和皮肤血管。Sydney标准增加抗β_2-GPⅠ抗体作为一项实验室指标,提高了分类标准的敏感性,但是对于一些仅有血小板减少和实验室指标阳性的原发性APS患者的诊断存在局限性。另外,一些针对凝血因子的抗体对APS诊断的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 钱捷陈晓翔李树杰吴美芳曾婷邹玉琼顾越英王元鲍春德陈顺乐杨程德
-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抗体抗心脂糖蛋白类
- 血清KL-6对狼疮性间质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意义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研究血清KL鄄6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间质性肺炎与肺部感染的鉴别。方法89例SLE患者分为肺部感染(34例)、间质性肺炎(26例)和无肺病变(29例)3组,以ELISA法测定血清KL鄄6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间质性肺炎组KL鄄6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01),肺部感染组KL鄄6浓度与无肺炎组差异无显著性(P=0.258)。以520U/ml为阳性标准,KL鄄6对SLE间质性肺炎诊断的敏感度80.8%,特异度91.2%。结论KL鄄6在SLE间质性肺炎中明显升高,有助于同感染性肺炎鉴别。
- 郭强顾越英陈晓翔赵江峰叶霜杨程德黄绍光
- 关键词:KL-6肺部感染
- 抗合成酶综合征漏诊八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本研究目的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8例原诊断为pSS后筛查抗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全部病例诊断pSS符合2002年美欧共识小组提出的SS欧洲标准修订版或2016年ACR/EULAR SS分类标准,诊断ASS符合2010年Conners或2011年Solomon分类标准。临床事件中8例(100%)患者有间质性肺病病史,7例(88%)患者病程中曾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口腔温度>38.5℃)。所有患者的抗Ro-52抗体阳性,4例患者抗PL-7抗体阳性,2例患者抗EJ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PL-7抗体和抗EJ抗体同时阳性,1例患者抗PL-12抗体阳性。结论pSS患者存在严重间质性肺病或病程中出现不明原因高热时需筛查抗合成酶抗体,排查ASS可能。
- 全枫滕佳临杨程德刘宏磊程笑冰苏禹同孙悦叶俊娜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病
- 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红斑狼疮(lupuserythematosu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影响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表现可以作为疾病的主要表现即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或作为SLE疾病谱的一部分.
- 陈浩杰杨程德苏禹同
- 关键词:皮肤型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皮肤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LUPUS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1997年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杨程德(综述)陈顺乐(审校)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症等症状。APS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抗磷脂抗体...
- 杨程德
-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磷脂结合蛋白功能区血栓形成抗心磷脂抗体
- 抗磷脂综合征诊疗规范被引量:37
- 2022年
-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血管性血栓事件、复发性自然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抗磷脂抗体持续中、高滴度阳性的自身免疫病,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受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抗磷脂综合征的认识与诊治理念已发生显著改变。现结合临床中的常见问题, 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了本规范, 旨在规范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方法、风险评估及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 赵久良沈海丽柴克霞杨程德赵岩
-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病理妊娠血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