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依平
作品数: 115被引量:1186H指数:20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学强
作品数:51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调控植物 蛋白质 植物 重组菌 编码基因
何雪
作品数:45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调控植物 蛋白质 植物 重组菌 编码基因
马文英
作品数:3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调控植物 蛋白质 重组菌 植物 侧根
李滨
作品数:188被引量:1,26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实验教学 长穗偃麦草 分子标记 小麦品种
滕婉
作品数:35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调控植物 蛋白质 重组菌 植物 侧根
冷型小麦抗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
<正>光照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利用或耗散就会遭受强光胁迫,引起光合效率降低而发生光抑制。特别是在小麦生长后期,加上干旱、高温和干热风等逆境胁迫,会使光合机构严重受损,进...
房静静马文英赵学强何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冠层温度旗叶细胞分裂素
文献传递
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Ⅲ.影响利用效率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7
1999年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2个冬小麦品种(系)在成熟期以生物学产量为基础的利用效率(UtEB=生物学产量/吸氮量)、收获系数、氮素收获系数和籽粒氮浓度对以籽粒产量为基础的利用效率(UtEG=籽粒产量/吸氮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证明,这4个因子对UtEG的影响各不相同。无论是低氮还是高氮处理,UtEG与UtEB和收获指数呈正相关,而与籽粒氮浓度呈负相关,与氮素收获指数的相关性较差。从相关系数的高低判断,在这名个因子中,籽粒氮浓度对UtEG的影响最大,其次是UtEB和收获指数。虽然氮素收获指数与UtEG的相关性较差,但它在高氮处理的水平较低,致使利用效率(UtEG)降低。此外还分析了开花期单株顶3叶叶绿素含量与利用效率(UtEG和UtEB)的关系。开花期单株顶3叶叶绿素含量与吸氮量的比值(UtEC)因品种(系)而异,且大多数品种(系)的UtEC受供氮水平的影响小,推测该性状可能受遗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在低氮处理中,UtEC分别与UtEG和UtEB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UtEC可能是导致品种间利用效率差异的内在因素之一。在高氮处理中,由于叶绿素含量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UtEC与UtEG、UtEB相关性较差,对其原因的深入研究,可为采取措施提高高肥条件下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童依平李继云李振声
关键词:氮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品系
早衰和正常小麦近等基因系旗叶光合特性与产量比较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本试验以小偃54×8602高代分离品系中的早衰与对照品系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早衰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衰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较低,而且在生育后期下降较快;在整个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低于对照;光饱和点低而光补偿点高,可利用的光强范围较窄,一天之中Pn都比对照低,光合“午休”现象严重;表观量子效率和CO2羧化效率均较对照低;早衰小麦叶片积累了较多的丙二醛,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高。由于叶片功能的衰退,使早衰小麦籽粒灌浆速率低,灌浆持续期短,粒重下降,最终减产20%以上。
李宏伟王淑霞李滨童依平杨兴洪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早衰光合速率近等基因系籽粒灌浆
小麦旗叶直立转披动态过程对其高光效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以旗叶直立转披型小麦小偃81(Xy81)、旗叶直立转半披型(中间型)小偃41(Xy41)和旗叶直立型小麦小偃6号(Xy6)为材料,对旗叶的生长动态变化、解剖结构特征、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以及透光率等进行比较观察和测定.通过对Xy81与Xy41及Xy6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旗叶的叶片厚度、叶面积、叶肉细胞形态、叶绿体中类囊体垛叠数、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参数之间无显著区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Xy81的旗叶叶片生长角度在灌浆期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规律,即从直立转为下披.在此过程中,该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光合效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由此说明旗叶角度的变化非衰老所致.此外,在生长后期,Xy81的群体光合速率和透光率明显高于Xy41和Xy6.上述结果说明,Xy81旗叶生长的动态变化对灌浆期群体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从而有助于小麦产量的增加.
刘永康李明军李景原李晓娟杨兴洪童依平张爱民李滨林金星匡廷云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旗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
氮磷亏缺对小麦TaIPS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解小麦高效利用土壤磷的分子机理和实现对小麦缺磷的分子诊断,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小偃54为材料,克隆了5个受缺磷诱导的IPS基因,同源比较结果显示,小麦IPS基因属于典型的受缺磷条件特异诱导的TPSI1/MT4小基因家族.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的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表明,与全营养处理对照相比,3叶期小麦幼苗经过缺氮、缺磷和氮磷同时缺乏处理8d后,缺磷显著增加了根系中3个TaIPS1(TaIPS1.1、TaIPS1.2和TaIPS1.3)基因和地上部TaIPS1.1基因的表达,中度上调了根系中2个TaIPS2基因(TaIPS2.1和TaIPS2.2)的表达,轻度上调了地上部TaIPS1.2和2个TaIPS2基因的表达.通过比较5个基因在根系和地上部对缺磷的响应,认为TaIPS1.1是一个较理想的用于诊断小麦植株磷素丰缺的基因.缺氮不仅降低了3个TaIPS1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并抑制了IPS基因对缺磷的响应.这一研究结果预示了TaIPS基因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依赖于植株体内的氮素营养状况.
李彦龙童依平李滨赵惠贤张学勇李振声
关键词:缺氮缺磷小麦
“小偃54”优质小麦在豫南地区示范推广的抗逆性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豫南淮河北岸试验与示范推广的优质小麦“小偃54”品种在病虫害、霜害及严重旱、涝灾后仍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较高产量,4年大田调查研究其生理特性如根系特性、功能叶特性、营养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抗逆生理结果表明,该品种根系发达,旗叶上挺,通风透光强,并具有较强抗倒伏能力,这可能是“小偃54”在逆境胁迫下仍能获得较高产量的生理基础。
刘全友童依平
关键词:小偃54优质小麦抗逆性
一种与磷吸收转运相关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磷吸收转运相关的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1、一种DNA片段,为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
童依平赵艳艳赵学强何雪马文英
文献传递
小麦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0
2018年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限于普通小麦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发展远落后于水稻和玉米。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破译小麦基因组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此外通过多年攻坚,利用"模块耦合育种"的理论已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文章着重对这些重大成果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傅向东刘倩李振声张爱民凌宏清童依平刘志勇
关键词:小麦基因组测序
不同小麦基因型孕穗期根系性状与吸氮量的关系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水培培养,研究了生产上主栽的不同小麦基因型在充分供氮条件下孕穗期的根系、根系生理活性及根系与地上部干重以及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根活性及植株吸氮量不同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不同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植株吸氮量与地上部干重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达0.634,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吸氮量的差异和地上部干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植株根干重和根体积不同造成的。研究表明,选择根干重和根体积大的小麦品种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氮利用效率。
贾永国安调过李俊明童依平安忠民
关键词:小麦孕穗期氮素根系吸氮量
冷型小麦抗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
房静静马文英赵学强何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
关键词:小麦冠层温度旗叶细胞分裂素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