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华
-

-

- 所属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相关作者
- 翟晓丽

- 作品数:79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益肾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 许筠

- 作品数:136被引量:3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胶囊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程保智

- 作品数:40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 益肾汤 胶囊 疗效观察
- 苏建平

- 作品数:59被引量:166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胶囊 疗效观察 临床糖尿病肾病 血清纤维化
- 张星

- 作品数:30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疗效观察 益肾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 补阳还五汤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肾损害作用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心力衰竭所致肾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心力衰竭肾损害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除祛除诱因及必要的对症、对因保守治疗外,均予强心、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利尿等处理。治疗组加补阳还五汤口服。均观察4周。结果:在心衰均控制情况下,治疗后尿液中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α1-MG、NAG及Ccr、血CysC、肾功能和血浆中PGE2、TXB2等指标,2组除对照组尿NAG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0.01),但包括尿NAG在内而除BUN外的各项指标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表现在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心力衰竭所致肾损害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翟晓丽谢华许筠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肾损害补阳还五汤
- 芪龙益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 <正>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标准:(1)早期DN诊断标准:参照Mogensen分期结合临床病人特点,制定"糖尿病肾病"诊断条件(其中DM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①DM病史6~10年;②出现持续性微...
- 翟晓丽许筠苏建平张星程保智谢华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与内皮功能、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患者内皮功能、脂代谢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肾脏病患者300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阴两虚证114例,湿热证93例,血瘀证93例。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并比较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患者的血脂、NO、ET-1指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BUN、Scr、尿ACR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患者NO水平与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患者ET-1、TG、LDL-C水平与气阴两虚证、湿热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TC水平与湿热证、血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水平与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P<0.05),ET-1水平与湿热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NO水平与湿热证、血瘀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DKD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及内皮功能障碍,且ET-1水平可能与湿热证相关,NO水平可能与湿热证血瘀证相关,TC、LDL-C水平可能与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均相关。
- 李桂霞黄磊戴泽亮雒建丽岳淑俊黄艺谢华程保智孙国华翟晓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内皮功能脂代谢
- 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与脂代谢、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DKD患者300例作为研究组(气阴两虚证114例、湿热证93例、血瘀证93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中医证候、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三证型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证型患者的IL-6、hs-CRP、TNF-α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评分与IL-6水平呈正相关,与hs-CRP、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瘀证评分与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IL-6、hs-CRP可能与湿热证存在相关性,TNF-α可能与湿热证及血瘀证存在相关性。
- 李桂霞黄艺戴泽亮雒建丽岳淑俊黄磊谢华程保智孙国华翟晓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炎症因子
- 益气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观察组各53例。西医组给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调脂、饮食干预等综合措施,并口服缬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r)、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92%,高于西医组的4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91%,高于西医组的6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A1c、24h Upr、BUN和S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HbA1c、24h Upr、BUN和SCr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1)。2组血清ET-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ET-1水平低于西医组(P<0.01),NO水平高于西医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蛋白尿,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肾功能的损害,临床疗效显著。
- 翟晓丽许筠谢华苏建平黄磊程保智
- 关键词: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益气化瘀汤血管内皮功能
- 益气养阴化瘀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观察益气养阴化瘀的中药复方芪龙益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量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给予瑞格列奈,0.5~2mg,tid(.根据血糖调整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q.d调脂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q.d或氯沙坦钾,50mg,q.d降压治疗(目标血压≤130/80mmHg)。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芪龙益肾汤。均治疗2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67.7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上,以治疗组效果显著(P<0.01);2组对UAER、尿蛋白定量、Ccr等改善均显著(P<0.05、0.01),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好(P<0.05);对TG、TC,2组改善亦均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FBG、BUN、Scr方面,2组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具有益气养阴化瘀的中药复方芪龙益肾汤对早期DN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其疗效。
- 翟晓丽许筠张星苏建平程保智谢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
- 找准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的“基点”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其中肾小球硬化症是DM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已为肾衰的首位病...
- 程保智许筠张星苏楚平翟晓丽谢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蛭龙胶囊对糖尿病肾脏病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蛭龙胶囊对糖尿病肾脏病(DKD)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9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被诊断为DKD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的患者28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与治疗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蛭龙胶囊。疗程2个月,分别记录DKD中医症候积分,监测BUN、Scr、Cys-C、eGFR、SUA、ACR、UTP、Hcy、SOD、SAA、CRP、IL-6等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2.07%,对照组61.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88.97%,对照组6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Cys-C、SUA、ACR、UTP均较治疗前降低,eGFR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cy、SAA、CRP、IL-6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升高(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蛭龙胶囊可改善DKD气阴两虚证、湿热证、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尿蛋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炎症因子。
- 李桂霞翟晓丽黄艺戴泽亮黄磊谢华程保智孙国华许筠
- 关键词:血瘀证炎症因子
- 基于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2型糖尿病患者五行人体质分布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五行人体质分布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客观参数。方法①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9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590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面部图像,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对T2DM患者进行分类。②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规律随访的非T2DM志愿者984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面部图像,根据得到五行人样本间差异性的数据指标,通过总结差异性的模式,基于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共测量18个具有五行人面部特征的形态参数,比较T2DM患者和非T2DM志愿者参数差异。结果根据面部特征对观察组T2DM患者进行五行人体质分类,土型人占40.94%,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两组受试者18个面部形态参数比较,面部长宽比、上额宽、下额宽、额尖锐度、左上额角余弦值、右上额角余弦值、面宽、下颌宽等8个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土型兼火型体质的人,在T2DM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结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探索研究T2DM患者中医五行人体质分布特点的方式。
- 程保智陈小龙原凌燕岳淑俊孙国华戴泽亮黄磊黄艺李桂霞翟晓丽谢华
- 关键词:人工智能2型糖尿病面部特征
- 胰岛素抵抗及全血粘度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
- 目的临床动态观察糖尿病肾病(DN)中尿蛋白排泄率 (UAE)与胰岛素抵抗(IR)、全血黏度(blood mpa.s)、甘油三脂(TG)的相关性以及研究活血化瘀法对于不同人群,在改善IR、血液粘滞度和DN方面的量效关系。方...
- 张星许筠谢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