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生
作品数: 297被引量:2117H指数:26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彭树林
作品数:132被引量:1,18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 生物碱 根部
王明奎
作品数:133被引量:96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生物碱 三萜 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
周燕
作品数:127被引量:49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电喷雾 质谱 质谱分析 化学成分研究
廖循
作品数:70被引量:38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功能化 帕金森症 化学成分研究 磁性纳米粒子
王兴明
作品数:65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鲱鱼精DNA 配合物 DNA 相互作用 吖啶橙
锌试剂-Cu(Ⅱ)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The interaction of Zincon(ZCN)-Cu(Ⅱ) metal complexe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n acidic buffer solution (pH=4.25). ZCN-Cu(Ⅱ)-BSA was a blueness color coordination compound, with maximum absorption at 605 nm with 10 nm, 60 nm and 140 nm of red shift compared to the ZCN-Cu(Ⅱ) complex, ZCN-BSA complex and ZCN. According to molar ratio method and dual wavelength method,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of ε was equal to 4.82×105 L·mol-1·cm-1. Conditional constants were defined as ZCN∶Cu(Ⅱ)∶BSA=10∶5∶2. Condition combination constant of ZCN-Cu(Ⅱ) and BSA K was 8.82×104. A combined mechanism was suggested between BSA and ZCN-Cu(Ⅱ) by electrostatic force (Primary action force) and distant water force. Position of Impact might be arginine, proline, histidine, tyrosine and cystine. Contemporary forma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complexes is an important cause in forming ZCN-Cu(Ⅱ)-BSA complexes.
王兴明董发勤丁立生彭汝芳廖辉伟
关键词:牛血清蛋白反应机理
一种温度和氧化剂双重刺激响应性纳米聚集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温度和氧化剂双重刺激响应性纳米聚集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通过利用β-环糊精(β-CD)与二茂铁(Fc)的氧化还原包合原理及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温敏性质,将末端含有β-CD主体基团的PN...
李邦经康洋张晟丁立生
一种新的串联质谱自动解析软件
通过对一些类型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的总结,我们设计出一个新的串联质谱自动解析软件 AuMass。其算法是:首先通过查找特殊的质谱碎片离子、中性丢失或碎片离子质量差来确定待分析化合物的分子骨架,然后利用该类型化合物的自动解析...
李锐周燕彭树林丁立生
关键词:串联质谱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蔷薇中的化学成分
2001年
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植物全世界共有200余种,我国有82种[1],该属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峨嵋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 Rhed.et Wils.)果实具有止血、止痢等功效,美蔷薇(Rose bella Rehd.et Wils.)具有理气、活血等功效,绢毛蔷薇(Rose sericea Lindl.)果实具有消食键胃、止泻等作用[2].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进行了一些化学和药理研究,为了便于对该属作为传统中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我们建立了快速定性分析3种蔷薇的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方法,从中初步分离鉴定了10种化学成分,分别为:4'-羟双氢黄酮、金丝桃甙、金合欢素、山奈素-3-O-葡萄糖甙、没食子酸甲酯4-O葡萄糖甙、报春素、槲皮素、tiliroside、epi-arjunic acid、pomolic acid.……
周燕王明奎黄念何永华彭树林丁立生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分析甘草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01年
甘草(Glycyrrhiza)是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植物的根和根状茎,是我国传统中草药,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之功效,复方中常用来调和诸药.到96年为止,从10种甘草中共分离得到170多种成分,近年来仍有新分出的成分的报道.由于甘草成分复杂,不同产地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建立一个微量、快速的定性分析方法在其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质谱和PDA共同定性分析可为甘草的液相色谱峰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我们对内蒙产甘草的化学成分用LC-ESI-MSn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00多个组分的质谱图,其中大部分成分的分子量文献有报道,有40多个组分还未见从甘草中分离出来的报道.……
朱绪民周燕丁立生彭树林王明奎
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3年
本文对近30年来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三萜皂苷、倍半萜苷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抑菌、抗肿瘤、保肝和表面活性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徐凯节次旦扎西丁立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穿龙薯蓣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穿龙薯蓣(Dios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芋属植物,产于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其根茎俗称穿山龙,既是生产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地奥心血康的原料药材,又是用于合成多种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薯蓣皂苷元...
李锐黄胜雄周燕彭树林丁立生
文献传递
硅胶柱层析-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中药两头尖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
李甫徐凯节丁立生王明奎
文献传递
藏药薰倒牛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传统藏药薰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与X-ray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全草中分离纯化出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羊豆碱(galegine,1),顺式-4-羟基山羊豆碱(cis-4-hydroxygalegine,2),反式-4-羟基山羊豆碱(trans-4-hydroxygalegine,3)。其中化合物3的结构还得到X-ray单晶衍射的证实。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吴海峰张晓峰邓烨潘莉丁立生
关键词:藏药化学成分
宽叶秦岭藤的化学成分分析
从宽叶秦岭藤(Biondia hemsleyana)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解析并结合化学方法予以鉴定,其中2、8、17和18等4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
谭兴根张晓瑢彭树林王明奎丁立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