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宗贵
-

-

- 所属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梁春

- 作品数:317被引量:8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通心络 内皮祖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损伤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 任雨笙

- 作品数:187被引量:6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内皮祖细胞 高原肺水肿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 贺治青

- 作品数:118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MAPK 动脉粥样硬化
- 黄佐

- 作品数:98被引量:39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 普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 张国元

- 作品数:179被引量:6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肌梗塞 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 通心络在血管外膜损伤致内膜病变中的抗氧化作用
- 建立血管外膜损伤致内膜病变的动物模型,探讨通心络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机械分离的方法建立外膜损伤致内膜病变动物模型,分别给予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干预,采用HE染色检测内膜病变,实时定量荧光PCR技...
- 汤月霞梁春刘永王华吴宗贵
- 关键词:血管外膜NADPH氧化酶通心络
- 动脉损伤后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在再狭窄形成中的时相性变化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演变及其作用。方法 :应用 Northern blots,原位杂交及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 型胶原蛋白基因在动脉损伤前及损伤后 1、2、4周的表达 ,并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新生内膜中胶原成分的沉积。结果 : 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在损伤后 1周即有明显增高 ,2周时达到高峰 ,4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且新生内膜中有相当高比例的胶原成分。 结论
- 张亚文张国元吴宗贵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再狭窄新生内膜动脉损伤时相性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郭延松黄高忠吴宗贵
-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IHAAPA
- 通心络对外膜损伤兔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A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除了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从多个环节发挥抗AS作用。通心络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抗AS中成药,具有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和血管保护作用:降脂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等。本实验通过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照,观察通心络对外膜损伤后血管内膜病变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通心络的抗AS作用。
- 汤月霞梁春吴宗贵
- 关键词:通心络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胸腺加速衰老
-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胸腺输出(RTEs)显著减少。因此有人提出,胸腺作为一种免疫器官,除了发挥免疫功能外,对心血管系统可能也有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腺衰老是否在动脉粥样硬化...
- 黄帅波代现良贺治青丁茹伍锋梁春吴宗贵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稳态
- 焦虑,血压背后的“推手”
- 2012年
- 高血压是典型的情绪相关性疾病。临床发现,精神压力较大的中年人(特别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白领阶层)和退休在家、较孤独的老年人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是对照人群的3倍。而伴有情绪障碍的高血压患者预后明显不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险性增加,死亡率也明显上升。
- 吴宗贵
- 关键词:焦虑推手抑郁症状情绪障碍相关性疾病舒张压升高
- 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AS)及高血压病程、病期的关系。方法 :将 44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分成单纯 EH组和 EH+CAS组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其血清 HGF水平。结果 :单纯 EH组 HGF水平 [(747.9± 132 .1) pg/ml]比正常人 [(6 43.8± 98.2 ) pg/ml]高 ,而 EH +CAS组 HGF水平 [(92 0 .8± 2 5 0 .0 )pg/m l]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 EH组 (P <0 .0 1) ,且 HGF水平与高血压病程长短 (r=0 .6 3,P<0 .0 1)及病期 (r=0 .6 9,P<0 .0 1)密切相关。 结论 :血清 HGF升高与高血压的病程、病期及 CAS有关 。
- 王咏梅吴宗贵黄佐赵君陈金明殷仁富钱建英陈懿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茶色素及维生素E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oxLDL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本文观察了65例冠心病(CHD)患者口服茶色素及维生素E(VitE)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给予口服茶色素(375mg/d)、VitE(100mg/d)和安慰剂(粒/天),时间8周。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vWF和oxLDL。结果:服药前3组CHD患者血浆vWF和oxLD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服药前相比,服药4周后,茶色素组、VitE组病人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下降(P<0.05);服药8周时,血浆oxLDL水平在茶色素组和VitE组患者均可见进一步下降(P<0.01),而血浆vWF水平则有所不同,茶色素组进一步下降(P<0.01),VitE组病人未见进一步下降,与服药4周时相当(P<0.05);服药前茶色素组、VitE组及安慰剂组3组患者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血栓形成倾向,茶色素和VitE具有改善内皮功能不全、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和抑制LDL氧化作用,因而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一步发展可能起到有益作用。
- 杜荣增任雨笙王咏梅黄高忠吴宗贵
- 关键词:茶色素维生素E冠心病血浆VWFOXLDL
- 辛伐他汀及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和胞质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及 3-羟基 - 3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 Co 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蛋白激酶 C(PKC)活性和胞质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 方法 :HUVEC的 PKC活性采用γ- 32 P- ATP磷酸转移法 ,细胞内游离钙采用 Fluo- 3/ Am荧光负载 ,流式细胞术检测。 结果 :ox L DL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 HU -VEC PKC活性增加 ,12 min时达峰值 ,然后缓慢下降 ,30 m in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胞质内 [Ca2 + ]i升高分快速相和持续相 2个时相 ;移去细胞外液钙 ,ox L DL仍引起快速相 ,但持续相消失 ;辛伐他汀则能明显抑制 ox L DL引起的 HU VEC PKC活性增加 ,并显著降低持续相胞质内钙水平 ,而对快速相无影响。 结论 :ox L DL能引起 HUVEC内信号通路 PKC及 [Ca2 + ]i的动态变化 ,二者密切相关。 ox L DL刺激 HUVEC [Ca2 + ]i升高的快速相是由胞质钙池释放引起 ,持续相升高主要由胞外钙内流引起。辛伐他汀抑制 HU VEC PKC活性可能是通过胞内 [Ca2 +
- 严金川吴宗贵张玲珍李莉樊洁凌玲韩文余张锁龙
- 关键词:辛伐他汀OXLDL蛋白激酶C脐静脉内皮细胞
- 17β-雌二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对内皮细胞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17β-雌二醇的保护作用。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将LDL与HUVEC孵育及HUVEC经它莫西芬(Tamoxifen)和/或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再与LDL孵育,检测培养液中IL-6和TNF活性。发现LDL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表达IL-6和TNF。LDL100μg/ml时,TNF为0.74±0.09(ng/ml),IL-6为9164±739(u/ml),与对照组相比P<001;经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细胞在LDL作用下,IL-6和TNF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它莫西芬和17β-雌二醇处理后,再加LDL,IL-6和TNF活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LDL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雌激素可明显抑制LDL引起的内皮细胞高表达IL-6和TNF,从而产生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被它莫西芬拮抗。因此雌激素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内皮细胞上雌激素受体。
- 马丽萍张国元吴宗贵
- 关键词:LDL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