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作品数: 26被引量:192H指数:8
  • 所属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沧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孙玉敏
作品数:63被引量:311H指数:11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葛根素 老年女性 一氧化氮 慢性氟中毒 总抗氧化能力
刘秀芬
作品数:20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丙戊酸钠 辅酶Q 肝毒性 维生素E
朱翠敏
作品数:83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丙戊酸钠 血管新生 肺腺癌 凋亡 KASUMI-1
许晓琳
作品数:29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老年女性 葛根素 病毒性脑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K-BB
宫经新
作品数:11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及临床意义 P27蛋白 骨髓活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0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和凝血指标的影响,及小儿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优选剂量。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4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其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3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泼尼松治疗方案,低剂量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100IU·kg-1·d-1治疗,高剂量组给予低分子肝素120~150IU·kg-1·d-1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24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肌肝清除率(Ccr)、白蛋白(AL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24h尿蛋白、SCr、BUN、D-D、FIB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低剂量组:t值分别为9.083、6.328、4.025、6.133、3.926;高剂量组:t值分别为9.513、6.438、4.287、5.670、4.118,均P<0.05);Ccr、ALB、APTT和P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低剂量组:t值分别为5.371、5.823、4.208、3.714;高剂量组:t值分别为9.513、6.137、4.548、3.875,均P<0.05);PLT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t=0.484;高剂量组:t=0.577,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0.542、0.671、0.408、0.322、0.399、0.632、0.711、0.448、0.549、0.817;治疗后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0.608、0.532、0.511、0.437、0.508、0.512、0.609、0.470、0.744、0.776,均P>0.05)。高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χ2=4.212,P<0.05)。结论两种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无差异,但低剂量组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优选剂量。
白亚杰朱翠敏李琛刘秀芬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泼尼松抗凝治疗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予以蒙脱石散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治疗14天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开始成形时间以及患儿体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开始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RP、IL-4、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可以有效减轻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李琛
关键词:联合用药炎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CK-BB、LDH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价上述指标变化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轻度病毒性脑炎(轻症组)、重度病毒性脑炎(重症组)以及非感染性偏头痛(对照组)患儿各30例,采集轻症组、重症组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4 h内、发病3 d内)、恢复期(治疗后7 d)以及对照组急性期静脉血和脑脊液,分别测定NSE、CKBB、LDH,比较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期3组患儿从对照组到轻症组、重症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重症组患儿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较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恢复期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组、重症组的脑脊液NSE、CK-BB与血清NSE、CK-BB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NSE、CK-BB、LDH有利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脑脊液、血清NSE、CK-BB水平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上述指标检测建议采用血清检测代替脑脊液检测,能够减轻腰椎穿刺痛苦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
许晓琳李琛孙玉敏杨青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脊液血清
点缀磷酸银的NaYF<Sub>4</Sub>:Yb,Tm@TiO<Sub>2</Sub>上转换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缀磷酸银的NaYF<Sub>4</Sub>:Yb,Tm@TiO<Sub>2</Sub>上转换纳米材料,属于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中NaYF<Sub>4</Sub>:Yb,Tm作为上转换核结构可将近红外光转...
王百齐刘璐敏李琛张建微陈肇舒悦令狐晓钰赵悦
不同中效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选用不同中效糖皮质激素(GC)诱导缓解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初治PNS患儿54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曲安西龙组、甲泼尼龙组,3组分别给予相应足量激素治疗。动态监测各组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浆白蛋白(Alb)、血浆胆固醇(Tcho)的变化,同时记录服用GC后尿蛋白转阴的时间。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GRα和GR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甲泼尼龙对24h Upro的降低和血浆Alb的升高作用优于曲安西龙和泼尼松,尿蛋白转阴时间甲泼尼龙组及曲安西龙组较泼尼松组短,甲泼尼龙上调GRα的能力优于曲安西龙及泼尼松,而甲泼尼龙及曲安西龙抑制GRβ表达亢进的能力优于泼尼松。结论服用GC后,尿蛋白的转阴时间、Upro与血Alb的动态变化、GR的水平均可作为PNS诱导缓解期综合评价GC疗效的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初治儿童PNSGC诱导缓解的治疗阶段选用甲泼尼龙或曲安西龙的疗效优于泼尼松。
张碧丽李琛林书祥王文红李莉张瑄范树颖杜悦新
关键词:甲泼尼龙曲安西龙泼尼松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受体
沧州地区5岁以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2019年
【目的】探讨沦州地区5岁以下小儿轮状病毒(RV)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本地区哨点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15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标本RV抗原。【结果】1533例腹泻儿童中,RV阳性率为21.00%;男女腹泻儿童R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6~12个月和13~24个月腹泻儿童RV阳性率分别为33.97%和37.13%,明显高于<6个月、25~36个月和37~60个月腹泻儿童的阳性率(P<0.05);10~12月份腹泻儿童RV阳性率为33.40%,明显高于1~3月份、4~6月份和7~9月份(P<0.05);1~3月份腹泻儿童RV阳性率为20.85%,明显高于4~6月份和7~9月份(P<0.05);RV感染腹泻患儿呕吐和体温≥38C比例分别为34.78%和32.61%,明显高于非RV感染患儿(P<0.05)。【结论】沧州地区5岁以下小儿腹泻中,RV感染主要集中在6~24个月儿童,全年第四季度感染率较高,RV感染与非RV感染临床症状差异显著。
阎志新李琛蔡永艳马娜李芳芳
关键词:儿童
天津市氯化工行业环境PCDD/Fs人体暴露及相关标志物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天津市某氯化工厂工人及周边居民PCDD/Fs内外暴露水平,探索内暴露水平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并筛选显著差异位点,寻找不同PCDD/Fs暴露水平之间的差异蛋白,筛选与PCDD/Fs暴...
李琛
关键词:硫化亚铁差异蛋白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对IBS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脑肠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肠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BS患儿124例,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62例,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前提下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脑肠肽指标血清P物质(SP)、神经降压素(NT)、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并观察炎症因子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P、NT、GAS、MTL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血清IL-10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对调节IBS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肠肽、炎症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李琛刘秀芬刘志明宫经新张品
关键词:醒脾养儿颗粒复方嗜酸乳杆菌T淋巴细胞亚群脑肠肽炎症因子
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特点脑电分析及治疗护理
2016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科因病毒性脑炎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总结其脑电图特点,结合临床症状提出针对性治疗护理方法;结果:90例患儿中,大多伴有高热及头晕头痛症状,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重度异常的有1例,中度异常的有13例,轻度异常的有76例,全部90例患儿经过1个月左右的对症治疗护理后,87例痊愈,3例好转;结论:高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不同,脑电图的特点也不同,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情况对症护理。
许晓琳孙玉敏李琛张艳杨青张清涛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分析治疗护理
以假性肾衰竭为表现的婴幼儿膀胱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假性肾衰竭的少见病因、小儿膀胱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后病情变化,考虑膀胱破裂可能,行开腹探查术明确.结果2岁女童,急性起病,以呕吐、腹水、无尿就诊,诊断急性肾衰竭,经导尿大量淡红色尿液后,腹水迅速减少,24小时内血肌酐及尿素正常.经增强CT扫描示肝肾隐窝、肠间隙、双侧髂窝区及膀胱后方高密度影,考虑对比剂外渗.行开腹探查手术明确膀胱破裂诊断并缝合破裂口.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患儿排尿正常,无血尿、腹胀,监测血肌酐正常,B超未见腹水,提示膀胱裂口愈合.结论婴幼儿出现急性肾衰竭表现,当常规病因无法解释病情时应注意膀胱破裂可能,及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
李琛李晓卿王晓敏
关键词:膀胱破裂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