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天亮
-

-

- 所属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 路慧婷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一人公司 规制完善 存废 反致制度 法律行为
- 段益

- 作品数:39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研究主题:民航院校 民航 瞿秋白 思政课教师 课程
- 论张謇近代法治观及其实践
-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知识分子开始弃旧趋新,传统的封建文士群体走向衰亡,新兴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则逐渐成长,张謇是这个群体其中的一员。他事业的出发点是实业救国,然而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认识到清朝封建政治法律体制的落后和...
- 袁天亮
- 关键词:宪政法治经济法法律体制
- 文献传递
- 反致制度之存废
- 2007年
- 价值是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是制度设计的归宿。一种制度的存废关键在于其价值的有无。自反致制度产生以来,关于其存废之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通过对反致制度的价值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国际私法的发展,反致制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 路慧婷袁天亮
- 关键词:反致制度司法判例
- 清末法学教育概况
- 2007年
- 尊卑有序、贵贱不等和皇权至上是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精要,并且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想转变传统法律观念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在清末变革的背景下,清政府通过法政学堂和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式法学教育以及海外留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以西方的法律观念为指导,按照现代法律部门的分类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多使用西文,教师也多为西方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些新型的法律人才,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传统法律观念向现代法律观念的转变。同时,它也促使礼法分离和现代法学的建立,并为体现法治文明的司法体系的形成作了法理上的准备。
- 袁天亮
- 关键词:传统法律观念
- 从旧同盟到新同盟——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政策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二战结束后,苏美英三国签订了旨在划分欧洲和远东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条约》。两大阵营的代表———美苏两国划分欧洲和远东势力范围,其在远东势力范围内划分的重点是中国、朝鲜、外蒙古,重中之重又是在中国这块矛盾聚集的土地上,这又必然涉及到苏联、美国、国民党、共产党这样一个对新中国战后对外政策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三国四方”的关系要对“一边倒”政策的成因进行一个较全面的研究,必须对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一个多角度、全方面的考察与论证,并从二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三国四方”的关系来分析“一边倒”政策的成因。
- 段益袁天亮
- 关键词:一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