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德
作品数: 63被引量:370H指数:12
  • 所属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春梅
作品数:13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妇女角色 哈尼族 互惠 民族社会 文化模式
曾少聪
作品数:65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华侨华人 海外移民 民族问题 海外华人 中华民族
郑宇
作品数:53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哈尼族 苗族 仪式 少数民族 经济人类学
孙信茹
作品数:90被引量:624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媒介 普米族 民族志 媒介化社会 文化建构
刘锋
作品数:47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苗族 兰科植物 分布新记录 婚姻 苗族服饰
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被引量:22
2001年
As a case study of the typology of social economy,th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and peasant economy has been controlled by the evolutional discours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Although many concepts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y,tribal economy and peasant economy do not belong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they are the theories that anthropology has to discuss.These abstract concepts have often helped people to put forward the range and limitation of a discussion and to find accurate clues for investigation,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concepts have often hidd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crete situations.If the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economy could find that economy expresses various types when combined with various cultural conditions,this analysis may give us an enlightened perspective to look closely at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s of human beings.
陈庆德
关键词:农业社会农民经济人类学工业经济
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被引量:13
2006年
文化产业中创意性生产和普通性生产的裂化、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性间歇与文化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特征,赋予同一或不同文化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并通过固定成本的投入为其奠定生存基础,特定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勾勒出其生存空间;同类或替代产品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塑造了他们生存关系的要素关联性,建构了文化产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只承认单一的组织载体或生产模式。
陈庆德
关键词:文化产业
理论性与人类学被引量:2
2006年
人类学在西方的学术框架中属于基础学科,在大学里也普遍设置了人类学系。在我国,人类学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在学术界、大学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了解学科的历史,准确地把握人类学的焦点问题,才能更好地展望学科的发展。笔者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之托,约请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4所大学的学者做了这一组笔谈。云南大学的陈庆德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民族学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他认为人类学的理论性存在问题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并批评了人类学的“反理论性”趋向。北京大学的高丙中教授从国外民族志与田野调查的发展得出结论:人类学的主流研究取向是以国外社会的实地调查为依据的研究,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必须转向海外和国外研究,使中国从一个民族志的田野变为民族志的主体。事实上,国内的一些博士生已经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蒙古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认为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主题是讨论“关系”,或者是研讨“和谐关系”。笔者简单地概括了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指出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对田野调查、族群与区域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取向4个方面进行思考。当然,本次讨论是极为有限的,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及同行们更多地关注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陈庆德
关键词:人类学学科建设
经济过程的生态基础被引量:1
2009年
经济的生态分析提出了一个大尺度的时空视野,是对整体性关系的强调。生态系统与社会文化模式的交渗,导致了不同民族共同体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展现了民族经济不同的发展道路、方式和方向。生态危机社会性表达的核心,不是人与自然的平等问题,而是人与人的平等问题。它是经济人类学从生态的角度,对现代社会或现代性所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质疑、反思和批判。
陈庆德潘春梅
关键词:生态系统经济过程文化模式
文化经济学的基点与内涵被引量:10
2006年
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对现代社会中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已成为一个普遍经济事实的回应;是在回答文化存在何以成为经济事实这一总问题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的经济化关系进行理论阐释的一门新学科。在“文化”一词的使用与评价的歧义性中,追问了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社会基础,分析了文化经济学的重心与范围的问题。
陈庆德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品文化经济学
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被引量:20
2006年
消费从来就是“文化”的。文化规制及其意义渗入不仅对消费行为实现了全面性的覆盖,而且为消费行为划分了等级层次。给各种进入使用或消费的物品赋予文化产品的意义,就使文化产品得到了外延的扩展或泛化,消费在不同社会的历史差异性中,呈现为一个由文化赋予、规制并追随其意义变换而变化的动态结构。关注消费中文化意义的赋予与变化,充分挖掘产品内在的文化要素,可以为现存市场体系中的边缘者或新入者提供更多更大的机会,为改变他们在现实经济体系中的参与条件、参与方式和参与地位提供可能。
陈庆德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品
人类学生态分析聚焦的问题本质与涵义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对研究生态问题的诸多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提出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类在整体历史中一个特殊断代上形成的特殊生活生产方式使人类的需要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损害到整个地球包括人类的所有生产存在的条件。文章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人类中心主义作了全新的理解,认为人的生态系统及其问题,只能以人为基点来认识和解决。
陈庆德
关键词:人类学生态分析
云南民族经济在皇朝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中的开发进程被引量:1
1998年
1276年元朝立云南行中书省,是云南民族经济开发中具有根本性变革意义的重大事件。自此开始,云南民族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置于了皇权制度的直接主导下。在政治上,它表现为皇权制度以中央集权的社会统一模式,对多元化的地域民族经济体进行民族或制度认同的社会整合...
陈庆德
关键词:土司制度云南农业中央集权社会整合
民族经济研究的学科体系问题被引量:2
2010年
陈庆德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经济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的城乡结构与城市化发展被引量:2
2002年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基点上 ,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不是区域经济问题而是民族发展问题。西部少数民族问题与农民问题的交织 ,使城乡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成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的最基本和最迫切的问题。应突破以往的城市化思路和模式 ,以制度创新作为整个战略选择的基点并把中等城市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
董宝琪陈庆德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城乡结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