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旻
作品数: 27被引量:87H指数:6
  • 所属机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相关作者

回潮率控制与成纱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探讨回潮率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及控制途径。阐述了纺纱各工序半制品和成品回潮率与成纱质量的关系。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各工序回潮率和吸放湿要求以及控制途经和措施。认为:控制回潮率是实现纺纱生产良好和稳定产品质量的保证,相对湿度是影响回潮率的主要因素,控制温湿度是控制各工序回潮率的主要途径。实际生产中,应针对原料特性、纺纱季节以及各工序生产特点,通过控制和调节温湿度,使半制品和成品达到回潮率要求,并处于合理的吸放湿状态,以较好地达到稳定质量、降低细纱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徐旻
关键词:回潮率相对湿度可纺性棉结纱疵
纱线质量的系统控制技术
将纱线质量指标体系,归纳为形状状态、表面状态和内在状态三大类。指出现代纺纱质量控制,是实现对纱线质量的系统控制。应建立对纱线质量的离线检测、在线检测和控制、生产系统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质量控制体系。
徐旻
关键词:棉纺工艺纱线质量系统控制技术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纺纱厂设计与管理中的节电措施
探讨纺纱厂设计与管理中的节电措施.介绍了某公司4个纱线品种纺纱电耗所占直接生产成本的比例,考量产品生产成本电耗指标.在工厂设计和改造中选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新型驱动技术、水冷电机、滤波无功补偿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取对...
徐旻张一
关键词:纺纱厂生产管理节电方法
文献传递
国产聚酰亚胺纤维性能及其纱线生产被引量:4
2018年
探讨国产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及其纱线的开发。介绍和分析了国产高性能聚酰亚胺短纤的主要性能以及评价标准。采用国产聚酰亚胺纤维为原料,以18tex针织用纱的生产过程为例,总结了9.8tex^18tex系列纯纺及混纺单纱和股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会。认为:加强对国产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可以使具有优异性能的国产聚酰亚胺纤维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
王新华徐旻
关键词:聚酰亚胺纤维耐高温性能抗菌性能
我国棉纺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探讨被引量:19
2016年
探讨我国棉纺行业智能制造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对比分析了"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分析了我国棉纺行业面临的挑战;总结了我国棉纺行业应加快的研究方向,并对我国棉纺行业智能制造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加速行业技术进步,推进智能制造,是提升我国棉纺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徐旻
关键词:棉纺行业清梳联
优化络筒清纱工艺的几点体会被引量:6
2013年
总结络筒清纱工艺参数优化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现代清纱系统质量控制的特点,分别介绍了采用Quantum2型和Quantum3型电子清纱器的C/T 60/40 14.6 tex品种的清纱工艺优化过程。指出,现代清纱系统能够有效监控纱线质量并指导控制前道生产;清纱参数的合理优化应以准确掌握原纱疵点分布情况和后道织物质量要求为前提,以达到兼顾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徐旻傅柏春
关键词:纱疵清纱工艺
细纱机后区牵伸形式分析与工艺优化
探讨细纱机几种后区牵伸形式的特点及工艺优化配置.介绍了简单岁拉直线牵伸形式、V形曲线牵伸形式、V形曲线牵伸加控制辊牵伸形式和双胶圈牵伸形式等4种细纱后区形式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对V形曲线牵伸加控制辊后区牵伸形式、双胶...
徐旻
关键词:细纱机牵伸形式
文献传递
现代清纱系统工艺优化的探讨与实践
阐述了现代清纱系统质量控制的特点,结合生产实践,就如何掌握纱线疵点分布情况,结合后道织物质量要求,有效监控纱线质量并指导控制前道生产,实现技术经济要求,合理优化USTERQuantum清纱系统工艺进行探讨与实践。
徐旻傅柏春吴敏
关键词:纺纱生产清纱工艺参数优化
文献传递
使用优质胶辊胶圈稳定提高成纱品质的生产实践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现代纺纱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优质胶辊胶圈提高成纱产品质量,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纺纱技术进步,纱线结构变化、纱线成分变化、纺纱工艺变化,说明使用优质胶辊胶圈的重要性。文章还结合生产实际,围绕胶辊胶圈选型、制作保养、使用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优质胶辊胶圈器材的综合使用性能,稳定提高成纱品质,展开了探讨与实践,指出应选择与企业自身产品相匹配的胶辊胶圈;胶辊的磨砺工作是胶辊制作的关键;胶辊要按期实行回磨,定期保养。
徐旻胥传宏
关键词:纺纱技术胶辊胶圈选型
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分析了我国棉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的主要性能和作用,并对几个典型车间应用效果进行阐述分析。指出: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棉纺织企业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认为:通过实现棉纺生产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棉纺织企业加速技术进步、管理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朱朝华徐旻杨康康陈冲王仲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棉纺设备网络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