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涛
所属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所在地区: 上海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王群 作品数:204 被引量:1,330 H指数:1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食管癌 试剂盒 肺腺癌 谭黎杰 作品数:124 被引量:1,140 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胸腔镜 食管肿瘤 肺移植 电视胸腔镜 蒋伟 作品数:70 被引量:610 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电视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肿瘤 范虹 作品数:62 被引量:403 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肺腺癌 试剂盒 表达量 分子诊断技术 胸腔镜 葛棣 作品数:104 被引量:706 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肺癌 胸腔镜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Chamberlain手术在纵隔肿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Chamberlain手术在不明原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和前纵隔占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左前纵隔切开入路 ,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占位进行活检术 ,其中 2例同期行心包开窗术。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确诊率达 10 0 %。 2例心包积液患者同期行心包开窗术效果良好。本组手术时间平均短于 1h ,手术出血量少于 10 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 6d ,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Chamberlain对于纵隔镜难以到达的第 5、第 6组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纵隔占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 蒋伟 王群 徐松涛 范虹关键词:纵隔肿物 心包积液 紫杉类联合奥沙利铂作为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紫杉类联合奥沙利铂的3周化疗方案对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1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予以紫杉醇(135 mg/m2)或多西紫杉醇(75mg/m2)联合奥沙利铂(130mg/m2)化疗后手术的方案,每3周重复1次,行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化后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其中Ⅲ度粒细胞减少3例,其余不良反应均为Ⅰ度~Ⅱ度,没有因化疗毒性所致的给药延迟和/或剂量调整。30例患者肿瘤R0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例,房颤2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无肿瘤细胞残留(P0)2例,肿瘤细胞残留1%~50%(P1)8例,肿瘤细胞残留>50%(P2)21例。结论对于可切除的临床分期T3~T4a的食管鳞癌患者,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方案耐受性好,对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肿瘤发展。 薛亮 王群 谭黎杰 袁云锋 徐松涛关键词:食管鳞癌 新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2年 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通过对细胞或组织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刺激,启动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获得相应细胞或组织对该刺激的耐受性,从而增强对其后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耐受。1986年,Murry等,在研究犬的心肌梗死模型时首先报告了IP的作用。 徐松涛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内源性保护机制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模型 耐受性 热缺血期通气对大鼠无心跳供肺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肺移植手术中,心脏停跳后热缺血期通气对大鼠无心跳供肺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4只,按供体鼠体质量稍轻于受体鼠的原则,将其随机配成32对。将32对大鼠随机分为热缺血3h不通气组(warm is-chemia with non-ventilation,WNV组)和热缺血3h并机械通气3h组(warm ischemia with ventilation,WV组)2组,每组16对;每组大鼠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2h亚组和再灌注24h亚组,每亚组8对。建立大鼠无心跳供肺移植模型,再灌注2h或24h后对移植肺进行血气分析并处死大鼠,取其肺组织,检测肺湿干质量比、肺损伤病理评分、细胞凋亡等指标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左肺静脉的氧分压(PaO2)在WNV组和WV组的2个再灌注2h亚组之间以及2个再灌注24h亚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右颈动脉PaO2仅在2个再灌注24h亚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左肺湿干质量比和光镜形态学病理损伤评分在2个再灌注24h亚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凋亡指数在2个再灌注2h亚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显示WV组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较WNV组轻。结论:热缺血期通气能够改善大鼠无心跳供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示无心跳供肺热缺血时间在低温且肝素化通气状况下可达3h。 郭卫刚 谭黎杰 王群 薛亮 徐松涛关键词:肺移植 通气 热缺血时间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5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60例(全胸腔镜手术组,其中男83例,女77例;平均年龄60.8岁)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生存数据,并与同期357例(开放手术组,其中男222例,女135例;平均年龄59.5岁)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全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转开胸率为5.0%(8/160)。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113.0 min vs.125.0 min,P=0.039);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d vs.(9.1±4.6)d,P=0.425]。全胸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15/160)和10.1%(36/357),围术期死亡率为0.6%(1/160)和2.0%(7/357)。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组数[(2.4±1.5)组vs.(2.4±1.7)组,P=0.743]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9.8±6.3)枚vs.(10.1±6.4)枚,P=0.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胸腔镜手术组总体5年生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81.5%vs.67.8%,P=0.001)。进一步按不同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全胸腔镜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86.0%,pⅠb期84.5%,pⅢa期58.8%;开放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pⅠa期92.9%,pⅠb期76.4%,pⅢa期25.3%。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其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放手术的范围,远期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但亟待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蒋伟 奚俊杰 汪灏 葛棣 谭黎杰 范虹 徐松涛 徐正浪 王群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基于医学不确定性知识的临床教学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医生之所以能够治病救人,绝大部分依靠的是确定性医学知识,但临床医学除了确定性的知识外,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的知识。临床医学教学应以确定性知识为主,适当增加一些不确定性的知识,这将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临床医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医学认识的不足或信息不全面而造成的。在临床医学不确定性知识的教学时,应基于医学知识与临床应用不确定性的特点,注重学习确定性的医学知识,探讨和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不确定性知识,以培养医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知识的能力。 林宗武 徐松涛 王群关键词:不确定性 教学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肺癌 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日渐成熟。本文旨在研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Ⅰ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后接受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中位年龄59岁(39~86岁)。分析围术期各项参数。结果:64例患者顺利接受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20 min(90~240 min),中位出血量为50 mL(10~200 mL)。术后中位胸管引流时间为3 d(2~7 d),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3~23 d)。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中转开胸,1例转为肺叶切除。51例毛玻璃样(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变患者的术后病理显示,浸润性腺癌30例,原位腺癌10例,微浸润腺癌6例,良性病变5例。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对有经验的医师而言,是安全可行的,对临床Ⅰ期肺癌患者同时兼具了诊断和治疗的价值,尤其适用于GGO病变的患者。 乔玉磊 林宗武 奚俊杰 徐松涛 蒋伟 王群关键词: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无心跳供体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热缺血时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无心跳供体(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比较不同热缺血时间(WIT)对大鼠移植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供受体随机配对成16对,分成4组,分别为有心跳供体组(对照组,HBD)、NHBD热缺血1 h组(实验组,NHBD1h)、热缺血2 h组(实验组,NHBD2h)和热缺血3 h组(实验组,NHBD3h),每组4对。供肺摘取后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LPD)液中4 h。采用三"袖套"套管法行左肺原位移植术。测定和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 min1、h和2 h的右颈动脉血气,移植后2 h的左肺静脉血气、移植肺湿/干重比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NHBD1h组移植肺再灌注10 min1、h和2 h所采集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77.8±15.5、162.0±19.3和195.5±26.4)和对照组HBD组(187.3±34.4、191.8±36.6和198.8±36.6)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10 min和2 h,NHBD2h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54.8±25.2和116.5±32.1)以及NHBD3h组(121.0±28.2和88.3±23.6)和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NHBD1h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与对照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132.3±33.8vs143.8±17.1),NHBD2h和NHBD3h组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78.8±16.1vs143.8±17.1,70.8±15.5vs143.8±17.1,P<0.05)。NHBD3h组的湿/干重比数值和肺损伤程度病理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在本实验动物模型中,大鼠可以耐受的WIT为1 h。 徐松涛 郭卫刚 谭黎杰 丁建勇 王群关键词:无心跳供体 肺移植 热缺血时间 早期肺癌围术期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2019年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承办的第16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于2019年3月1-2日在广州召开。此次论坛从早期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实践、探索、展望、共识四个角度开展相关学术探讨,达成了专家共识。 无 吴一龙 陆舜 王长利 王俊 程颖 陈晓媛 陈明 王群 范云 揣少坤 汪笑男 张力 杨跃 杨帆 王洁 陈海泉 支修益 胡成平 杨衿记 刘宏旭 蔡开灿 张绪超 刘永煜 黄诚 许林 毛伟敏 周清华 康晓征 李强 张兰军 周建娅 黄云超 汪步海 邬麟 徐松涛 钟文昭 徐世东 杨农 朱正飞 林冬梅 廖日强 宋启斌 杨林 刘再毅 蔡修宇 蒋峰 胡毅关键词:早期肺癌 围术期治疗 循证医学 不同病理分型对Ⅰ期肺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分析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及欧洲呼吸学会提出的肺腺癌新分类对Ⅰ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复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连续328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病理学切片.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83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9&#177;10)岁.根据新分类重新读片分型并记录>5%的成分,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寻找预后风险因素.结果 贴壁为主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为100%.有微乳头成分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49.3%)明显低于无微乳头成分患者(75.4%,x2=8.154,P=0.00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是肿瘤复发(HR=1.796,95% CI:1.469~2.198,P=0.000)和患者死亡(HR=1.967,95% CI:1.507~2.567,P=0.000)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ⅠB期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存在实体成分(HR=1.985,95% CI:1.013 ~3.888,P=0.046)和肿瘤大小(HR=1.941,95% CI:1.455~2.589,P=0.000).结论 新的病理分型在Ⅰ期肺腺癌中具有一定预后价值,实体成分和微乳头成分能对预后产生一定影响,详细记录肿瘤中各种成分非常重要. 蒋伟 奚俊杰 徐松涛 卢韶华 王群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