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晓娟
-

-

- 所属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秦皇岛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相关作者
- 宋兆杰

- 作品数:46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研究主题:苏联科学 氢弹 学术评价 同行评议 创始人
- 刘春

- 作品数:20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 研究主题:教师职业道德 SSCI 可视化 可视化分析 教育公共服务
- 曹海琴

- 作品数:42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义务教育 公共服务均等化 均等化 辅导员 公共文化服务
- 刘元芳

- 作品数:77被引量:6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高校 知识管理 契约理念
- 闫学军

- 作品数:30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研究主题:孔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教学团队 高校
- 高校学术评价问题分析
- 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安排,受制于多种因素,并非都有利于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当前高校学术评价活动中存在的过度量化等问题,是导致学术道德滑坡、学术制度失范、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针对其弊端和危害,进行思考并提出...
- 曾晓娟刘元芳
- 关键词:同行评议
- 布哈林院士:苏联早期的科学活动家
- 2009年
- 布哈林(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Бухарин)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活动家、苏联国家政治体制的缔造者,他还是科学理论家和科学活动家。1920年代末起他逐渐淡出苏联最高决策层,开始了他对苏联科学的重大影响时期。
- 曾晓娟宋兆杰
- “反对世界主义”与苏联科学的厄运
- 2012年
- 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世界主义"的政治运动,科学界也未能幸免。意识形态对科学的粗暴干涉导致苏联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彻底毁灭、物理学也遭到冲击,一些科学家遭到无端指控和迫害,苏联的科学事业遭到重创,其教训值得借鉴。
- 曾晓娟宋兆杰
- 关键词:苏联科学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 2014年
-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这一思路应该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本文总结了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经验,提出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文中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为例,总结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步骤。
- 曹海琴曾晓娟聂兴超
- 维尔纳茨基科学观的当代价值
- 维尔纳茨基不仅是苏联时期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史家和哲学家。他在深入研究地质科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科学观和哲学观,对科学史、科学自由、科学家的个人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精辟的论述,其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 宋兆杰曾晓娟
- 关键词:科学观
- 文献传递
- 乌克兰与俄罗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乌克兰在前苏联时期是仅次于俄罗斯的重要加盟共和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科学事业受到极大冲击,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于俄罗斯;但是,在军工科技方面,乌克兰的实力仍然不容忽视,乌克兰与俄罗斯军工科技领域的合作是两国的必然选择。
- 宋兆杰曾晓娟
- 关键词:军工科技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被引量:4
- 2014年
-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它拓展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对压力的积极解读、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行动与支持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从而构筑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 曾晓娟曹海琴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 从苏联-俄罗斯科学发展看经费重于自由
- 2012年
- 前苏联的科学经受了诸多的苦难。在斯大林时期,科学遭受严重摧残,但是,由于国家对科学的巨大投入,前苏联的科学仍然取得了辉煌成就。前苏联解体后,科学在民主、自由的俄罗斯却迅速衰落。苏联-俄罗斯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经费比自由更为重要。
- 宋兆杰曾晓娟
- 关键词:苏联科学
- 科学伦理学在苏联-俄罗斯的形成与发展
- 2019年
- 20世纪60-80年代,科学伦理学在苏联已经形成。拉扎尔和弗罗洛夫两大学派对科学伦理学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苏联解体后,在艰难的转型时期学者们没有中断对科学伦理学的研究。
- 宋兆杰曾晓娟
- 关键词:科学伦理学弗罗洛夫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及其管理对策——基于河北省高校教师样本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在不同层次高等院校和教师中,运用32个测量项目对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个工作压力源维度和3个压力反应维度以及32个测量项目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问卷通过实证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为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教师的工作压力感与压力反应程度,发现在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全部或部分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这对高校教师差别化压力管理以及教师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借鉴意义。
- 曾晓娟齐芳
-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