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
作品数: 27被引量:54H指数:4
  • 所属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燕来
作品数:76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建筑 聚落 影像 教学过程 电影
饶金通
作品数:24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建筑教育 参数化建模 OBJECTARX 教学过程 建筑设计
王绍森
作品数:128被引量:309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地域建筑 建筑创作 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遗产
杨佳麟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街区 保护修缮 历史建筑 传统村落 活化
李立新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立面设计 反倾销 插入式 钢筋混泥土 钢结构框架
基于专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探索——以厦门大学建筑教育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迁、技术的革新使建筑教育面临着来自学科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本文在分析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建筑教育本质的思索,以厦门大学建筑学科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为例,探讨建筑教育在当代面临的共识性问题与特色化教学系统。
王绍森李立新张燕来
关键词:专业教育特色教学课程体系
基于SD法的邻里中心交往空间使用后评价——以苏州翰林邻里中心为例被引量:13
2020年
SD法也称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是心理学中用于测定心理感受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建筑学领域的研究中。以苏州翰林邻里中心的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测定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通过分析测评结果,揭示当前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形式多样化、组织系统化、空间主题化三方面设计提升建议,使邻里中心的交往空间更具吸引力。
李立新刘磊
关键词:SD法交往空间邻里中心
文化融合视角下闽南乡村民居元素的提取与转译——以《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为例
2024年
厦门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而形成了多重文化交融的现状,由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其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风貌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元素构成较为复杂的民居风格。该文依托《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下称《导则》)的编制逻辑,根据厦门村庄风貌现状及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下多重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将乡村民居建筑风貌分类,提取其主要元素特征并遵循管控原则进行转译,以求最大限度上维持其传统风貌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高扬李立新
关键词:文化融合
建筑意象对电影意境的营造--以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和"意境"的概念来联系"建筑"和"电影",进一步探究建筑意象对电影意境的营造,尝试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解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深入挖掘电影拍摄场地乔家大院文化意蕴的前提下,以"建筑意象"为主要表现元素来剖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人物情绪、影片主题和意境营造,并进一步分析通过建筑意象的重复使电影意境得到深化的作用。
焦晓倩李立新梁婷越
关键词:建筑意象电影意境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画中的建筑哲学被引量:2
2018年
建筑哲学是关于建筑基本的观点,它是对建筑本质的透彻分析,也是对建筑认识的一种研究。而建筑画则是一种对建筑的记录,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有各自建筑的绘图方式。中国的建筑画是中国传统画中独立的一个绘画科目,即山水、花鸟、人物画各成一派。建筑画能反映国家当时的经济、文化背景、建筑的特征以及建造方式,以及风土人情。文章通过对古代建筑画发展的梳理,来追溯中国古代的建筑哲学。
李立新吴卉艳
关键词:建筑建筑画建筑哲学天人合一礼制
几何星球——面向建筑类一年级的计算设计实验被引量:1
2020年
在数字技术以大爆发态冲击各个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学知识体系产生了巨大变革。本文从数字建筑教学发展脉络入手,提出将计算设计引入基础教学的本质性和重要性,并介绍厦门大学以"几何星球"为题展开的建筑类一年级计算设计教学,强调创新性思维与计算性思维的双向培养模式,设定几何、空间及算法三个关键词,通过自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并置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试图透过现象思考本质,探索计算设计与传统建筑学基础教学的结合方式。
孙明宇饶金通李立新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
女性安全与公共空间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社会对女性群体加大关怀,公共空间中的性别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焦点。文章从公共空间性别隔离现象出发,探讨女性安全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与要点,旨在增加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女性安全与性别敏感问题的思考,营造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李立新郑雅奇
关键词:公共空间
外部空间场所感的创造──厦门市白鹭洲白鹭女神广场设计被引量:6
2000年
文章论述了厦门市白鹭洲白鹭女神广场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力图设计出人们能感知的空间环境。创造有意义的外刻空间场所,唤起人们的场所意识。增加对场所的体验。
李立新
关键词:场所感
浅议当今建筑流行趋势的负面影响
2000年
本文通过对当前建筑流行趋势的负面影响的分析,说明了建筑场所的创造必须注重其内部空间的特质,而不应过分地借助外在的信息来表现建筑的性格特征。
李立新
关键词:建筑大型化
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编码及优化设计初探——以建南大会堂为例
2024年
文章以BIM软件为技术手段,借鉴现有历史建筑构件编码的思路框架,以建南大会堂为例,对观众厅顶棚、座椅、地面、侧后墙、挑台等现有构配件的位置、名称、面积、材料、构造做法,根据其声学功能进行分类,并将对应的吸声、扩散、隔声等声学指标身份标识融入其中,形成声学信息数据库,以便实现建南大会堂室内声学构造的原真性记录,作为研究厅堂类历史建筑原真性修复的声学数据载体。结合建南大会堂现场声学测试及模拟分析,探讨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编码及数据库建构的技术途径,以期为实现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的原真性修缮及声学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李昱庭王波王波李立新李渊赵汉清李立新
关键词:原真性声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