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成功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肇敏

- 作品数:179被引量:1,01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胶囊内镜 内镜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胃癌
- 邹晓平

- 作品数:498被引量:3,256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胰腺炎 胰腺癌 胰腺肿瘤 内镜
- 张晓琦

- 作品数:116被引量:5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 李运红

- 作品数:84被引量:55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镜 胰岛素抵抗
- 邹晓平

- 作品数:216被引量:4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超声内镜引导
- 以肝肿大为特征的肝淀粉样变性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病例:患者女,55岁,因"上腹胀痛5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0年8月12日收治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伴纳差,1个月前症状加重,伴乏力、厌油、食欲减退.至我院门诊检查示总胆红素26.4μmol/L,直接胆红素10.4 μmol/L,GGT 425.54 U/L,ALP 624.7 U/L.肝炎病毒血清学、血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阴性.腹部彩超示肝体积明显肿大,脾脏轻度肿大.患者曾有血吸虫疫区生活史,否认传染病史、系统性疾病史、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9 ℃,脉搏93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7/78 mm Hg(1mm Hg=0.133 kPa).
- 邱新运于成功钱铖张晓琦
- 关键词:肝病淀粉样变性肝肿大
- EB病毒感染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双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EB病毒BamW区的121bpDNA片段,用此法对112份结直肠肿瘤和非肿瘤的肠镜活检标本进行了EB病毒DNA检测。结果结直肠腺癌肠镜活检组织中EB病毒阳性率2.9%(2/69),10例配对癌旁、远离癌灶5cm以上结直肠组织和22例非肿瘤病变均阴性,1例直肠类癌亦阴性。结论结直肠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感染率低,两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EB病毒致瘤机制的阐明。
- 张建武王卫萍于成功诸葛宇征邹晓平徐肇敏
- 关键词:结直肠癌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抗亲环素A抗体的检测意义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抗Cyclophilin A抗体(ACA)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ACA与UC的关系。方法用纯化的Cyclophilin A(CyPA)抗原包被微孔反应板建立检测ACA的间接ELISA方法,对67例活动期UC患者,75例内科其他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并对49例经治疗缓解后的UC患者ACA水平进行随访。结果 ACA水平以吸光度(A)值(492nm)表示,正常对照组(n=100)A值为(0.09±0.05),以(x±3s)为正常上限,其A值>0.24为阳性。各组被检患者血清中ACA水平与阳性率(%)为UC(n=67)(0.33±0.20),52.2%;内科其他疾病(n=75)(0.10±0.06),1.3%。UC患者血清中A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其他疾病组(P<0.01)。对49例UC患者血清中ACA水平进行随访观察发现,活动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ACA可能与UC有一定的关系,检测ACA可作为UC的参考诊断指标。
- 张建武诸葛宇征虞伟于成功邹晓平吴毓麟徐肇敏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亲环素A
- 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被引量:6
- 2012年
- 克罗恩病是一种贯穿肠道全层的增殖性疾病,有慢性持续性肠道炎症,各种炎性因子、致纤维化因子等分泌增加,肠间质细胞过度增殖、肠壁上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肠道肌层过度生长,肠壁组织结构紊乱并明显增厚,导致肠壁纤维化形成。肠壁纤维化是克罗恩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有待于对其发生机制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 许佳于成功
- 关键词:克罗恩病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 Smad4和Sirt1基因在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 吴倩倩于成功
-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0年
- 背景:Th17细胞是一类能特异性产生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研究显示其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纳入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53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实时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活动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BMC中IL-17 mRNA表达水平亦最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活动期与缓解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对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 刘雪平王轶赵治彬于成功
- 关键词:CROHN病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17
- 克罗恩病的治疗现状研究
- 2011年
-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因具体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明,造成治疗学上无所突破。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策略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笔者通过阅读研究近年以来国内部分文献资料,并综合整理,就近年来治疗克罗恩病的方法及治疗现状进行小结。
- 张耀辉于成功
- 关键词:克罗恩病
- 环氧合酶-2抑制剂吡罗昔康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吡罗昔康(Piroxicam)对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并结合COX-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结肠癌的预防。方法 细胞株选用SW1116结肠腺癌细胞;细胞增殖实验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OX-2蛋白表达;用DNA云梯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吡罗昔康能够抑制结肠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浓度≥1.0 mmol/L时呈现细胞毒作用。吡罗昔康作用12 h即可显著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作用24 h后,蛋白水平恢复程度与浓度成负相关。吡罗昔康浓度≥0.1 mmol/L时可以诱导SW 1116细胞的凋亡。结论 吡罗昔康抑制结肠腺癌细胞的增殖与抑制COX-2过度表达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由于吡罗昔康的效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进行预防或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研究时,要考虑其有效剂量和用药间隔。
- 于成功陈慧徐肇敏
- 关键词:环氧合酶-2抑制剂吡罗昔康结肠癌细胞生长结肠直肠肿瘤COX-2
- 丁酸钠抑制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不同效/靶比下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定量和定性检测丁酸钠对ICAM1和CE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显示,经0.5、1和2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从74.6%下降至15.9%(效/靶为20),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浓度依赖性,当效/靶为10时亦呈类似变化,与之对应的ICAM1阳性细胞数从92.2%下降至7.6%,而CEA阳性细胞数从1.2%上升至16.6%,荧光显微镜下与流式细胞术的改变相一致。结论:丁酸钠减弱LA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杀伤,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CAM1同时增加CEA的表达,从而改变效/靶细胞的结合有关。
- 阳欣科于成功
- 关键词:丁酸钠结肠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癌胚抗原
- 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调节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1年
- 于成功徐肇敏等
- 关键词:胃癌胃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