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仙先
作品数: 438被引量:1856H指数:21
  • 所属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秦永文
作品数:919被引量:3,671H指数:2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导管 冠心病 高血压
郑兴
作品数:381被引量:1,769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封堵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吴弘
作品数:173被引量:655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封堵器 左心耳 室间隔缺损 导管 镍钛合金
丁继军
作品数:98被引量:752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封堵器 冠心病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经导管闭合
曹江
作品数:121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封堵器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室间隔缺损 心房颤动
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1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的pmVSD患者604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3—7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胸片。结果604例患者中封堵成功576例,共置入封堵器583枚,放弃封堵28例,手术成功率95.4%。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8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56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4例。3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11例,9例在3周内恢复,2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1例术前有一过性cAVB,另1例为同时封堵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术后即刻,69例(12.0%)有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7d,31例分流完全消失,仍有38例(6.6%)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5例,2例由术前的微量加重到术后少量反流,3例由少量加重到中量;术后出现三尖瓣微-少量反流32例,中量反流3例。5例机械性溶血,其中1例持续5d无好转,经导管取出封堵器,其余4例均在术后3~14d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加压包扎后消失。封堵器脱落1例,经导管取出,并成功行封堵治疗。封堵器移位1例,在原位置入另一封堵器。结论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璟游晓华赵仙先胡健强曹江徐荣良吴弘陈少萍章建梁郑兴秦永文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封堵器
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封堵术前后的彩超观察和分析
2005年
李卫萍赵宝珍秦永文王尔松赵仙先熊文峰姚炜
关键词:彩色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封堵器
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新器械研制及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FlashPiont^(TM)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用于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FlashPiont^(TM)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头端为螺旋形弯曲状,设有4个消融电极。选用健康实验犬10只,均经股动脉鞘管将FlashPiont^(TM)导管送入右肾动脉主干放电消融2次。术后1个月复查肾动脉造影并处死实验犬,作肾动脉交感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10只实验犬均顺利完成一侧去肾神经术。术后即刻肾动脉造影未见肾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及夹层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见两侧肾动脉均通畅,未发现肾动脉狭窄、夹层等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肾动脉血管周围交感神经明显坏死。结论 FlashPiont^(TM)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安全、有效地消融犬肾交感神经。
张建陈翔郭志福诸国俊阚通谭洪文赵仙先马丽萍
经皮穿刺封堵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应用解剖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为经皮穿刺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封堵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测量38例(男25.女13)正常成年人的心标本的室间隔膜部及周围结构。结果:室间隔膜部的形态可分为三角型、圆型和椭圆型;各型的出现率分别为58%(22例)、23.7%(9例)和18.3%(7例)。室间隔膜部在左室面的高度为(8.79±2.27)mm。右室面高度为(6.43±1.43)mm。室间隔膜部的长度为(9.37±2.52)mm。室间隔膜部上、下、前、后方和中点的厚度分别为(0.80±0.19)mm、(0.70±0.16)mm、(0.78±0.28)mm、(0.75±0.1 5)mm和(0.52±0.13)mm。结论:室间隔膜部以三角型为主,多位于室上嵴的后缘,膜部的左室面高于右室而和靠近右室面,建议封堵器的左室面的面积应大于右室面。
纪荣明李玉泉姜宗来秦永文赵仙先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一种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导丝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置入鞘管及导管的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导丝置入鞘管及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TRI的病例中,术前Allen试验阳性、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后穿刺套管回血满意但无法置入直导丝的21例患者,经套管将PTCA导丝送至锁骨下动脉处,置入6F桡动脉鞘管,经PTCA导丝推送5F造影导管至肱动脉,交换导丝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即刻拔除鞘管,观察术后即刻至术后3d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出血、血肿、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成功应用PTCA导丝(Runthrough NS导丝)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2例(57.1%)患者随后完成经桡动脉PTCA及植入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发生桡动脉痉挛。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无造影剂外渗,术后即刻至术后3d内无穿刺点出血、前臂血肿、迷走反射及假性动脉瘤,术后监测血压良好。结论桡动脉穿刺时穿刺针或套管回血满意、直导丝无法置入时,可应用PTCA导丝通过前臂血管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脉造影。该方法安全、有效,提高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可作为桡动脉穿刺时的一种备选方法。
张志钢张必利刘宇秦永文赵仙先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
自制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196例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先心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男88例,女108例,年龄2~56岁,平均17.17±12.00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
秦永文赵仙先郑兴丁继军曹江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导管插入术封堵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经导管封堵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正>目的:探索应用自制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18(男10,女8)例,年龄 1~12(8±3)岁,体质量12~65(29±15)...
赵仙先秦永文王尔松郑兴张振远徐荣良毛红娟
文献传递
基于整合医学理念的心解剖教学设计构想被引量:4
2015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为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制定的本科生医学教育标准中指出“课程计划应该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整合包括课程组成部分的横向整合”.而近几年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循证医学的发展也体现了医学整合的趋势.因此,在整合医学发展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教学设计也应体现这种“整合”的理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求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心解剖教学过程中如何灌输整合医学理念进行了探讨.
白元陈少萍秦永文赵仙先徐茂锦
关键词:教学设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育标准心血管疾病课程计划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30 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Vmax并计算E A比值。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 <2 0时 ,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 ,舒张功能出现减退。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 。
马丽萍秦永文郑兴丁继军赵仙先边长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一种封堵面为可吸收材料的左心耳封堵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封堵面为可吸收材料的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由若干金属丝形成,所述固定盘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倒刺;还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阻流膜,所述阻流膜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并且所述...
黄新苗刁繁荣张志钢赵腾白元姜海滨刘宗军黄松群郭志福秦永文赵仙先曹江周炳炎秦爱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