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凤娣
-

-

- 所属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温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胡燕

- 作品数:114被引量:6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肿瘤 鸦胆子油乳 年轻妇女
- 郑飞云

- 作品数:260被引量:1,2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 陈云琴

- 作品数:56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妊娠合并 宫腔镜 妊娠 尖锐湿疣 抗磷脂综合征
- 张吟雪

- 作品数:26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 妇科腹腔镜手术 肾素 手术治疗
- 胡玉转

- 作品数:8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同步换血 婴儿 临床护理路径
-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3例分析
- 1999年
- 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5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原发不孕26例,继发不孕27例。年龄24~38岁,平均29.4岁。不孕年限2~5年25例,6~8年23例,10年以上...
- 张吟雪陈凤娣林金菊
- 关键词:女性不育症腹腔镜
-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17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CIN患者多为生育期妇女,多因性交后出血,白带异常就诊,病程较长,...
- 陈凤娣朱华胡燕
- 文献传递
- 33例宫颈病变锥切术后再处理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术后病理升级患者的再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01月至2008年06月宫颈锥切术后再手术病例的切缘情况、病灶残留、再次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对照。
- 周凯赵红琴陈凤娣刘自杰
- 文献传递
- 复发性巨大子宫内膜息肉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者女,26岁,已婚,GOP0,因“婚后4年未孕,外阴块物突出4d,加重2d”于2007年2月28日入院。平素月经不规则,周期紊乱,经期为10—15d.量中.伴痛经.婚后4年一直未孕。入院前4d用力解小便时外阴口见一大小约3cm×4cm大小的块物脱出,伴恶臭,便后肿块自然回纳,患者自觉腰部及下腹持续性胀痛,伴尿痛、尿急、尿频,日解小便7~8次,偶有尿失禁,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2d前再次用力解大便时见一大小约5cm×6cm大小的肿块脱出,不可回纳,伴阴道少量出血,遂收住本院。
- 包香香陈凤娣洪卫
- 关键词:复发性持续性胀痛少量出血未孕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 15 0例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资料 ,其中卵巢肿瘤剥除术 14 6例 ,附件切除术 4例。 结果 15 0例均获成功 ,无一例中转开腹 ;2例轻度腹膜外气肿 ,无其他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 10 0ml,平均手术时间 80min ,平均住院时间 4 3d。随访 12 8例 ,平均随访 3 8年 ,除巧克力囊肿复发 4例 (4/ 38)外 ,余无复发。合并不孕 15例 ,6例妊娠 ,受孕率 4 0 %。 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凤娣张吟雪胡燕
-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
- 不典型子宫肌壁间妊娠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高值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pregnancy,IMP)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与宫腔及输卵管均不相通,该病发病率极低,约为1/30000[1]。其临床表现通常缺乏特异性,与宫内妊娠、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难以区分,易发生误诊,导致病情拖延,甚至出现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本文报告1例清宫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异常增高而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的IMP病例,旨在探究IMP的早期鉴别诊断以及如何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 王毓莉周清胡燕陈凤娣
- 关键词:子宫肌壁间妊娠异位妊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滋养细胞疾病
- 血清CA125测定对鉴别盆腔包块的意义
- 1998年
- 血清CA125测定对鉴别盆腔包块的意义陈凤娣1林金菊1林向阳2盆腔包块的诊断及良恶性包块的鉴别仍是目前妇科领域中的难题。最初发现80%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上皮性卵巢癌的单克隆抗体)升高(1),近十年研究发现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性疾...
- 陈凤娣林金菊林向阳
- 关键词:盆腔肿块血清CA125
- 妇科急性DIC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妇科DIC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89年 9月至 1999年 5月间收住的3例妇科急性DIC经过治疗 ,均治愈 ,预后好。结论 :妇科DIC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①创伤 ,手术损伤 ,器官或肿瘤 (尤其是恶性肿瘤 )破裂 ,及时发现抢救 ,预后好。②发生在败血症或休克晚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 ,抢救过晚 ,预后差。治疗关键是果断去除病因 。
- 陈凤娣洪卫米日古丽牙生
- 关键词:妇科DIC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指标动态观察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凝血实验室指标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6例在分娩前后出现DIC的产妇,于确诊DIC时,对症治疗后2 h、24 h、7 d常规凝血试验及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组织因子(TF)含量,同时检测31名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发生DIC的产妇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凝血试验均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后各参数逐渐恢复正常,至第7天大部分参数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治疗前血浆DD、Ⅷ∶C、VWF、TF、TA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T∶A、PLG∶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7天时,除DD、VWF、TF、PLG∶A有轻度异常外,其余参数基本正常。结论常规凝血指标及凝血分子标志物不仅可用于诊断产妇DIC,也是产妇DIC治疗过程中很好的监测指标。
- 池胜英王明山谢海啸陈凤娣
- 关键词: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试验
- 论妇产科学教育中现代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互补
- 21世纪,多媒体与英特网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愈来愈走向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妇产科学教学方式也不例外。但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之时,我们在反思,难道现代多媒体...
- 许张晔陈凤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