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东
作品数: 44被引量:116H指数:6
  • 所属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新乡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余涵
作品数:23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压差 房水 囊袋内 娩核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刘海凤
作品数:21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眼科 青光眼视网膜 青光眼 囊袋内 娩核
余涵
作品数:22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青光眼 激光疗法 YAG 疗效观察
杨尊之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研究主题:眼科 免疫学 激光疗法 泪道阻塞 儿童
付群
作品数:41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挫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绿激光治疗 后视网膜 不同时段
大面积黄色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面积黄色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较大黄色瘤患者36例40眼,女性35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8-60岁之间,均位于眼睑的内上方,面积大于6×6mm,手术切除...
张向东吴雪
中药联合地塞米松防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
1998年
目的探讨易被病人接受、安全、有效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后囊混浊的防治措施。方法对86例(103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均于术后d7开始服用中药,全程共服30副,0.5a后随诊,按后囊混浊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03眼中0级91眼占88.3%,Ⅰ级5眼占4.9%,Ⅱ级7眼占6.8%,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其他报道(15%~50%),有效防治率93.2%。结论口服中药结合0.5g·L-1地塞米松滴眼是一种易于被病人接受、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方法。
余涵张向东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混浊
提上睑肌-Müller肌延长术治疗眼型Graves病上睑退缩被引量:3
2006年
张向东
关键词:眼型GRAVES病上睑退缩肌延长术提上睑肌角膜溃疡眼部病变
视网膜视力计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手持式视网膜视力计(retinometer)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准确程度。方法运用手持式视网膜视力计对105例121眼白内障进行测量,记录术前和术后两次测量结果,同时记录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视网膜视力和术后矫正视力的符合情况。结果具有一、二级硬度晶状体核的患者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加重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下降(P<0.001)。结论手持式视网膜视力仪判断屈光间质浑浊者的视网膜功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屈光间质浑浊严重者,单用此种测量方法来推断其视网膜的功能还不够精确,尚须结合临床上的其他功能检查。
余涵张向东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视力
多发性硬化并球后视神经炎8例
2005年
目的了解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M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视力下降8例,眼震3例,意向性震颤3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2个以上不同部位的病灶8例,病程在1年以上8例,有2次以上的缓解与复发8例,年龄除1例为5岁外余均大于10岁。结论视力减退,眼底正常,反复发作与缓解2次以上,病程超过1年的10岁以上儿童,CT和(或)MRI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超过2个以上部位病灶可考虑MS的诊断。
余涵高建芝张向东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球后视神经炎儿童
DR患者血清中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和IGF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50例T2DM患者[包括14例无DR的T2DM患者(NDR)、16例单纯型DR患者(BDR)、20例增生型DR患者(PDR)]及2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Ⅰ、IGF-Ⅱ和IGFBP-3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F-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1);PDR组IGF-Ⅰ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后者又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和BDR组IGF-Ⅱ水平显著低于NDR组(P<0.05)。NDR组、BDR组和PDR组间IGFBP-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Ⅰ和IGF-Ⅱ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过程,并与视网膜病变类型相关。
余涵张向东付群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结膜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17例新生儿结膜炎患者作沙眼衣原体 PCR检测 ,PCR- CT-DNA阳性患儿 ,作产妇宫颈 CT检测。结果 新生儿结膜炎 ,PCR- CT- DNA阳性率为 4 8.7% ,母婴传播率为 84 .2 % ,新生儿肺炎并发率 36 .7% .结论 沙眼衣原体为新生儿结膜炎主要的致病菌 ;产道感染为 CT感染的重要感染途径 ;
白海涛张向东孔丽
关键词:新生儿沙眼结膜炎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观察
2006年
李梅英张向东
吡诺克辛钠液对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吡诺克辛钠液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SRA01/04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3组:先加药组:先加吡诺克辛钠液300μL培养23.5h后再加0.5μmol·L-1 H2O2培养30min;后加药组:先加0.5μmol·L-1 H2O2,30min后再加吡诺克辛钠液300μL培养23.5h;对照组:不加药培养24h。对3组细胞标本进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羟自由基水平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和TUNEL法检测凋亡率。结果后加药组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165.17±1.20)nmol·mg-1及羟自由基检测值(0.205±0.010)μmol·L-1均高于先加药组的(161.39±1.83)nmol·mg-1和(0.174±0.010)μmol·L-1,更高于对照组的(146.98±6.19)nmol·mg-1和(0.144±0.010)μmol·L-1,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各组羟自由基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0,P<0.01;F=211.20,P<0.01);Bax及Caspase-3表达的灰度值后加药组为188.50±5.27和198.04±2.44,先加药组为154.02±7.74和186.58±2.40,对照组为142.36±3.33和157.48±1.2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凋亡率后加药组为50%、先加药组为25%、对照组为5%,各组凋亡率通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8,P<0.01);而Bcl-2表达的灰度值对照组为150.05±9.60,先加药组为138.23±4.78、后加药组为126.67±0.59,经统计学分析各组扫描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2,P<0.01)。结论吡诺克辛钠液可通过减低氧化应激反应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且先加药组抑制效应大于后加药组,提示应用氧化应激抑制药对白内障可能具有一定预防效应。
王新李宝华张明昌张向东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甘露醇对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神经上皮层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神经上皮层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对照组,每组分别在造模后1 d、3 d、7 d、15 d四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均选取3只兔,均选取右眼为致伤眼。治疗组在造模后立即静脉注射甘露醇(依据体质量按0. 5 g·kg-1用量),然后每12 h给药1次;生理盐水组造模后在各时间点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对照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4在神经上皮层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兔视网膜神经上皮层AQP-4均有表达,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内核层。造模后1 d和3 d,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对照组3组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AQP-4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造模后7 d和15 d,3组间AQP-4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造模后1 d和3 d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和实验对照组相比,AQP-4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 <0. 05);生理盐水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AQP-4的表达在4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造模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AQP-4的表达随时间呈动态变化;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对照组AQP-4的表达在造模后1 d、3 d、7 d、15 d均逐渐下降,4个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各组在造模后1 d和7 d AQP-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造模后1 d和15 d以及3 d和15 d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AQP-4与挫伤后视网膜水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甘露醇可明显降低视网膜挫伤后早期神经上皮层AQP-4的表达。
任芳芳付群张向东杨尊之
关键词:视网膜挫伤甘露醇水通道蛋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