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健民
-

-

- 所属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崔天盆

- 作品数:95被引量:3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变应性哮喘 哮喘 汉族人群 TIM-3
- 胡丽华

- 作品数:344被引量:1,3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输血 哮喘 汉族人群 变应性哮喘
- 李一荣

- 作品数:162被引量:1,2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多态性 变应性哮喘 聚合酶链反应 HELA细胞
- 李艳

- 作品数:699被引量:4,600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耐药性 多态性 超敏C反应蛋白
- 张平安

- 作品数:257被引量:1,2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汉族人群 脓毒症 冠心病 聚合酶链反应
- 湖北汉族人群GPR154基因多态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湖北汉族人群G蛋白耦联受体154(GPR154)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SNP)563704和SNP546333位点多态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120名健康人群GPR154基因的SNP563704和SNP546333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湖北地区SNP56370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德国人相比,两者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4.260,P<0.01;χ2=11.757,P<0.01);与安徽地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1.427,P>0.05;χ2=0.074,P>0.05);男性与女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中未检测到SNP546333的多态性。结论GRP154基因SNP56370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着种族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 朱红艳吴健民崔天盆
- 关键词:单核甘酸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蛋白亚单位,能以端粒酶的结构RNA组分为模板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防止染色体末端的尾尾融合与降...
- 李一荣吴健民黄翔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免疫检测临床病理
- 文献传递
- 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8
- 2001年
- 吴健民
- 关键词:质量管理循证医学
- 实时荧光PCR检测癌基因MDM_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 ,检测癌基因MDM2 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AML发生、分型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SybrGreenⅠ为荧光指示剂 ,β actin作内参照 ,建立检测MDM2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PCR反应完毕作熔解曲线分析。分析MDM2 mRNA的表达与AML的发病、FAB分型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 5 1℃ ,Mg2 + 浓度 3mmol/L ,牛血清白蛋白 (BSA)浓度 0 1mg/ml,循环次数 4 5次。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8 81%和 15 39%。②AML组MDM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ML各亚型M1、M2 与M3 组MDM2 mRNA表达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 3组之间MDM2 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采用SybrGreenⅠ的Lightcycler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MDM2 mRNA快速、简便、稳定性好。MDM2 mRNA的表达与AML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关系。
- 付康吴蒙吴健民周志明夏淑贞吕文利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检测癌基因MDM2急性白血病
- 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近侧启动子区克隆和序列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 4(IL 4)过度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 4例有明显家族史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和 1例正常儿童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IL 4近侧启动子片段 ,PCR产物经XbaI、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后 ,回收酶切片段 ,再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载体Jx2相连接 ,制备重组质粒。然后经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IL 4 Jx2 ,最后采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①正常儿童IL 4近侧启动子序列与基因库序列相同。② 1例患儿 - 2 2 9位C被A所替代 ,该变异恰好位于正性调节元件 I之内。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IL 4近侧启动子区DNA片段被成功克隆 ,并发现 1例患者IL 4调控元件内一未曾报道过的变异位点 ,这有助于对哮喘者IL 4基因异常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 周玉峰吴健民崔天盆林伟基
-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4启动子分子克隆
- 内含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mRNA 的耐核糖核酸酶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内含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mRNA 部分序列的病毒样颗粒,该病毒样颗粒因噬菌体蛋白包被重组 RNA 而使其包裹的RNA 具有耐核糖核酸酶(RNase)的特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DNA 的部分保守区域,进行 TA 克隆后用限制性内切酶 Hind Ⅲ酶切获得所需要的目的片段,与用Hind Ⅲ酶切的表达载体 pNCCL1相连接.构建一新的表达载体 pNCCL1-PSA,再转化 E.Coli BL21-DE3,用 IPTG 诱导表达噬菌体 MS2包膜蛋白,包膜蛋白可进行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并将 PSAmRNA 部分序列包裹到病毒样颗粒内。结果成功构建得到了新的表达载体 pNCCL1-PSA,经原核表达得到耐 RNase 的内含 PSA mRNA 部分 RNA 序列的病毒样颗粒。结论本研究得到的表达载体 pNCCL1-PSA 及原核表达系统.可以作为以后构建和制备耐 RNase 的 PSA mRNA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的平台,为实验室 PSA mRNA 的检测提供新的标准品及质控品。
- 王露楠吴健民彭建明李金明王忠芳邓巍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病毒粒子噬菌体
- 湖北汉族变应性哮喘患者GPR154基因单倍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54(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54,GPR154)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变应性哮喘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145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120名健康人群GPR154基因的SNP563704和SNP522363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1)变应性哮喘患者SNP563704CC、CT和TT基因型频率是0.324、0.524和0.1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0,P〉0.05);变应性哮喘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4,P〉0.05)。(2)变应性哮喘患者SNP522363CC、CG和GG基因型频率是0.289、0.521和0.1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05);变应性哮喘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3,P〉0.05)。(3)对SNP522363和SNP563704进行单倍型分析,4种频率大于0.03的单倍型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0,P〈0.01)。哮喘组CT和CT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2)。结论 湖北汉族变应性哮喘易感性与单个的单核甘酸多态性无关,但与SNP522363和SNP563704组成的单倍型显著相关。
- 朱红艳吴健民崔天盆
- 关键词:单核甘酸多态性变应性哮喘单倍型
- 甲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现对人甲型肝炎病毒受体 1(huHAVcr 1) ,也叫肾损伤分子 1(Kim 1) ,亦称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 1(Tim 1)及其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
- 崔天盆巫学兰吴健民
-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HAVT细胞免疫粘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AML患者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RT-PCR方法,定量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其与AML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探讨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与Lightcycler荧光PCR仪定量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①AML首治患者、复发患者、完全缓解期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NhTERT分别为299.2±292.8、550.1±441.3、14.0±9.2和12.3±6.7,与健康体检者和完全缓解期患者比较,AML首治患者、复发患者hTE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且AML复发患者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首治患者;②AML首治患者、AML复发患者、AML完全缓解期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端粒酶的活性分别为32.8%±24.3%4、8.6%±31.4%、7.4%±5.1%和7.6%±3.6%,AML首治患者、复发患者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而且AML复发患者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首治患者;③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端粒酶的活性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结论: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的上调是AML发生与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且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呈良好的正相关。
- 李一荣吴健民胡丽华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端粒酶逆转录酶
- 膜电容技术在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吐中的应
- 2004年
- 中性粒细胞参与机体抗菌 ,抗病毒 ,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病理生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吞噬和胞吐发挥其功能。近年来 ,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吐机制进展较快。细胞膜的特性类似电学上的电容器 。
- 刘东方张春光吴健民
- 关键词:全细胞分泌膜片钳膜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