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靓
作品数: 31被引量:71H指数:5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胡天存
作品数:10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公司控制权 所有权结构 上市公司 国法 董事会
单耀文
作品数:3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A股 交易额 三因子模型 中国股票市场 W模型
李雪梅
作品数:94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英语专业 《典仪》 CBI 杰拉德
张威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指挥学院
研究主题:无意识 女性 逃离 社会秩序 欲望
恢弘磅礴 精义入神——评赵炎秋先生等的《狄更斯学术史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英国文学史中的巨擘,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经典地位已无可撼动。他的创作十分广泛,涉及到小说、戏剧、散文、随笔、游记等等,其作品贴近社会现实,针砭时弊,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维多利亚社会,且作品主题多元,对于城市、童年、女性、身份、压抑、环境、权力等均有生动的描绘。
陈靓
关键词:狄更斯学术史研究入神作品主题英国文学史
文化冲突中的本土身份构建——宗教与性别视角下的《爱之药》被引量:6
2007年
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当代美国本土作家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身份的构建。在《爱之药》中,厄德瑞克在铺展开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之后,描述了不同的个体在其间为了探求身份定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从宗教和性别视角,我们可以了解厄德瑞克在构建本土身份中所包含的文化隐喻,以及对本土文化复兴暗示的策略。
陈靓
关键词:本土文学宗教
美国本土文学研究中的杂糅特征理论探源——从生物杂糅到文化杂糅的概念流变被引量:7
2009年
杂糅性作为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在北美殖民地开辟以来,也伴随着美国本土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改变。起初,杂糅最初被界定在生物层面,以白人—本土人的混血儿的形象活跃在早期的本土作品和白人感知之中,被描绘为野蛮和低等的形象。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杂糅的概念逐渐从边缘化的位置摆脱出来,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当代本土作家也因解析角度的更新而赋予了当代本土文化以更独立的文化身份和自我归属的空间。
陈靓
关键词:文化
主题模式下多语种文学课程设计及教材编撰——以复旦大学《外国文学十五讲》为例
2023年
在外国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教材设计中,可以考虑通过主题模式整合不同语种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一方面,主题本身可以定期更换,并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视域和理论进行更新;另一方面,不同语种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本身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比较视域和比较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从世界文学的范畴审视文学性的生成,还可以通过跨语种尝试其它的跨媒介和文学传播及改编等领域的文学教学。本报告将结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十五讲”研究生课程设计及教材撰写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陈靓
关键词:教材编写主题模式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上海会议召开
2010年
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联合主办。来自全国二十八个单位的六十位专家与会。
陈靓
关键词:诗学研究文论中国社科院大学外语
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神话重构——评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中的“恶作剧者”形象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美国本土神话的核心形象,恶作剧者质疑刻板的身份界定,挑战已有的文化模式,强大的自由越界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边缘身份使得他具有较强的颠覆性.在路易斯·厄德里克的文本中,恶作剧者成功地推翻了白人文化的原型,利用自身的流动性身份和变形的能力,反抗白人世界,在一个新的神话体系中构建自己的文化空间.路易斯·厄德里克对传统的恶作剧者进行变革,使其成为美国本土文学和本土身份中的一个新的转折,赋予古老的本土神话以现代性,使恶作剧者成为新时期美国本土作品中个人和文化生存的关键人物.
陈靓
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话语性主体建构——评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中的叙述杂糅被引量:4
2010年
厄德瑞克的创作,将西方经典的多重叙述技巧与本土口述传统结合在一起,将本土语言融入白人的文字之中,这种技巧在结构上界定了杂糅性的文学身份。文本中的叙述性杂糅技巧立足于本土传统,这不仅仅是对视角和语言的简单混杂,而是力图在结构上创建一个杂糅的表述方式,在塑造自身意义的同时,也鼓励对霸权文化统治的抵抗与颠覆。
陈靓
关键词:杂糅本土身份
基金绩效的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胡天存单耀文陈靓
关键词:基金绩效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持有人绩效综合评价基金业管理绩效
当代生态批评的人文向度和理论视野——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詹姆士·恩格尔访谈
2014年
生态批评的主要功能和性质不仅在于从环境存在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将这种审视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它所涉及的更多地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哲学思考。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也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及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一点需在今后的生态研究中加以重视,此外,在与其他批评流派的融合中,生态学批评也呈现出了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在与文学理论、美学、语言学、少数族裔文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中,生态学批评本身的理论机理也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领域。
陈靓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
女性的第三空间——从空间视角看《海的女儿》的权力机制与美学主题被引量:4
2016年
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出发,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构建了海洋、陆地和天空3个空间,并以小美人鱼的身体为中心,一方面揭示空间变化中的权力控制机制,另一方面也通过空间中的权力构建凸显小美人鱼伟大的精神超越和升华。此外,空间视角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性别权力构建,并从身体和性别两个视角审视小美人鱼对空间权力的有效解构,揭示作品中的美学主题。
陈靓
关键词:《海的女儿》性别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