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哲
作品数: 73被引量:1075H指数:19
  • 所属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曾润喜
作品数:144被引量:2,865H指数:2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网络舆情 网络 互联网 政务 新媒体
马亮
作品数:246被引量:3,264H指数:3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政府 电子政务 政府绩效 公共服务 实证研究
翟云
作品数:47被引量:1,090H指数:18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政务服务 互联网 数字政府 政府治理 政务
郑磊
作品数:85被引量:1,941H指数:2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 政务 政府 开放数据
张效羽
作品数:41被引量:425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互联网 行政法规制 规制 互联网经济 分享经济
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坚守与发展被引量:6
2024年
人文学科作为人类重要的知识生产和价值传承体系,显然正在被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人工智能在海量知识搜集、知识翻译、知识归纳、知识发现、知识构造等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但同时也产生了知识伪造、价值误导、知识替代等风险。未来人文学科的发展必然在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共进,一方面要利用好人工智能的优势,实现有益的人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固本培元,巩固人类在原始文献、价值标定、社会进步上的根本作用。在学科发展上,要始终坚守人类主义导向,传承好人文学科的历史价值。
何哲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文学科
官僚体制的悖论、机制及应对被引量:22
2021年
世间任何制度都具有两面性,官僚体制也是一样。官僚体制也就是文官体制,是通过官员考录晋升机制形成的稳固的庞大的国家科层管理群体。中国古代虽然无现代文官体制,但是其率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官僚体制,而近代西方官僚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作为近现代国家制度大体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官僚体制具有积极的一面,其具有公平性、规范性、专业性等优点,但随着官僚制的膨胀和建立日久,其也会逐渐暴露出破坏国家制度的消极一面。东西方的历史皆证明了这一点。官僚体系发展日久,就会弊端逐渐累积,形成破坏国家的机制,包括狭隘的专业视角和部门利益,帕金森定律的规模膨胀和低效率,个体理性大于集体理性的行为逻辑,二次委托代理的权责不对等,考试与逐级晋升的选拔排挤,集体非理性的群体决策,政策执行中的行动扭曲,行政行为中的合谋与对抗,浩如烟海的文牍主义,监督机制的同化和失效等。针对官僚体制之弊,适时地进行整顿、较大层次的调整、加强监督、严控规模、力减文牍,以及贯彻法治等,有助于打破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和促进国家治理。
何哲
关键词:官僚体制官僚主义
“道法礼仁教和同”——论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与当代启示
2025年
无论是从巩固文化主体性还是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对现代治理有所启示,都需要首先解决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不是的问题,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核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长期以来,当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多停留在以地域、民族作为标准的较浅层面,这不利于从深层次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反而很容易陷入盲目追求表象复古的形而上学。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可以发现存在一个清晰的文化内核和发展轴线,就是“道法礼仁教和同”,这一内核以道为理论开端,以法、礼为秩序两翼,以仁为内在导向,以教为核心方法,以和、同为未来理想,构成了具有严整逻辑结构的穿越古今从理论到实践的文化核心。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庞大中华优秀文化体系的延展和对外拓展整合。在当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持这一文化内核,并不断发扬其中的真正精神。
何哲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传统文化文化内核
(四)习近平“4·19讲话”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治理四大核心理念被引量:1
2017年
网络社会是新的人类社会形态,形成了新的人类社会结构,是新的人类文明体系。任何国家在网络社会到来面前,都要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型、适应和构建新的文明体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一年以来,中国网络社会文明形态构建理念基本形成。这一理念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国为要务,以政府为先导,以法律与社会秩序为基础。
何哲
关键词:网络治理心理网络社会文明体系社会结构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管理--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品格与未来被引量:3
2018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公共管理体系作为整个国家行政运作的核心骨干架构,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当前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逻辑与未来趋势进行探究。中国的公共管理体系具有三个核心特征,即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天然的柔性与兼容性、对外交互的世界性。要完善中国公共管理体系,则要解决好若干核心问题,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形成新的公共管理体系的若干特征。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未来,必然因其独特价值和使命,而成为世界公共管理体系改革的的重要方案。
何哲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体系中华文明
什么是分享经济
2016年
安阳工学院陆文生同。学:2015年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分享经济”是其中比较热门的一个。
何哲
关键词:分享经济新名词互联网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被引量:48
2017年
人类正在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活动之中,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态与组织产生极大的改变。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高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人工智能对于政府而言,将对传统政府的职能、效能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产生较为严重的伦理和职能挑战。对于政府而言,一个首要的核心问题是机器能否管理人?这是政府转型所面临的头等重要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分为多个阶段,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参与人类管理行为,本质依然是人的管理;在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替代人类作出决策,将面临着严峻的行政伦理问题;在超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将进入新的阶段,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生共存或许将是一种常态。
何哲
关键词:人工智能行政伦理政府转型社会管理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被引量:36
2014年
当前网络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治理能力和现状的重要领域。网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实体制的治理状况。然而,现有研究对网络社会治理的基础—即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和运行规律,还缺乏探索。这就导致现有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基本延续了现实社会治理的策略和手段。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勾勒出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首先从概念角度,辨析了网络社会的三种视角—虚拟社会说,现实社会延伸说,现实-虚拟混合说,提出网络社会的本质是虚拟与现实社会的混合态,从而扬弃了可以沿用现实治理手段有效治理网络的传统路径;其次从三个角度探索了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作为信息网络的特性;作为复杂巨系统的社会特性;作为中国独特政治现象的特性。最后提出了网络社会的若干基础治理策略。
何哲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时代公共
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适应与转型被引量:78
2016年
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决策领域的广泛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公民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效率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广泛应用前做好伦理与法理的制度构建与风险预防。
何哲
关键词:网络社会
新质生产力:概念本质、重点方向与关键机制被引量:15
2024年
作为近来出现的一个重大概念,新质生产力的实质是通过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共同的加强,以使得整个国家的产业与科技竞争力得到根本性提升的先进生产力模式。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新”和“质”,新代表了与传统旧模式相根本区别的新模式,质则代表了通过科技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属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方向集中体现在新的前沿科技领域产业和通过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破解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相对分离的现实状态和制度壁垒,从而彻底解放生产力。
何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