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腾飞
作品数: 27被引量:125H指数:6
  • 所属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诗书
作品数:295被引量:1,2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基因转导 逆转录病毒载体 肿瘤 基因
胡亮
作品数:16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TNF-Α基因 基因修饰 DNL 多药耐药性 基因转导
邱德凯
作品数:268被引量:2,40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纤维化 脂肪肝 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
徐荣婷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转导 瘤苗 ^60CO辐射 致瘤性 基因修饰
钱关祥
作品数:126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基因修饰 TNF-Α基因 肿瘤 逆转录病毒载体
干扰素-γ基因转导前后人肝癌细胞HepG1表型变化及基因表达图谱差异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比较人肝癌细胞经干扰素(IFN)-γ基因转导前后细胞表型及基因表达图谱的差异。方法:①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IFN-γ基因转导前后人肝癌细胞HepG1表型的变化;③应用微阵列膜片分别与未转导及转导了IFN-γ基因的HepG1 mRNA进行杂交,同时设一转导空白载体LXSN的HepG1 mRNA与膜片杂交作为对照,比较杂交信号,获得表达差异的基因。结果:①IFN-γ基因转导的HepG1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表面绒毛结构数量增多,绒毛变细、变长,HLAⅠ类和Ⅱ类分子表达增高;②IFN-γ基因转导后,HepG1细胞有多种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其中一些基因较未转导IFN-γ时表达增高,一些较未转导IFN-γ时表达减低。表达发生变化的基因主要为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结论:IFN-γ基因修饰HepG1细胞后使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并且在基因表达上也发生改变。运用微阵列技术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基因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可为优化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蒋小陵杨劲松张腾飞陈诗书
关键词:肝肿瘤基因转导基因治疗
^(60)Co辐射后IL-2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研究IL - 2基因修饰人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是否因辐射而发生变化。 方法分别从细胞形态结构、MHC分子表达、整合的基因IL - 2基因是否丢失、能否保持mRNA表达、能否分泌表达生物活性的IL - 2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结果未见整合的IL - 2基因丢失 ,能表达IL - 2mRNA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IL - 2 ;细胞膜表面MHC分子无明显改变 ;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经60 Co辐射修饰的肿瘤细胞致瘤性消失 ,但在一定时间内能分泌IL - 2 ,这为开展基因工程“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徐荣婷张腾飞胡亮历兴君杨红英陈诗书
关键词:IL-2基因瘤苗致瘤性
基因修饰人肝癌和胃癌“瘤苗”及实验性肿瘤联合基因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已有10余年,但疗效尚未确定.治疗策略也不下十余种,但何种策略为佳尚无定论.目前采用的策略多数为单一基因治疗,而肿瘤的发生可能涉及多种基因及多种因素,发病过程也是多步骤的.本研究建立一种细胞因子基因工程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瘤苗",用于经手术切除的肝癌或胃癌患者,消灭微小残存癌细胞,并预防复发转移;或用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或手术后复发患者的辅助性治疗措施.探索多种基因及因素的配合进行实验性肿瘤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首先克隆一系列的治疗基因,构建不同载体及调控元件;然后进行不同基因的联合治疗作用,并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最后还筛选新的肿瘤治疗候选基因,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和方案.
陈诗书钱关祥夏爱娣张腾飞钱书兵魏道严徐荣婷胡亮王克敏程枫于丽莉杨红英许伟榕唐展云朱敏
关键词:瘤苗人肝癌实验性肿瘤联合基因基因修饰
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4年
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人类基因治疗中心(上海200025)张腾飞,陈诗书综述近年来T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基础及控制T细胞活化和特异性杀伤功能的各种途径已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制定一些...
张腾飞陈诗书
关键词:基因修饰肿瘤细胞
IL-2基因修饰鼠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特性的研究
1996年
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含信号肽c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将人IL-2基因转导入小鼠H22肝癌细胞株。经PCR和RT—PCR检测证实了转导后的细胞DNA内确有NeoR和IL-2基因的存在和表达。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经IL-2基因转导的H22细胞体外形态,以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皮下接种后观察肿瘤生长能力的结果表明,经IL-2基因转导的鼠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体内致瘤性却显著下降,丝裂霉素处理后作为瘤苗接种能抑制其后野生型H22细胞的再次攻击。本研究为制备新型瘤苗打下了基础。
吴之辉曾民德陈诗书李继强邱德凯张腾飞陈成伟江绍基
关键词:IL-2基因H22肝癌细胞瘤苗体内致瘤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人肝细胞癌 c-myc、c-N-ras 癌基因甲基化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6
1997年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以及相关癌基因的甲基化变化。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MspI、HpaI分别消化,Southernblot法分析c-myc、c-N-ras两种癌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并与病理学改变比较。结果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30.3%癌区及12.1%的癌旁区的c-myc基因片段和60.1%的癌区及30.3%癌旁区的c-N-ras基因片段呈低甲基化状况。也发现伴卫星灶的肝癌患者其c-myc癌基因低甲基化发生率较高(P<0.05),并且肿瘤直径越大,c-N-ras基因低甲基化倾向越明显(P<0.01)。结论在人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其中c-myc和c-N-ras两种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与肝癌的浸润程度及转移倾向呈现出相关性。
沈兰兰邱德凯房静远张腾飞杨甲梅陈诗书萧树东
关键词:肝肿瘤甲基化癌基因
α-TNF修饰肝癌细胞辐射后增殖性和致瘤性的改变被引量:3
1997年
将含α-肿瘤坏死因于互补DNA(α-TNFc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新霉素衍生物(G418)筛选,获得HHCL-TNF基因修饰株,用不同强度60Co辐射后,以不同浓度,分别接种BALB/C裸鼠,定期观察接种处肿瘤的生长情况。发现:(1)未经60Co辐射的HHCL细胞致瘤性明显高于60Co辐射组(P<0.01);(2)未经60Co辐射的HHCL-TNF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高于60Co辐射组(P<0.01),但不同辐射剂量组间(40Gy~100Gy)无差异;③未经60Co辐射的HHCL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高于未经60Co辐射的HHCL-TNF组(P<0.01)。结果显示:经60Co辐射后HHCL和HHCL-TNF细胞的致瘤性均基本消失,为"肿瘤疫苗"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徐荣婷朱敏张腾飞胡亮吴兆平陈诗书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60CO辐射肿瘤疫苗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1995年
我们选用美国国立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批准的LN系列小鼠缺陷型逆转录病毒LXSN作为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TIL进行了研究和初步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转导时间为TIL分离培养后9-25d,即对数生长期间,同时,MOI值影响着转导效率,MOI值越大,转导效率越高.PCR及L929细胞的检测均表明了TNF基因的成功插入.一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TIL的高度特异性及治疗途径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适宜对于提高疗效,减少TNF毒副反应起了一定作用.
丁健青钱关祥李彪如徐铿朱佑明胡亮胡宝瑜张腾飞张希衡徐荣婷童善庆许伟榕陆德源陈诗书
关键词:TIL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NF基因L929细胞
γ-干扰素基因修饰人肿瘤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将人γ-干扰素(IFN-γ)含信号肽cDNA构建入可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 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及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 后得到IFN-γ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 HLA-Ⅰ,Ⅱ类抗原表达;裸鼠皮下接种观察其致癌性是否变化,结果发现经IFN-γ基因修饰后细 胞增殖减慢;HLA-Ⅰ,Ⅱ类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致肿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进一步研 究“肿瘤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张腾飞陈诗书
关键词:干扰素基因HLA-I肿瘤细胞基因治疗
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及致瘤性研究
1995年
用鼠抗人XHLA-A,B,C单抗W6/32及HLA-DR单抗HB55与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结合,PAFITC兔抗鼠k为二抗,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了HLA-Ⅰ,Ⅱ类抗原表达.与未修饰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HLA-Ⅰ,Ⅱ类抗原表达有明显增加,其中IFN-γ作用最强,
张腾飞陈诗书
关键词:细胞因子抗原表达人肿瘤细胞致瘤性基因修饰基因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