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
作品数: 45被引量:84H指数:5
  • 所属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凯
作品数:52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内膜 切除术治疗 神经外科
刘挨师
作品数:150被引量:5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CT 前瞻性心电门控
张云凤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 有限元法分析 LENKE
郭秀玲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医学影像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教学改革 医学影像
赵磊
作品数:85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前瞻性心电门控 CT
基于CT三维重建青少年髋骨髂后上棘的形态学分析及测量
2024年
目的建立10~19岁正常青少年髋骨三维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侧别、年龄段之间髋骨髂后上棘的形态及位置参数,为髋骨解剖学形态研究提供补充,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操作及定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0名既往无脊柱骨盆疾病的10~19岁青少年患者,收集骨盆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建立模型。髂后上棘与周围解剖标志的相对位置及参数包括髂后上棘至髂前上棘的长度(ab),髂后上棘尖端至坐骨结节的长度(ac),髂后上棘尖端至耻骨结节的长度(ae),髂后上棘尖端至耳状关节面后缘中点的长度(af),髂后上棘尖端至髂嵴转折部的长度(ag),坐骨结节至髂嵴最高点的距离(cd)。髂后上棘的局部参数包括a点的宽度(W_(0))和厚度(H_(0))。髂嵴后部的最大宽度(W_(MAX)),其与a点的距离(D_(0)),分别距离a点0.5、1、1.5 cm测量髂嵴的宽度,依次记为W_(1)、W_(2)、W_(3)。髂嵴转折部(g点)的宽度(W_(4))。依次比较不同性别、侧别、年龄段的髂后上棘与周围解剖标志的相对位置及参数和髂后上棘的局部参数。结果髂后上棘与周围解剖标志位置参数中,ac、ae、af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ag、cd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ac、ae、af、ag、cd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ac、ae、af、ag、cd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后上棘局部参数中,W_(0)、W_(1)、W_(2)、W_(MAX)、H_(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_(3)、W_(4)、D_(0)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_(0)、W_(1)、W_(2)、W_(3)、W_(4)、W_(MAX)、D_(0)、H_(0)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_(0)、W_(1)、W_(2)、W_(3)、W_(4)、W_(MAX)、D_(0)、H_(0)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女性骨盆参数总体大于男性,女性髂后上棘尖端更宽更厚,男性则相反;随着年龄增长,骨盆参数呈增大趋势,
沙丽蓉康志杰王海燕方源李筱贺金凤张凯张云凤祝勇岳彤彤
关键词:髂后上棘髋骨青少年
神经外科皮肤水囊扩张术一例分析
2006年
王凯王涛金凤
关键词:颅骨修补
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
2025年
背景: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肩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充分了解青少年颈椎生物力学特点,对于延缓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重建正常青少年及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颈椎模型,分析C_(1)-T_(1)颈椎椎体活动度和纤维环、髓核、终板及小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择正常青少年和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1例,将连续扫描的颈椎CT原始影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分别重建C_(1)-T_(1);随后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入3-Matic软件进行椎间盘重建,将完善的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对椎体、髓核、纤维环、韧带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有效的几何模型,赋予材料属性后将最终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观察C_(1)-C_(7)各节段颈椎椎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并分析各节段颈椎纤维环、髓核、终板及小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1)正常青少年与颈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颈椎模型C1在6种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其他椎体,且正常青少年各节段颈椎椎体活动度均大于颈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2)正常青少年颈椎模型纤维环及髓核应力最大值在C_(2-3)左侧屈工况(0.43 MPa,0.17 MPa),颈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颈椎模型应力最大值在C_(7)-T_(1)左侧屈工况(0.54 MPa,0.18 MPa);(3)正常青少年颈椎模型终板应力最大值在C_(3)上终板左侧屈工况(1.46 MPa),颈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模型终板应力最大值在C7下终板左侧屈工况(1.32 MPa);(4)正常青少年颈椎小关节软骨应力最大值在C_(2-3)左旋转工况(0.98 MPa),颈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患者的小关节软骨在不同工况下以C_(1-2)应力增加最明显,应力最大在左侧屈(3.50 MPa);(5)提示与正常青少年相比,颈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颈椎曲度改变,颈椎整体关节活动度下降;�
赵宇昕亮亮金凤许阳阳康志杰方源和雨洁王星王海燕李筱贺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症生物力学
胃结核误诊腹腔肿瘤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胃结核临床罕见,极易误诊[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胃结核误诊为腹腔肿瘤的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诊断。为避免临床误诊,笔者将患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左上腹部疼痛不适9d"于2017年5月22日收治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患者于2017年5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平卧或久坐时加重,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
牛海静李艳梅张平平袁宏伟金凤
关键词:腹腔肿瘤胃结核持续性胀痛临床误诊术后病理检查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技术对21例VADA的病人进行治疗,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经过和结果。结果:21例病人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有完全栓塞、近全栓塞和部分栓塞,分别是10例(47.6%)、6例(28.6%)、5例(23.8%)。术后19例病人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mo。其中VADA完全栓塞17例(89.5%)(部分栓塞和近全栓塞中9例达到完全栓塞),有显影2例(10.5%)。随访期间16例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3例术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结论:随访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
王凯金凤张占普窦长武王飞白杰张荣闫海成苏优勒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基于TESSYS技术下14岁青少年脊柱L4~5节段椎间孔成形术后有限元分析
2023年
目的建立14岁青少年正常脊柱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程度腰椎间孔成形术后腰椎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术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名既往无腰椎病史的14岁女性志愿者,收集腰椎(L)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建立模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在正常脊柱L3~L5节段模型M的基础上建立M1(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4)、M2(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3)、M3(磨除L5左上关节突面积1/2)模型。在中立位及前屈、后伸等6种加载工况下测定相应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方差分析模型有效。模型M1中,L5左上关节突在后伸、右旋转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中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M2中,L4左上关节突在左侧屈、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中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M3中,L4左上关节突在后伸工况,L5左上关节突在左侧屈、右侧屈、右旋转工况,L4右上关节突在右侧屈、右旋转工况,L5右上关节突在后伸、左侧屈、左旋转工况加载下应力值与模型M关节突应力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椎间孔成形时,切除腰椎单侧单节段上关节突内侧面积1/2及以上时明显破坏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应慎重切除超过1/2以上的关节突关节面,以免导致腰椎不稳。
高明杰戴丽娜许阳阳沙丽蓉张云凤金凤张凯王志强李筱贺王海燕
关键词:青少年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为培养和储备神经外科专科优秀人才做准备。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神经外科规培的学生25人和2014~2015年在神经外科规培的学生28人,分别从教学内容、重点、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对比,最后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满意度。结果:改革后的培训模式,将课本结合文献和指南规范、突出重点、采取PPT+床头教学查房,并应用视频、动画等模式,尝试基于问题式教学法和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法,较传统教学手段有很大优势(P<0.05)。结论: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充分调动神经外科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能力和素质。
王凯金凤张占普窦长武张荣王飞闫海成朝博周艳霞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7.0 T及以上的超高场MRI在骨骼肌肉系统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磁共振磁场强度的不断提升、扫描技术的智能化、扫描序列的创新及优化、新技术的脱颖而出,骨骼肌肉系统在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也是日新月异。7.0 T及以上的超高场MRI在骨骼肌肉系统成像中信噪比的提升尤为显著,超高分辨率图像有利于软骨、骨、韧带、肌腱、半月板等解剖结构细节的观察、病变信息的显示和呈现,从而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超高场MRI有利于高级功能成像的实现,提供了组织生化和代谢信息。本综述通过进一步总结超高场MRI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及科学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未来可向优化成像序列、降低伪影和提高磁场均匀性等方向发展,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超高场MRI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前景,以促进超高场MRI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冉云龙金凤白小龙田晓燕郭欢萱李振鑫
关键词:骨肌系统软骨肌肉磁共振成像
有限元仿真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后路“Y”型截骨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
2024年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后路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Y”型截骨(简称“Y”型截骨)术前和术后的脊柱模型,探究“Y”型截骨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基于1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术前和术后CT图像,于Mimics19.0软件中重建“Y”型截骨(L3截骨)术前及术后的三维脊柱模型,包括T11-S1节段,于T11椎体顶部施加7.5 Nm力矩,模拟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个工况下的运动。仿真得到脊柱各椎体的活动度、各椎间盘的应力和钉棒系统的应力。结果与结论:①“Y”型截骨术后路固定后,脊柱各椎体活动度均下降,且上部椎体活动度损失比例较大(L1:77.95%);②术前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L1-L2节段(0.55 MPa),术后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T11-T12节段(0.50 MPa),且T12以下的椎间盘应力远小于术前;③钉棒系统的最大应力(166.67 MPa)发生于棒体的上中段和椎弓根钉的根部;④提示后路“Y”型截骨固定手术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小了脊柱活动范围,固定节段的椎体减压良好且下方椎体应力遮挡现象显著,应加强棒体和椎弓根钉应力集中区域的刚度以避免应力疲劳导致的钉棒断裂。
张乐张乐曹振华许阳阳张云凤苏宝科金凤王星仝玲刘清华方源沙丽蓉王海燕李筱贺李志军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生物力学
基于“大影像”学科下MDT模式在影像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中的研究
2018年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影像亚专业相互融合的"大影像"成为现代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在此趋势下,构建"大影像"学科发展平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影像亚专业学习平台及独立培养模式,成为制约大影像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DT)的发展,势必对影像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拟探讨建立以"大影像"为基础,以MDT模式为手段,密切结合临床的新型影像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素质的影像学研究生做出初步探索。
杨振兴吕铁钢金凤杨晓光高阳刘挨师
关键词:大影像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