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澎
-

-

- 所属机构:湖南省委
- 所在地区:湖南省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石柏林

- 作品数:60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 行政程序 反腐败 城市管理 执政党
- 孙昌军

- 作品数:37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人格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刑法保护 私有财产
- 莫连旺

-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反腐败 法治 行政程序 民主法治 社会公正
- 程刚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房地产价格波动 房地产价格 检视 经济法调整对象 脉冲响应函数
- 刘焕桂

-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权力配置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 行政程序 基础工程
- 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制度价值
- 2012年
- 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前所未有地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成为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应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 彭澎李一璇
-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宪政
- 论宪政视野中的刑事程序法治被引量:4
- 2007年
- 宪政是人类政治智慧发明中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价值理念,也是最有利于进行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的制度设计。从宪政视野考究刑事程序法治得知:法治、人权与宪政这些人类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及其所蕴涵的价值与精神应当融入到刑事程序等具体的程序规范和制度设计与建构之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同时刑事程序法治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只有在宪政制度与体制日趋完善的环境下,刑事程序才能真正走向法治化。
- 孙昌军彭澎
- 关键词:宪政法治程序法治
- 政治文明视域中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的制度逻辑被引量:1
- 2015年
- 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它要求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国家事务的运行遵循法治的原则,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理性。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始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保障,也是中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特色。执政党推进法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使国家和社会形成健全的法治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状态,使整个社会成员对法治形成发自内心的坚守和由此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状态。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视域中,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清晰的制度逻辑。
- 彭澎
- 关键词: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制度逻辑
- 农村基层治理政府责任机制的模式创新与路径完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府责任机制建设,这样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发展,要通过加紧完善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来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生成机制、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管理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可以规范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权责,保证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运行机制之间的顺畅关系。
- 彭澎
- 关键词:社会治理政府责任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路径与变革战略,是新常态下实现中国经济换挡转速、爬坡过坎的关键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积极培育和强力建设促推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框架与战略抓手,其中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环节。只有充分认识和高度认同知识产权制度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价值,凝聚和积累知识产权制度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巨大能量,才能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构筑基础、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创造环境。高度重视和积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
- 彭澎
-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
-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政治制度和农民政治观念的变革与调整
- 2013年
-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自发的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社会宏观变迁,它的剧烈变动最终都体现和反射到农村政治机制和农民政治生活之中。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推动着农村社会主体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结构的分层化,利益成为人们关注、追求和维护的重点,而正是对利益的愈加认清和重视,就愈加需要对利益的表达渠道和机制进行调整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政治制度和农民政治观念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
- 彭澎
-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
- 法治乡村建设指标的设计原理与基础理论研究
- 2023年
-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法治乡村建设指标设计研究来源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总体战略,立足于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服务于法治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最终目的是推动我国法治乡村的建设进程。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指标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在于明确法治乡村建设指标的基本概念,探寻法治乡村建设指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梳理法治乡村建设指标设计的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在科学性、统一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之下,立基于法治评估理论、计量法学理论、信息化测评理论和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指标设计研究。
- 彭澎张敬武
- 关键词:设计原理
- 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制度本质
- 2012年
-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自身鲜明的制度本质。
- 彭澎
-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
- 宪政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政治缘由
- 2012年
- 中国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制度不仅体现国家治理对于基层社会利益的尊重,而且体现国家成长进程中对于基层社会成员自主判断能力的尊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宪政内容,闪烁着宪政主义的智慧光芒,它能够加快中国宪政建设的速度和降低宪政实践的成本。基层的治理变革不仅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它立足于农村现实的社会背景,将宪政的理念、精神、价值和机理导入农村基层的宏观治理结构中,建构农村基层的宪政治理模式,实现乡村的宪政治理秩序。
- 彭澎
-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
-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的影响分析
- 2010年
-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有长期正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量投放增加;实际利率的变化短期对房地产价格有负的影响,但是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来说,这种负的影响会消除,甚至会出现背离。
- 程刚毅彭澎
-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银行资产脉冲响应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