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泷
-

-

- 所属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保春

- 作品数:94被引量:4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易水学派 张元素 中医基础理论 医家 中医理论
- 孙钰

- 作品数:5被引量: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易水学派 医家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 皮肌炎
- 孙钰

- 作品数:6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易水学派 王好古 疮疡 薛己 命门学说
- 陈东梅

- 作品数:3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肌炎 证候分类 用药规律 合流 金元
- 陈靓

- 作品数:8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张元素 新媒体 中医理论 中医 用药特点
- 皮肌炎用药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皮肌炎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198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皮肌炎的中医临床文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0、Access 2010软件分析数据,依托皮肌炎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皮肌炎方剂72首,药物243种,所有药物共出现3886次,分析得到治疗皮肌炎的常用药物、用药模式、用药规则、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黄芪、茯苓、生地黄、丹参、白术是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治疗皮肌炎中药,白术、黄芪、茯苓、柴胡、甘草是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治疗脾气虚证的中药。结论脾气虚证为皮肌炎的主要证型,贯穿皮肌炎发病始终,治疗多用补益脾气药物,兼以清热、活血化瘀药物。
- 任北大陈东梅赵欣王泷郭彦麟孙钰蔡大勇张保春
- 关键词:皮肌炎证候分类用药规律
- 易水学派运用黄芪经验探要被引量:7
- 2017年
- 《汤液本草》一书虽为王好古所撰,但却是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这三位医家药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书中对许多药物的议论都颇有新意。对于黄芪,王好古认为此药上中下表里无所不至,称其兼为表药、中州药、里药。纵观张、李、王临床用药,既以黄芪补虚,又用之以驱邪,将祛风、寒、热、湿、瘀之药与黄芪同用,使邪气去正气实,而邪不复至。元气虚则百病生,黄芪运用之广,皆因其可充一身之元气,清代王清任受此启发,用大剂黄芪治瘀血证,今之临床或可由此发挥。
- 郭彦麟任北大王泷孙钰陈冬梅张保春
- 关键词:临床用药易水学派元气
- 张元素“养正积自除”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养正积自除"为易水老人张元素的学术思想之一,张元素依法立方,创制了枳术丸。"养正"主要指通过补益脾胃来增强人体正气;"积"应当包括如积聚、便秘等脾胃系病证。养正除积的同时注意辨证论治,消补结合。张元素弟子李东垣在"养正积自除"的基础上,独重脾胃虚损,以"养胃气为本"的治疗思想为指导,创立了脾胃论,也使"养正积自除"这一思想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 陈靓陈东梅任北大王泷郭彦麟张保春
- 易水学派医家运用六味地黄丸经验被引量:8
- 2018年
-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代人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并非所有的肾阴虚证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且六味地黄丸的临床作用远不止于此。
- 王泷孙钰郭彦麟张保春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易水学派滋阴补肾痰饮
- 薛己对易水学派的贡献被引量:7
- 2018年
- 金元时期,张元素以脏腑辨证和杂病内伤辨治为主要学说特点创立了易水学派。易水学派学术影响深远,研习者众多,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多被现代人作为温补学派的医家研究,常常忽略其在易水学派中的作用和贡献。薛己继承易水前人的脏腑辨证思想和脾胃学说,强调明确疾病病位及固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肾命学说,提出脾统血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家完善肾命学说起到了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且促进了温补学派的产生。故通过对薛己著作思想的研究,探究薛己对易水学派学术理论的贡献。
- 王泷郭彦麟孙钰任北大张保春
- 关键词:易水学派脾胃学说肾命学说温补薛己
- 浅议王好古论治“寒邪犯本”被引量:4
- 2018年
- 王好古基于其师张元素的"肾命"辨证论治体系,着重阐发了肾阳虚有寒的证治,形成了"寒邪犯本"的系统理法,包括:中寒及下,当脾肾双温;阴阳离决,急温肾散寒。王好古创制了许多温阳散寒类方药,既可用于治疗肾伤寒,也可用于治疗下焦有沉寒的内伤杂病,如常见的慢性肾病、女子痛经、经闭、不孕等属下焦阳虚寒积的杂病。王好古的思想也促使易水学派的研究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启发了明清温补学派对"肾命"的探讨。
- 郭彦麟陈东梅王泷孙钰任北大张保春
- 关键词:王好古易水学派
- 基于加减冲和汤重审东垣学术思想特色被引量:6
- 2018年
- 加减冲和汤首见于张元素《医学启源》一书,主治中府之病,可宣外阳、补脾胃、泻风木、实表里、养荣卫。该方为冲和汤加减化裁而成,配伍特点为泻木与补土兼施,升阳与除热同存,补通相济而气血"冲和"。李东垣作为张氏的入室弟子,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了补中益气汤与升阳益胃汤两个经典方剂,体现其升阳益胃泻火的学术思想特色。
- 王泷孙钰王雨张保春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张元素金元时期
- 基于易水学派的薛己研究
- 目的:通过分析薛己的从医环境、学术渊源、所属学派及学术理论内涵,进一步挖掘薛己的学术思想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学术贡献,以期在完善薛己相关研究内容的同时,对现代中医临床有所裨益。方法:第一、溯本追源,通过史学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
- 王泷
- 关键词:薛己易水学派
- 文献传递
- 儒学嬗变对金元后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中医学理论从其诞生之时,便受到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将儒学与中医学发展史上的这两个现象相互联系。对宋代儒学的新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儒学嬗变对金元后中医学理论深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郭彦麟任北大王泷孙钰陈东梅张保春
- 关键词:儒学宋明理学金元
- 薛己运用六味地黄丸规律新探被引量:9
- 2019年
-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六味地黄丸的功用远不止于此。薛己作为第一位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痰饮诸病及肝、脾、肺三阴经虚损的医家,临床使用六味地黄丸时,常根据患者的主证和兼证,灵活合并用药,且最常与补中益气汤等补益方合用,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朝夕分补,以达到最佳疗效。治疗外科疮疡多由内疗外、攻补兼施,将六味地黄丸用于以虚损为病机的疡病。其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的方法,对后世的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王泷郭彦麟孙钰任北大张保春
- 关键词:薛己六味地黄丸痰饮病疮疡命门学说温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