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晔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相关作者
- 彭谦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9被引量:4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潮流计算 配电网 特高压 集抄系统
- 康东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4被引量:10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直线塔 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 紧凑型
- 李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7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 KV输电线路 1000KV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 卞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0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设计探讨 换位方式 相序 地线损耗
- 王爽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5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智能电能表 长期电压稳定 电能表 非线性规划 双芯
-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平衡度分析及换位方式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以锡盟—南京1 000 kV特高压工程为例,借助PSCAD仿真软件研究了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的电气不平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输电线路不平衡度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受导线排列方式影响较大。对于1 000 kV锡盟—南京同塔双回输电工程,推荐采用逆相序排列、反向换位方式,以实现最优的换位效果。
- 王晔
- 关键词:1000KV特高压不平衡度同塔双回
- 智能电能表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案研究
- 根据现场统计数据分析了影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选取对其影响较大的温度、湿度应力组合作为加速因子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加速寿命可靠性试验.通过对电能表失效类型进行定义,制定了加速寿命试验的试验方案,对实验室条件下实现智能...
- 王爽左嘉初艳伟王晔崔星毅
-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加速寿命试验
- 鞍山配电网潮流的在线计算被引量:1
- 2010年
- 以鞍山10kV配电网为背景,研究了实用的三相潮流在线计算方法。解决了节点导纳矩阵奇异、内存占用量大、给定已知条件数目少于未知条件、应用平衡节点实测线电压计算以及节点零序注入电流影响收敛的问题。鞍山配电网在线潮流计算程序长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可靠,计算速度快,适合配电网在线计算。
- 李军彭谦王晔康东升
- 关键词:三相潮流计算电力系统
- 鞍山配电网状态估计的在线计算被引量:3
- 2010年
- 以鞍山供电公司10 kV配电网为背景,研究了实用的三相状态估计在线计算方法。将G IS系统中的支路数据简化,并对配电变压器导纳矩阵增加零序小阻抗,建立节点导纳矩阵。结合实际系统,应用高斯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建立状态估计方程。计算过程中,消除注入电流的零序分量,实现算法可靠收敛。鞍山配电网在线状态估计程序长期运行,具有收敛可靠、计算速度快的优点。
- 彭谦王晔
- 特高压输电线不平衡度分析及换位方式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以蒙西—潍坊1000 kV特高压工程为例,借助PSCAD仿真软件研究输电线路的不平衡问题,研究发现,不平衡与输电线路长度、输送功率大小、导线排列方式有关,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换位。经过研究,推荐采用逆相序排列、反向换位方式,以实现最优的换位效果。
- 李军彭谦卞鹏康东升王晔
- 关键词:1000KV特高压不平衡度同塔双回
- 交流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及换位方式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交流特高压半波长输电是一种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形式,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交流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线路不平衡及换位方式。首先,应用PSCAD软件模拟得到线路在不同输送功率和功率因数情况下沿线的电压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线路沿线电压受输送功率和功率因数影响很大。然后,研究线路不平衡,发现线路在不换位情况下,不平衡度大;当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不平衡度最大值出现在距离线路首端1 500 km的位置。最后,对线路换位;研究结果表明,线路换位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不平衡度,使其满足运行的要求。
- 彭谦王小宁张友泉王晔
- 关键词: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输电线路不平衡
-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绕击率的计算方法被引量:9
- 2010年
- 分析了现有3种雷电绕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选用电气几何模型法计算1 000 kV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率。若用传统电气几何模型法计算,需求解多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计算复杂;根据平面几何理论,构造以半径、夹角为变量的圆弧方程,改进了传统电气几何模型法雷电绕击概率方程,并提出圆弧夹角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验证了应用改进方法的正确性;针对1 000 kV输电线路,研究了地线保护角、地面倾斜角和杆塔呼高对雷电绕击率的影响。
- 彭谦李军康东升卞鹏王晔
- 关键词: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