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晓
作品数: 5被引量:6H指数:1
  • 所属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马春娟
作品数:54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认罪 民事公益诉讼 刑事 刑事诉讼 拒绝作证
论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构建被引量:1
2017年
刑事速裁程序有利于优化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程序正义。目前我国正在试点的刑事速裁程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促成了一些制度上的创新,但我国刑事速裁程序也存在适用范围过窄等立法不足和适用率不高等司法实践缺陷。构建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包括程序简易程度、轻案范围、当事人权利保障、量刑优惠和证明标准等。认为我国应借鉴域外刑事速裁程序的两种模式,立足我国刑事诉讼实践,增设协商式速裁程序,完善我国目前试行的刑事速裁程序。
马春娟姚晓晓
关键词:诉讼效率
论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完善
2017年
检察官客观义务有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理论层面三个不同层级的内涵。从制度层面分析,由于侦查中心主义、检察一体和绩效考核影响,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不仅在立法规定上有缺陷,司法实践中也出现异化。为保障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真正实现,使得检察官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推进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应当明确检察官的主体地位、构建全面客观义务和设置合理起诉标准。
马春娟姚晓晓
关键词:检察官客观义务检察一体检察独立检察监督控辩平衡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参与事实审的制度构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2017年
人民陪审员参与刑事诉讼能够以其日常生活经验消除职业法官法律思维的限制,增强判决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然而,选任程序不合理、权利与责任不明确、对陪审目的和陪审优势认识不清等,使我国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缺失以及陪审机制难以健全。因此,保障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陪审员在事实审中的优势,是此次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改革过程中,应厘清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如何区分、人民陪审员在事实审中是否与法官分权以及人民陪审员对事实认定的效力等问题。在研究人民陪审员参与事实审的过程中,笔者从以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划分为依据、合议庭组成和议事规则以及辩护权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
马春娟姚晓晓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事实审独立性刑事诉讼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2017年
当前,我国司法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实现庭审实质化。在此大背景下,介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相关理论,明确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庭审实质化的概念和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庭审实质化进程的阻碍因素,进而切合实际地提出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的途径,对于推进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马春娟姚晓晓
关键词:审判中心主义
论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完善被引量:5
2018年
羁押不是独立的刑事强制措施,它是逮捕后的必然结果,具有预支刑罚的性质,而且有悖于无罪推定这一基本原则。长期以来,高羁押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备受诟病。为限制羁押适用范围,不仅应当在羁押开始之初设置实体性和程序性障碍条件,在决定采取羁押措施后还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定期复查,将其纳入动态考察机制,严防不当羁押、超期羁押。文章以羁押必要性审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马春娟姚晓晓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人权保障